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月亮進入地球的影子,就發生月食。地球的影子寛,月食發生時,地球上處於夜晚的人們都能欣賞到。所以不會像日食那樣有全食帶。
地球的影子也有本影、半影和偽本影三部分,月亮全部進入本影時,發生月全食;月亮一部分進入本影時,發生月偏食;月亮不進入本影,只進入半影時,發生半影月食。
地球的影子不僅很寬,還很長,遠遠超過月亮到地球的距離,所以,月亮不會進入地球的偽本影,不會發生月環食。
月全食時,不會像日全食那樣,看不到月面,而是會看到一輪紅月亮。為什麼會看到紅月亮呢?雖然陽光不能直接照射到月亮上,但是,地球大氣層折射的太陽光,會照亮月亮,所以月亮不會完全變暗。
當陽光透過地球大氣層時,被偏折,波長短的光,如藍光,偏折得厲害,照不到月亮上,而波長長的光,如紅光,偏折得不厲害,會照到月亮上,所以,月食發生時,我們會看到一輪紅月亮。
2019年地球發生2次月食,1月21日,月全食;7月17日,月偏食。
1月21日,發生月全食時,我國處於白天,所以看不到。
7月17日月偏食,我國可見。
凌晨2:42,半影食始,月亮開始進入地球半影。注意觀察月亮亮度的變化,一直持續1小時10分鐘才到初虧,開始進入地球的本影。
4:01,初虧。月亮開始進入地球本影,月偏食開始,此後會看到月亮一點點被黑影遮住。古人說的蟾蜍食月,就是從初虧開始的。一直持續1小時30分鐘。
注意觀察月亮的哪邊先被黑影遮住。從而感受月亮是如何在天空中由西向東運行的。
因為地球自轉,月亮看上去跟太陽一樣,會東升西落。但是,月亮還時刻繞地球運行,所以,還能觀察到月亮時刻在天空中由西向東運行,27.3天沿著黃道星座運行一周。每天大概運行13°。
再觀察地球本影的形狀。
2000多年前,古希臘人阿那克薩哥拉(Anaxagoras),發現了日食、月食產生的原因,知道月食是月球進入地球的影子造成的。月食發生時,觀察地球的影子,發現地球的影子是弧形的,從而推測出地球是圓的。
5:31,食甚。月亮進入地球本影最多。
7:00復圓,而後月亮再次進入地球半影。
8:20,半影食終,月亮走出地球半影,月食徹底結束。
不過,我國大部分地方,在食甚之前月亮就落下去了。比如在北京,月落時間是5:29,所以看不到食甚、復原、半影食終。但可以欣賞到月亮帶食月落,不過要找到一個西邊開闊而沒有遮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