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了父親的表演天分,小湯圓(劉乙麟)曾經在巴蜀笑星圈混得風生水起。但2008年父親劉德一的猝然離世,打破了原本一帆風順的生活。此後的十年間,小湯圓經歷北漂、投資失敗,甚至因急性胰腺炎一度病危。8月8日晚,成都商報記者見到了久未露面的小湯圓。他說,此次創業進軍美食界,既是愛好也為分享,「我也是好吃嘴,愛吃好吃會吃,才有資格推薦給大家。」
「跨界」早已成為各行各業熱度頗高的一個詞,在四川的演藝界也是如此。前有李伯清跨界創辦足球俱樂部,後有廖健投身火鍋界,肖傑、矮冬瓜開起了麻辣燙。為什麼巴蜀笑星會扎堆進軍餐飲業?
北漂幾年重回家鄉
跨界成燒烤店明星合伙人
2008年是小湯圓人生的一個分水嶺。父親劉德一的去世後,小湯圓選擇了北漂,從零開始。
然而,在北京雖然有眾多機會,但閒下來時那種孤獨讓他感覺自己仍是個異鄉人。加上這些年投資的失敗和不善理財,讓他的生活也一度變得窘迫。2015年,小湯圓回到了成都。
16年底,小湯圓突患急性胰腺炎,住進ICU一度病危。病癒後,小湯圓開始思考自己新的發展方向。
今年1月,廖健殺入成都火鍋市場,矮冬瓜也給成都市民帶來豆花麻辣燙。而小湯圓將目光投向燒烤這個品類:跨界餐飲,成為燒烤店的明星合伙人。「我就想在燒烤這個方向做個嘗試。它不是一家普通的燒烤店,這裡有進口啤酒、有時尚的裝飾、以後我們還會在店裡做一些時裝秀。」
師哥師弟齊齊踏入餐飲界,小湯圓說自己有壓力但不怕被比較,「做川味餐飲,也在無形中推廣四川文化。大家加入進來,會是一個百花齊放的良性運轉。」
巴蜀笑星扎堆進軍餐飲
廖健直言:「火鍋」是我的現實
在小湯圓之前,包括廖健、矮冬瓜、萬喜、馬維維、劉一標等巴蜀笑星都進軍餐飲界。這當中,當屬廖健的火鍋店最為紅火,除了在成都市區有6家直營店之外,加盟店更是開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對於為什麼要經商做餐飲,廖健說:「我是個好吃嘴,喜歡吃。有一次我的好朋友周楊,也是火鍋店的搭檔告訴我,他在四川某地吃到一份鴨血,味道好之外,更是一位80多歲的老年人在製作,而且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飲食也是需要文化的,我們既能品嘗美食,又能傳承文化,何樂而不為?」
廖健坦言,「不斷拍戲的過程,對我來說更像是一個又一個的重複勞動,我想要嘗試一些新的東西。」更重要的是,廖健承認開火鍋店所帶來的收入,已經超過他從事的影視行當。「如果說『拍戲』是我的夢想,那『火鍋』就是我的現實。我也需要讓全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在《熱血街舞團》奪得MVP、曾四次獲得世界街舞精英挑戰賽的locking組冠軍的肖傑,這次進軍餐飲,與矮冬瓜一同推出麻辣燙。矮冬瓜雖曾經創立了火遍四川的火鍋品牌,但如今師兄廖健在火鍋江湖中成為一匹黑馬,短短幾個月在成都已開數家店,成為不少好吃嘴打卡的必到地點。師弟開店,有沒有向師兄取取經呢?矮冬瓜邊笑邊搖頭,「若是演藝這塊我可以向他學習,如果是做生意我覺得他應該向我學習。」
徒弟當上餐飲老闆
師父李伯清叮囑:不要昧著良心掙錢
「不管你做什麼,尤其是餐飲,一定要有擔當和責任,這樣才能對得起你這塊招牌,才能真正對得起消費者。」李伯清對於愛徒們的跨界,除了支持,更希望他們能放平心態。
「千萬不要過度膨脹,不要昧著良心掙錢。」散打評書李伯伯信手拈來,可是做生意,他卻表示並不是自己所長。「20年前西門開了一家李伯清火鍋店,後來開垮了,大家都以為是我開的,其實只是借我的招牌,我的確不會做生意,這一點徒弟們比我強。」對於師父的叮囑,廖健一個勁點頭。「老師說,你們的本行還是表演,這一點一定不要忘記。因為我和健哥都是好吃嘴,四川的美食文化又是博大精深的,所以我們希望能加入進來,為四川的美食出一份力。」矮冬瓜說。
成都商報記者 任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