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教育保姆
欄目丨超級報考
鼓勵式教育是我們當今積極提倡的,但失利有時候也在所難免,一位考生在高考前問我說:「如果我高考落榜了,我的人生還有機會嗎?」我並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和他進行了一次談話,答案就從他嘴裡說出來了,我們到底談了些什麼呢?
第一話:話失敗
可想而知,在高考大戰在即的時刻他居然問老師,高考失敗了怎麼辦?我們就可以看出他對高考失敗的恐懼。所以我沒有跟考生兜圈子,反而是開門見山。既然你恐懼高考失敗,那咱們就直面它,並且對高考失敗進行了大膽假設,如果你高考失敗了,你會怎樣?你每天照樣過的時間和別人一樣是24小時,一秒鐘都不會少。
假如你高考失敗了,你照樣和別人一樣可以享受每天的陽光和夜晚。假如你高考失敗了,你照樣可以得到你該有的親情、友情甚至愛情。你還可以假設一下,你高考失敗後的選擇,如果沒能夠進入理想的大學,那就進一所普通大學,如果連普通大學也進不了,那就去較好的大專,如果連大專也去不了,那我們就去復讀,如果連復讀也復讀不了,那我們就想辦法去工作,然後去參加成人高考,去參加自學考試。說到這的時候,他有些愣神了,我接著問他。
如果你連工作也找不到該怎麼辦?他說他會去學一門技術,學做飯當廚師或者做學徒當技工,從不要工資開始。我又接著幫他假設,如果你連專業技術也沒地方學習呢?你該怎麼辦?他說回老家種田。我沒有繼續往下問,因為已經起到效果了。因為他開始笑了,雖然我不知道他在笑什麼,但是我心裡很清楚,他這次高考失敗與否不重要了。
第二話:話付出
在談過失敗後,我和他接著談起了付出,當然就是他在高中這三年的付出。他說在這高中三年裡,他基本上都是三點一線生活和學習,和大部分同學一樣。並且在三年裡讀了100多本書籍,天文地理,人文科技,也包括他最喜歡的歷史。然後他又說了一下他在這三年裡用掉了一奶箱的中性筆芯,筆記本用掉了50本。
我很好奇,他在說這些他曾經付出的事時並沒有絲毫的表情變化,同樣的淡定。如果換做是有些學生會感到十分驚訝或者驕傲。他突然說著說著停了下來。我沒有繼續問,因為我知道他付出了很多,他也意識到了。
然後我問他,其他同學有你付出的多嗎?他搖了搖頭。付出了這麼多你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即使是這次高考失敗了,你也不會損失這三年的時光,因為你在這三年裡收穫的遠比高考能夠給你的多。如果沒有高考你就算是已經優秀畢業了。他兩眼開始放光,問我,老師,是真的嗎?我覺得我付出的還不夠。我拍拍他的肩膀,沒有說話。
最後在談話結束時,我給了他一封我寫給他的信。我說,等你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再打開。他突然笑了起來。
後來的結局大家應該都能猜到了。這個學生他本身就很優秀,只是他缺乏自信,性格上比較孤僻,經常把自己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裡,所以才會有這種對得失的巨大恐懼。那大家都看到了,最好的辦法就是走進他的世界,並且是和他一起走進他的世界,幫助他發現自己,從而戰勝恐懼。
最後希望各位考生也好,同學們也好,家長們也好,都為自己和他人貢獻自己一份力量,讓恐懼不再可懼,讓高考平常化。
這裡是教育保姆的超級報考欄目,你對高考和人生怎麼看呢?請留言、評論、關注、轉發。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