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甜品獅LeO
編輯 | 李小白
來源 | 甜品獅(ID:tps-leo)
最近我搞了個新活動——話題眾籌,就是會問大家最近有什麼想要解決的問題,或者感興趣的話題是什麼。
有位小夥伴就說了,她最近很困擾:
很想要早睡早起保持工作狀態,但是到了晚上就忍不住刷手機,於是提問:如何讓自己規律地入睡和起床?
以下是我的回答,也分享給有類似困擾的各位:
「如何讓自己規律地入睡和起床」這個問題表面上看是「如何養成習慣」,如果是這樣,其實我就不會專門拎出來講了。
深入一層看,好像這個問題是「睡不著怎麼辦?」
之前也有不少人找我做諮詢的時候,提到這個問題,但是基本上在我追問他們幾個問題之後,就會發現這依然是表面問題。
而本質問題是——身體和靈魂出現了矛盾。
正所謂,早睡是身體需求,熬夜是靈魂需求;我還聽說過一種說法:熬夜是精神對肉體的出軌。
你可以由此想像到那個經典的場景——我們的頭腦裡出現兩個小人……
穿著白衣服的小人苦口婆心地說:要早點睡,不然明天又會沒精神了,然後一天狀態都不好,而且還會越來越習慣晚睡,趕緊關掉手機睡覺了。
穿著黑衣服的小人(其實準確來說應該是巨人),一下子就把白衣服小人按在地上摩擦:睡什麼睡,起來嗨。
然後你就像中了病毒的電腦,完全不受控制地刷手機,直到實在受不了,眼皮也控制不住了才會入睡。
可能有那麼幾次,你非常難得地讓自己不刷手機就躺下睡了,但是眼睛一閉上,大腦就開始開party,一會播放夢想中未來那個像電影般的畫面,一會回放今天的尷尬時刻。
有的時候是明天的每一項工作開始在你頭腦冒出來,它們就像在蹦迪,每跳一下,你的心也怦地跳一下。
還有的時候,大腦裡開始播放「所以將你眼睛暫時閉了起來」,或者是「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
反正,不得安寧。
那為什麼身體和靈魂會出現矛盾呢?
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靈魂想要找回對自己生活的「掌控感」。
白天有太多太多的時間,是在「為別人而活」,上班的時候,時間都給了老闆、同事、客戶;下班之後,還要把時間給家人,特別是有孩子的話,更是把時間都榨乾了。
終於到了夜深人靜,才沒有任何人幹擾,才不需要滿足其他人的需求,這時終於可以掌控自己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但是這時候,往往已經11點甚至12點,對於身體來說該睡了。但是對靈魂來說,NO,生活才剛開始啊,怎麼捨得就這麼睡了?
這時候其實做什麼都好,關鍵是,可以做自己了。
只不過剛好呢,手機裡各種APP,投入幾千萬甚至上億的資金,就是希望讓你上癮,花更多時間在他們上面。所以這個時候最大概率做的事情,就是拿起手機,刷刷刷。
它就像一個儀式,只有做完這個儀式,才能讓我們相信,自己的生活不完全是受控於他人的,不完全是螺絲釘式的生活。
至少,還有這個連接過去一天和未來一天的獨特時間,讓你享受到自由。
所以,這個問題的關鍵不是如何入睡、如何培養習慣,而是如何找回「掌控感」。
那有什麼方法呢?今天不講那些系統的複雜的方法論,分享幾個比較簡便的技巧:
1、設置一個洞穴時間
記得很久之前看過一篇文章,作者說她每周都會安排半天到一天的時間,把自己關在房間裡,誰都不管,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當時覺得這太爽了,我也需要這樣的時間。
不過後來發現,這種大塊時間真不好找,而且據我了解,如果是家裡有孩子的夥伴們,更是不太可能安排出這樣的時間。
反而,每天擠出半個小時是有可能做到的。
在這半個小時或者更長的時間裡,就假裝自己進了一個山洞裡或者是在飛機上,沒有信號,沒人能打擾你。
你可以在這段時間裡,做任何一直想做但沒做的事情。
其實就算你不專門設置這個時間,也會可能會忍不住躲在公司洗手間歇一口氣,或者明明到家了要在車裡待一會……
與其這樣偷偷地躲起來,讓情緒處於緊張狀態,而且隨時會被打斷,還不如大大方方地告訴全世界,這個時間就是我的洞穴時間,其他人我不伺候。
有的人會把這個時間安排在早上,提前一點起床,看看書寫寫文。不過我知道,本來就還沒養成早睡習慣的話,一開始可能有點難,需要一點點調整才能適應。
如果你可以把洞穴時間安排在睡前的1小時,那就更完美了,因為這樣可以讓身體更好地進入休息模式,會讓睡眠質量有非常大的提升。
2、養成一個讓你有掌控感的運動
我女朋友說她在做完體態練習之後,都會有特別強的掌控感,不僅感覺自己掌控了身體,還感覺這種掌控感延伸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特別有共鳴,因為我就是在養成了2分鐘運動的習慣之後,感覺對生活越來越有掌控感。
而且當自己慢慢地從輕鬆地完成2分鐘運動,到輕鬆地完成20分鐘運動,就會感覺掌控感越來越強。
所以,如果你還沒養成運動習慣,一開始不用做多複雜的運動,只需要挑一個讓你的心率稍稍提升的運動,完成的時候有一點點小挑戰,但還是在掌握中就行。
而且時間不用長,從2分鐘、5分鐘開始,到你覺得太簡單了再提升一下就行。
你也可以選擇一個非常緩和的拉伸運動,安排在睡前做,這樣也有一舉兩得的效果,身體得到放鬆,掌控感也得到提升。
3、睡前給環境做做整理
除了對身體的掌控,我們還可以把這種掌控延伸到更大的範圍,也就是對環境的掌控。
這個方法也是我女朋友分享的,她覺得在整理房間的時候,會有很強的掌控感、滿足感。特別是對自己擁有的東西明明白白,身邊的環境整整齊齊的時候。
我覺得挺有道理的,我猜是因為我們思緒的「亂」是無形的,很難直接整理,而這種「亂」經常會外顯到環境中。當我們整理環境的時候,其實也在反作用於我們的思緒。
而且睡前做做簡單的整理,只要不是那種累人的整理,也是很好的睡前儀式,讓身體和大腦都提前進入休息狀態。
清晰願景,讓身體和靈魂和諧共處
方法不在多,挑一兩個你覺得有意思的、有啟發的,先動起來才是關鍵。
動起來之後呢,如果想要進一步減少身體和靈魂之間的矛盾,還有一個方向,就是讓自己的願景變得更清晰。
我們之所以會有時間給了別人、為別人而活,就是因為看不清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如果能讓自己的願景變得很清晰,清晰到讓你每天晚上都迫不及待地入睡,希望明天快點到來,這樣就可以離願望更近一步。
到那時,相信你會捨不得晚睡,也捨不得賴床;也就是傳說中的「叫醒我的不是鬧鐘,而是夢想」。
我最近正在籌備著我的課程設計訓練營,就是處於這種狀態中,每天都會非常期待第2天的到來,每一天都感覺離我的願景更近了一步。
就像漫威之父斯坦·李在一次採訪中說:
「我不會退休的,很多人急著退休,是因為想要去做自己喜歡的事,而我已經在做了」。
相信你可以做到的,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