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24日電 題:1.22億人次出境 小護照背後的大溫暖
新華社記者潘潔、鄭明達、楊依軍
1.22億人次,這是國家旅遊局公布的2016年我國公民出境旅遊人數。隨著中國公民和企業「走出去」數量的迅猛增長,領事保護與服務也在跟上步伐。一本小小護照,給每一位身處海外的中國公民帶來「家的溫暖」。
出國更加快捷:免籤或落地籤目的地已達60個
外交部領事司司長郭少春24日在年度領事工作媒體吹風會上介紹,2016年中國與厄瓜多、湯加、塞爾維亞達成涵蓋普通護照的全面互免籤證協定,摩洛哥、阿聯分別單方面對持有中國普通護照人員免籤90天、30天;烏克蘭、亞塞拜然對中國普通護照持有者施行落地籤,汶萊對中國遊客放寬落地籤政策。
截至目前,持普通護照的中國公民免籤或落地籤目的地已達到60個。
實際上,人員便利化安排不僅體現在免籤或落地籤方面,達成長期有效籤證安排、推動簡化申辦籤證手續等都是人員便利化的具體舉措。
據了解,去年中國與以色列、阿爾巴尼亞、英國分別達成互發有效期最長10年多次、5年多次、2年多次有效籤證安排,澳大利亞對符合條件的中國申請人試行籤發10年「常旅客」訪客籤證。
中國公民申辦籤證也越來越便捷、手續越來越簡化。目前,國內近20個城市設有數百個外國籤證中心。英國、比利時聯合推出「籤證一站式」服務,法國、義大利和英國分別將籤證受理時間縮短至48小時、36小時和24小時。
對於經常出國的商務旅行人士,五年有效、多次入境、便捷通關的APEC商務旅行卡不失為一項好的選擇。截至2016年底,中方有效持卡量近4.2萬張,繼續穩居APEC各經濟體之首。
「APEC商務旅行卡的有效期過去是三年,現在我們通過與多方協調把它延長到了五年。」郭少春說,不少民營企業把APEC商務旅行卡稱為民營企業家的「外交護照」。
護照含金量更高:「我們放心,我們驕傲」
「我的手機裡,一直保存著一位女士回國前發來的微信:『謝謝你們的無私辛勤付出,作為中國人,我非常感動,同時也非常自豪。總領館有你們這樣為人民服務的工作人員,我們放心,我們驕傲。』」一位中國駐法國馬賽總領館的領事寫道。
這位女士是去年法國尼斯恐怖襲擊事件中受傷的一位中國公民。恐怖襲擊事件後,總領館即刻啟動應急預案,成立應急小組,加開24小時領保熱線,登記整理來自恐襲現場的報案求助和國內親屬的尋親電話;緊急聯繫相關人員,通過各種方式提醒尼斯華僑華人、留學生加強自我保護;看望受傷的中國公民並協助親屬儘快取得籤證……
大到因恐怖襲擊、嚴重自然災害、政治動亂等緊急情況時協助撤離中國公民,小到幫助尋找失蹤失聯的親人、丟失財物,這些都是領事保護與協助涵蓋的範疇。
「2015年我們處理的領保案件8.6萬起,2016年案件數目已經突破10萬起,我們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郭少春說,由於全球恐怖主義威脅的加大,全球經濟復甦緩慢帶來的經濟和社會風險的增加,中國公民在海外面臨的安全風險越來越突出,風險類型也越來越多樣化。
預防為先,是面對領保案件大幅度增加的重要應對措施。同時,創新領保工作手段,通過設立領保聯絡員、僱用領保僱員和建立安全聯防機制等方式,充分挖掘駐在國當地資源,使得不到千人的領事幹部隊伍維護上億出境人員的安全和合法權益成為可能。
「所謂領保聯絡員,就是在遠離使領館的地方,一旦發生涉及中國公民的突發事件,我們的人員可能無法在短時間內到達,這些友好人士可以先提供一些應急性的、事務性的工作,同時幫助我們了解一些情況。實踐證明,這是一個非常務實靈活、行之有效的辦法。」郭少春說。
獲得感更強:服務上門收穫更好體驗
近期不少駐外使領館推出了網上預約和為僑胞現場辦公的服務,使領館工作人員按指定的網上預約時間,到僑胞所在城市為其辦理申辦護照手續,緩解了不少僑胞工作日沒空辦護照的顧慮。
不僅人工服務上門,信息服務也在上門。通過訂閱「領事直通車」微信公眾號,用戶可以及時接收最新的海外安全提醒,根據「暫勿前往」「謹慎前往」「注意安全」三個等級的提醒安排旅行計劃。出國在外的中國遊客還可接收外交部和三大運營商合作推送的手機安全簡訊,即便在沒有網際網路的情況下也能了解相關國家安全風險變化。
「12308熱線」(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呼叫中心),是公民在海外遭遇突發情況時可以撥打的電話。自2014年底開通以來,該熱線已接聽群眾來電近20萬通,24小時為海外中國公民提供全方位的領事保護與協助。
「領事工作如今越來越向電子化、精細化發展,並更加注重預防性領保,工作效率和成效顯著提高。」外交學院教授夏莉萍說。
她認為,未來領事保護要向商業渠道拓展,加強公民出行前購買保險的意識和相關機制,以便在遭遇突發情況時獲得合理補償。
「中國公民在海外出行時也應注意了解並遵守當地法律法規,畢竟領事保護不能為非法、違規行為買單。」夏莉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