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有個夥伴在兩百多人的群裡問:誰可以發一下**網站嗎,我需要下載一下那個軟體。那個軟體是我們很多人工作時都會用到的工具。我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馬上想起來的是我記得我以前都往群裡發過這個網站,而且印象中同樣的問題已經被問過很多遍。基於這樣的印象,我在群裡搜索了下聊天記錄,發現從7月份到現在,這個網站已經出現過5遍。這也就是說,同樣的問題已經被問過不下於5遍。這是我想寫下今天這篇標題文章比較強烈動機的一次。以前也想過要寫,一直都沒有動筆去寫。當然也有一些公眾號裡問我的問題,跟這個問題的有點相似。所以基於這兩點原因,我打算寫一寫我對搜索的一些使用想法。
02
對於我來說,使用搜索功能最開始基本上全靠百度搜索,無論是電腦上還是手機上都是一樣。把自己想要找的內容輸入到百度搜索框,然後回車在結果中,找到自己最想要的結果。後來我聽過一個報告,是講跟搜索有關的內容。其中一條內容是說中國人使用搜索的習慣比較差,找什麼內容都要百度一下,這種強烈的搜尋引擎依賴嚴重超出了我的想像。
自此以後,我的一些搜索習慣就在經歷著變化。我先跳出一步,說說對搜索內容的認識。試想一下,什麼時候才會去選擇搜索。對一個想要找的東西大概知道其樣貌,但更詳細的信息不是很清楚,這時候才會選擇搜索功能。這對於正在讀中學的你們來講,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如果再過十幾年到了我這個階段,想要靠搜索找到自己最想要尋找的內容就很難,因為自己想要什麼,是有種朦朧的感覺,但很難用一句話、一個詞描述。
03
我以前搜索一個內容的話,就是往百度搜索框輸入要要找事物,比如我要找故宮博物院,我的操作就是下面的圖片展示的做法。
我要訪問其他網站道理其實是一樣的。比如我還想訪問人大附中網站,那就在搜索框輸入網址rdfz.cn,然後就可以進入首頁了。
04
接下來說說微信上的搜索和微信公眾號的搜索。登錄微信以後,點擊搜索的圖標就可以搜索微信中的一些內容了。現在微信軟體內部可以搜索朋友圈、文章、公眾號等。
那麼,我假定你進入了本源物理公眾號,想在該公眾號找到一些想要看的內容的話,你需要在關注後點擊頁面上搜索圖標,再輸入你想要找的內容的關鍵詞。下面的圖裡展示的是想要搜索速度有關內容,那就在搜索框輸入關鍵詞速度二字,回車就可以看到要找的內容了。
05
對於高一學生來說,物理學習中需要搜索的關鍵詞可以參考教材目錄,下面我為同學們以第一章為例,說一下在要找內容的時候應該以什麼為關鍵詞進行搜索。
必修第一冊 目錄
第一章 運動的描述
1.質點參考系
2.時間位移
3.位置變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4.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關鍵詞:質點、參考系、時間、位移、速度、加速度
第二章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
1.實驗: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
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係
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係
4.自由落體運動
第三章 相互作用
1.重力與彈力
2.摩擦力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4.力的合成和分解
5.共點力的平衡
第四章 運動和力的關係
1.牛頓第一定律
2.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係
3.牛頓第二定律
4.力學單位制
5.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
6.超重和失重
06
根據目前市場上做教育內容銷售的模式來看,我覺得跟我自己想要堅持的做法和內容還是有一些出入,所以我做下去也很難賺錢。這一點,我想同學們應該都接受了我的觀點。我以前就表達過,要想持續不斷地把一件事情做下去,就必須賺錢,否則就是天方夜譚了。所以我在僅有的本職要做的事情之外的時間,就沒有與同學們交流和回復問題了。留一點時間給自己會想想之後怎麼做。
這種搜索內容學習不限於本源物理公眾號,你想要在B站搜索視頻學習也是一樣的。B站的搜功能也很強大,而且優質的內容也很多,一般按照關鍵詞搜索都可以找到要找的內容的。
兩條筆記:
在地址欄輸入常常訪問網站地址,降低對百度的無效依賴
想要找微信上的內容,可以直接在右上方輸入關鍵詞;想要找微信公眾號的內容,可以在進入公眾號頁面右上方輸入要查找的關鍵詞。公眾號內部搜索需要關注了此公眾號才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