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沉默,叫心灰意冷

2020-12-09 媽小咪情感

作者:媽小咪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圖

前兩天,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

「知道我是怎麼心灰意冷的嗎?

就像一杯水,你不斷往裡面加冰,總有一天它會變的冰涼,可你總是埋怨它的溫度在降低,卻忘了起初那杯水,它也是沸騰的。」

真的是這樣。

人的心,從來不是一天變涼的。

有一種感情,叫失望。

人們常說: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多少次,你承諾過,要一起共度餘生;

多少次,你表白過,要愛在一起,一生一世;

多少次,你說過要陪著,一起過每個紀念日和生日。

然而,今天工作忙,明天兄弟情,後來突發緊急情況,而我,永遠排在最後一位。

真正的失望,不是某一天,少吃了一頓飯,也不是某個周末少見了一面。

而是長久的希望之下,次次的食言與委屈。

在你看來,你的伴侶就應該理解和接納你,其實,所有的理解和接納,都是建立在互相的基礎上。

一次兩次無所謂,失望多了,熱情變散了。

有一種沉默,叫絕望。

有這樣一句話:真正的離開,往往是無聲的。

為了某件小事,曾經吵過、鬧過、離開過,但最後,都因為捨不得,又回頭了。

抱著改變的希望,回過頭去,再努力、再付出。

結果,依然是如此往復,絲毫沒有改變。

所有的付出,就像丟進了茫茫大海,看不見一絲漣漪。

從此,不再追著你的身影,不再刻意打聽你的消息,內心的喜與悲,與你毫無關係。

當一切都結束時,那種絕望,無人能懂,唯有乾涸的眼淚,在悄悄述說著心中的絕望。

有一種冷漠,叫無謂。

曾幾何時,我愛你如生命。

如今,我不再愛你,也不需要你再愛我。

因為,對你,我已經無所謂了。

對一段愛,最好的祭奠,或許就是這樣,江湖再見,各自安好。

有幸再見,也毫無波瀾。

因為那些愛早已麻木。

有一種安靜,叫心冷。

最可怕的寂寞,不是一個人吃火鍋,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逛街,而是兩個人明明在一起,卻靜得能聽到彼此的聲音,卻無法再說一個字。

因為但凡開口,心便會如萬隻螞蟻在吞噬的痛。

心的每個角落,都是傷痕累累。

只有安靜,才能讓心有些許休息的時間。

無可奈何。

只能選擇沉默,一個人的傷,總好過兩個人的痛。

冷了心,是很捂熱的。

當心是熱的時候,一定要好好珍惜。

相關焦點

  • 有一種風度,叫沉默!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有一種風度,叫沉默,有一種修養,叫不說,有一種睿智,叫忍耐,有一種豁達,叫讓步!沉默,不是懦弱,而是一種聰明。受到委屈,沉默,不把事情鬧大。被人誤解,沉默,讓時間去驗證。
  • 沉默,是最無聲的傾訴,用沉默代替所有選擇,是一種無奈
    用沉默代替所有選擇,是一種無奈。因為心變冷了,連解釋都不願意多說。 要是我們還能像從前那樣該多好。 心灰意冷後不說 其實一個人的沉默,大多數是心灰意冷。
  • 一個人的改變都是從沉默開始的,有一種沉默,叫失望!
    導讀:一個人的改變都是從沉默開始的,有一種沉默,叫失望!一個人的改變都是從沉默開始的,或許有一天你會發現,從前特別活潑的一個人突然便的安靜,她不再為了一些小事而辯解,也不再因為一些委屈而傾訴,她只是把自己默默的藏起來,從此快樂悲傷都不輕易與人提及。
  • 沉默,是一種沉澱的智慧
    沉默,是一種沉澱的智慧海明威說:「我們用兩年學會說話,卻需要用六十年學會閉嘴。」初聽此話的時候還是在許多年以前,不理解的把它劃歸到了雞湯的類別中,曾經有一段時間對雞湯美文倒也傾心。所謂雞湯文學細細想來根本不是精神營養,更像是用看似合理的解讀中摻雜了罌粟殼成份的麻醉劑,很容易深陷其中而不自知,而被誤導。
  • 微信上有一種關係 叫沉默的「殭屍關係」
    所以這種關係就像一種臨時默許的「交流契約」。如果殭屍用戶是代表微博上大量不活躍、沉默的用戶的話,那麼把「殭屍關係」形容微信上這種臨時搭建的關係似乎也很貼切,這種關係的活躍性在大部分時間是不激活的,靜悄悄的躺在那裡。看似你有眾多「好友」或「關係」,但它們很多時候都形同虛設,互動性較差。
  • 「沉默」不是金,是一種選擇
    左司馬問他:「一隻大鳥落在山丘上,三年來不飛不叫,沉默無聲,為何?」楚莊王答曰:「三年不展翅,是要使翅膀長大;沉默無聲,是要觀察、思考與準備。雖不飛,飛必沖天;雖不鳴,鳴必驚人!」首先,沉默並不等於無言,它是一種積蓄、醞釀,以等猝發的過程。就如同拉弓蓄力,為的是箭發時能錚錚有力,直衝雲霄。其次,形式上的靜止,並不代表思考的停滯。正相反,深邃的思想,正是來源於那看似沉默的思考過程。然而「沉默「是金現在卻被廣泛用於各種環境,即失去了其原有的哲理,也成為失聲、放棄權益的代名詞。
  • 王駿毅領銜《二嬸》 詮釋「有一種愛叫放手」
    正在地方臺熱播的《二嬸》由內地實力派演員王駿毅領銜主演,他變身妙手回春的外科醫生,詮釋「有一種愛叫放手」。正在地方臺熱播的《二嬸》由內地實力派演員王駿毅領銜主演,他變身妙手回春的外科醫生,詮釋「有一種愛叫放手」。王駿毅飾演的周浚河與女主角葉巧原本是一對戀人,他們一個是醫生,一個是護士,真可謂天造地設的一對。然而天意弄人,葉巧為了報答熊家父母收養之恩,決意順從老人的心願嫁給熊家老二。
  • 有一種累,叫沒人懂,有一種苦,叫沒人疼
    每個人都會有些許的煩惱,但這些煩惱,只能自己慢慢去適應,因為有的時候,你的煩惱根本無人訴說。 有一種累,叫沒人懂,有一種苦,叫沒人疼。人們只會看到你人前的風光,卻看不到你背後的心酸,但就算沒有人明白你拼命逞強的背後,承受了多少的壓力,就算生活再苦再累,也希望你不要懈怠。 既然沒人懂,那就學會沉默;既然沒人陪,那就學會堅強。
  • 有一種哀傷,叫一切盡在不言中
    凡事有度,缺之不行,過了不好。「沉默!」——題記前兩天寫了一篇沉默的文章,後來有一位書友在其間問了一個問題,道:「如果世人皆沉默,世界會怎樣?」覺得這個問題挺有趣的,也覺得關於前天的那一篇文章漏寫了些,於是隨手重新添加上一篇以補上一次的缺漏。
  • 有一種愛叫:永遠!
    作者:胡楊映月前兩天,有一位朋友給我留言說她等待自己的愛人已經18年了,一直在等跟他結婚的那一天。然而,有一天她等待的那個人突然告訴他這一輩子咱們也不能結婚了,因為他走不出他的前妻拋棄他的心理陰影。她沉默半天告訴他:我等你。
  • 有一種愛,叫紫色玫瑰!
    有一種浪漫 叫紫色玫瑰有一種想念 叫望眼欲穿做好自己該做的,有愛或者無愛,都安然對待。人生就是對對錯錯,何況有許多事,回頭來看,對錯已經無所謂了。人生短暫,生命如席,有酸有甜;人情如風,有冷有暖。當你不知道說什麼的時候,那就什麼都不要說,沉默有無限種含義。
  • 沉默是金是一種處世哲學
    是的,有時候的沉默是一種最好的處事方式,在一個特定的環境或是一個特定的時期,沉默是最好的處事為人。很多時候,不是你想怎樣就怎樣的,不是你見到的或聽到的都是真實的東西,對於沒有經過事實驗證的傳言,最好不要去隨便抨擊、下結論,放在肚子裡,讓不好的傳聞止於你的沉默,對別人負責也是對自己的尊重。比如,當你的好朋友給你說他的傷心事,只是想給你訴苦,得到一絲心裡的解脫,一些安慰的話。
  • 沉默是金,人生的一種智慧
    人的一生,走過的路很長,遇到的人很多,一路上形形色色的相遇,能遇到知己懂你,也會遇到不同自己三觀的,這時候我們可以選擇沉默以對,這是一種保護方式,對自己不費一分精力,對他人也不會造成尷尬的氣氛。沉默是金,這是我們從小就知道的一個詞語,也有很多偉人用真理名言加以闡釋,這什麼沉默確實是人生的一種寶貴品質,是人生的一種特質。海明威說過:「我們花兩年學會了說話,卻要花六十年學會閉嘴」。很多時候把話說的過了,把事情攤開了,對他人可能是一種傷害,說話保持適當沉默,一些事情看破不說破也是一種智慧。
  • 有一種禮貌叫「不問分數」
    家有高考生的,不知當你作為家長遇到這個問題是如何作答的?當然了,孩子如果是學霸型的,高考分數又令人滿意,遇到這個問題自然無所畏懼,可能自個兒高興,也不用別人問,早就把分數廣而告之。但如果孩子的成績不是那麼理想,遇到別人來問成績,該怎麼回答?很多人會說,這有何難?當然是實話實說啊,有什麼好瞞的?
  • 有一種陪伴叫-李哥
    有一種陪伴叫-李哥
  • 有一種修養,叫不說!
    ;不說,是一種睿智。看清一個人,不說,是一種智慧;看透一件事,不說,是一種修為;受到委屈時,不說,是一種成熟;被人誤會後,不說,是一種坦蕩;在瑣事面前,不說,是一種素質;在憤怒之時,不說,是一種選擇!說,是一種表達,不說,是一種表態,真正的智者從來不會咄咄逼人,而是習慣了沉默,在大事面前,淡定從容,在瑣事面前,置之一笑。
  • 夜讀:有一種美麗叫淡到極致
    於無聲處傾聽凡塵落素,漸漸明白:人生,總會有許多無奈,希望、失望、憧憬、彷徨,苦過了,才知甜蜜;痛過了,才懂堅強;傻過了,才會成長。生命中,總有一些令人唏噓的空白,有些人,讓你牽掛,卻不能相守;有些東西,讓你羨慕,卻不能擁有;有些錯過,讓你留戀,卻終生遺憾。在這喧鬧的凡塵,我們需要有適合自己的地方,用來安放靈魂。
  • 有一種心酸,叫沒人懂得(句句心聲)
    醉美情感事/文有一種心酸,叫沒人懂得,每個人的背後都會有心酸,都會有無法輕描淡寫的艱難;承受了大大小小的辛苦卻無人疼愛,無人關心一下辛酸的自己;忍受著錐心的痛,卻說不出來,不敢喊出來;在這個世上到底有沒有懂得自己 的,疼愛自己,關心自己。無論昨天、今天,心裡有多少心酸事,卻無人懂得。
  • 《沉默大多數》:沉默,是懦弱表現?它只是一種生活方式罷了
    最近又看了王小波《沉默大多數》,其實,我表示看不大懂。很多詞彙都要停下來思考一下,不然還真不明白它的深意。這本書並不是一部小說,而是雜文,裡面有二十篇左右文章。有點偏議論文風格,以前老師就叫我們借鑑一下《沉默大多數》是如何寫議論文的。
  • 有一種情商,叫看破不說破
    很多時候,懂得適時看場合沉默,是一種善良,是一個人情商高的體現,更是一個人的高修養。《荀子·非十二子》裡說道:「言而當,知也;默而當,亦知也。」在生活當中,我們看到一些人,他們心直口快,性格十分耿直。不抬槓,有一些人,不管你說什麼,做什麼,他們總能華麗麗地給你當頭一棒。知人不評人,是最大的修養。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可能就出在了為人處事,這也就是有的人能夠做到面面俱到,朋友遍布五湖四海,而有的人卻是口無遮攔,讓人避而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