文/本刊記者 李穎
隨著我國霧霾天氣逐漸趨於常態化,各種標榜著對PM2.5有防護作用的口罩紛紛登場,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對抗霧霾天的主要「武器」。然而有專家表示,市面上出售的「PM2.5口罩」大部分屬於概念炒作,噱頭大過實效。
隨處可購買
記者調查了解到,當前防霧霾口罩價格從一兩元到三四十元不等,材質也包括了棉紗、活性炭等多種材料。
近日,記者走訪北京市朝陽區某小商品市場時發現,各種各樣宣稱能「抗PM2.5」的口罩都在熱賣。在一家出售帽子圍巾的攤位外,一字排開擺著很多色彩豔麗的卡通口罩,售價12元一個,口罩旁邊豎著一塊牌子,寫著:時尚靚麗口罩,防PM2.5。
記者花10元錢買了一個彩色格子的口罩,拆開後發現這個口罩由3層棉布製成,且口罩邊緣有脫線現象。這樣的口罩不要說防護作用,就連基本的衛生也保障不了。然而就是這樣的口罩,不時有學生和白領選購。「醫用口罩效果不錯,但往往不被年輕人喜歡。」專家如此說。
在藥房,有防護作用的口罩銷量倍增。據一位藥店的藥師介紹:「最近醫用或一次性口罩比之前賣得好,我們也會建議一些對冷空氣、差空氣過敏的患者出門佩戴專業口罩,尤其是有鼻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還有老人、小孩和孕婦等特殊人群。」
網絡上,PM2.5口罩也同樣熱銷。記者登錄多個購物網站發現,賣家們為銷口罩而打的「PM2.5」標籤可謂鋪天蓋地,且款式、型號多種多樣。但不管是防顆粒物型、防甲醛型,還是防異味型或活性炭型,賣家們都標榜其所出售的口罩具有「防霧霾」的特殊功能。
記者在淘寶網輸入關鍵字「PM2.5口罩」,分分鐘便搜索出3.09萬件商品,既有醫用口罩、工業口罩,也有包含濾層的口罩,其中又以活性炭晶片和醫療用N95口罩最為常見。此外,一些宣稱具有自主開發的超微過濾技術的口罩,也得到不少消費者青睞。
活性炭防PM2.5並無針對性
防霧霾口罩究竟有沒有效果,是消費者心頭上的一大疑惑。「感覺效果挺有限的,汽車尾氣啥的,都能聞得到,只能說是比一般幾塊錢的稍好點兒吧。」消費者李女士兩個月前曾花了35元買了一個口罩,但感覺效果很一般。
而網上各種實驗似乎也難以得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結果。比如流傳較廣的兩個實驗卻得出了截然相反的兩個結論:一個說活性炭效果最好,一個說活性炭口罩完全不靠譜。這讓本來就眼花繚亂的消費者再次墜入剪不斷理還亂的謎團中。
淘寶網中一款售價25.8元的「個性活性炭口罩」銷量最高,累計售出109034件,僅最近一個月便成交99041件。
該口罩產品在介紹中援引一篇《防霧霾:戴活性炭口罩最管用》的實驗報導,並展示英國ITS實驗室檢測報告等材料,稱自己的產品「過濾效果好」。
而另一款銷量火爆的某品牌「加厚保暖秋冬防PM2.5防塵抗菌口罩」則針鋒相對,同樣援引了一篇《活性炭口罩攔截PM2.5不靠譜》的實驗結果為自己助力。該口罩產品在介紹中稱,其採用的超微過濾技術由公司自主開發,並「經過美國尼爾森機構權威檢測」,「可以有效過濾PM2.5空氣顆粒」。
記者在《普通脫脂紗布口罩》標準中發現,檢測不同的參數是否達標,都需要使用規定的量具、試驗方法,具體操作時對溫度、溼度等都有要求。而並非像流傳的實驗中那樣,用簡單的儀器就可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單從活性炭這種材料來看,山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王豔表示:「活性炭口罩可能會有一定效果,但用活性炭防PM2.5並無針對性。」王豔介紹,活性炭的確有吸附效果,但是主要是針對有味氣體而言,而PM2.5是一種顆粒。
然而霧霾中不僅僅有顆粒,也有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活性炭確實能吸附一些氣體,可一旦飽和就不能再繼續吸收,不能完全靠活性炭抗PM2.5。
大部分口罩效果有限
記者查閱發現,以醫用口罩來說,有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強制性國家標準,分別是:GB19083-2003《醫用防護口罩技術要求》和GB19084-2003《普通脫脂紗布口罩》。標準對口罩的尺寸、層數、紗布密度乃至外包裝都有嚴格而詳細的要求。
北京醫療器械檢驗所材料室曾在醫院環境下,對幾種口罩進行了密閉性實驗,結果表明:普通紗布口罩對PM5以下沒阻擋;醫用外科口罩和醫用一次性口罩可以阻擋直徑大於4微米的顆粒,對0.3微米的顆粒物,醫用外科口罩透過率為18.3%,普通一次性醫用口罩為85.6%。這說明,兩種醫用口罩對細小的顆粒物阻擋效果有限。
而對於另外一種熱門選擇「N95口罩」,有關專家也不十分推崇。一是不容易買到正規產品,二是N95口罩並不適合所有的人戴。據了解,N95口罩對醫護人員來說也只有禽流感和非典時期才戴,這類口罩戴上去呼吸難度大,老年人、兒童、孕婦都不適合戴。
尚無相關國家標準
中國抗菌協會專家趙丹青曾公開表示,PM2.5相當於針尖二十分之一大小,普通無紡布口罩纖維根本無法阻隔。
目前,我國並沒有針對PM2.5口罩制定相關的國家標準,而3M、霍尼韋爾、港凱等口罩,都很明白地標示了遵循GB2626-2006國家標準。這個標準名為《呼吸防護用品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只適用於過濾非油性顆粒物,可以達到90%或95%的過濾標準,但沒有說明顆粒物直徑。
作為「N95口罩」研製方,3M公司大中華區總裁張凌寒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曾坦承:「PM2.5口罩」不是一個科學概念,同樣「N95口罩」也不能被稱作「PM2.5口罩」。據了解,「N95」是美國國家職業安全健康研究所標準,在防顆粒物呼吸器過濾效率的各個級別中屬最低一檔,它對非油性顆粒物,如粉塵、漆霧、酸霧以及病毒等微生物的過濾效率確實可以達到95%以上。儘管它能濾除粒徑小於2.5微米的PM2.5,但它不是為這項單一功能專門設計的,「3M不會稱其為PM2.5口罩」。
實驗證明,N95、N99等醫用口罩的確對預防呼吸道傳染病有效,而一般的棉紗口罩只具有防塵作用。
保持口罩的清潔很重要
活性炭效果難以確定、N95口罩不適合普通人群長期佩戴……在國家尚未出臺防霧霾口罩統一標準的前提下,專家表示,選擇口罩的關鍵在於口罩織物的孔徑和密度。同時,保持口罩的清潔也尤為重要。
專家建議,如果空氣品質好,佩戴普通純棉口罩就可以;而霧霾天裡,醫用一次性口罩和18層紗布口罩都可以選擇。如果空氣汙染指數特別高時,長期從事戶外作業的人可以考慮N95口罩,但不建議長時間、大範圍使用。
不光如此,不少人群過分關注口罩是否有防PM2.5效果,卻忽略了口罩本身的衛生。有些人摘下口罩就隨便放進口袋裡,殊不知口袋中單位面積的細菌可能比空氣中更多、危害更大。
除了日常防護,關注口罩是否能防霧霾的同時,也應關注一下口罩的材質。比如年輕人喜歡的卡通口罩,專家就不建議佩戴。因為這類口罩很多都是化纖材質,而且色彩鮮豔,染料本身可能就有不達標的情況。
選擇口罩時,還要特別注意口罩與面部的貼合度,如果口罩四周不貼合、有空隙,那霧霾一樣可以進去。同時,也要儘量從正規場合購買口罩,並留意合格標誌等。
《中國質量萬裡行》2014年1月刊
(責任編輯:)
本網註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國質量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若需轉載本網稿件,請致電:010-84639548。
本網註明「來源:XXX(非中國質量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請直接點擊《新聞稿件修改申請表》表格填寫修改內容(所有選項均為必填),然後發郵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網儘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