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海區氣象科普夏令營:學習氣象知識 感受科技魅力

2020-08-14 靜海融媒

近日,靜海區科協、區氣象局聯合開展氣象科普夏令營活動,讓學生們實地探訪氣象科學的「前沿陣地」,近距離學習氣象防災減災與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等相關知識,在開拓學生視野的同時,進一步豐富大家的暑期生活。

活動中,學生們興致勃勃地來到氣象觀測場,近距離觀察百葉箱、地表溫度計、日照計等各種觀測天氣的探測儀器,了解它們的用途和信息採集過程。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夏令營的學生們還參觀了氣象業務平臺,具體了解氣象觀測、天氣預報流程和防範氣象災害等知識以及氣象對農作物生長的幫助和影響,零距離感受「風雲變幻」,探究「觀雲測雨」的秘密,激發出孩子們學習氣象知識的興趣。

模範中學學生張歆雅

「經過老師的講解,我們學到了很多知識,了解到氣象對我們的日常生活以及農作物生長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這次活動旨在普及氣象科學知識,為學生們提供科學領域的學習平臺,培養學生從小「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品質,也為學生今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

靜海區科協科普部工作人員李靜帥告訴記者,接下來,區科協將繼續聯合全域科普成員單位,面對四大人群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努力提高公民的科學素質。

轉載需註明來源:靜海融媒

靜海融媒記者:高陽 王曉坤 編輯:李坦峰 責任編輯:郭媛媛

相關焦點

  • 渭南市全國科技活動周:探究氣象奧妙 領略科學魅力
    科普工作者向學生們講解氣象知識學生們在參觀中通過VR設備體驗極端氣象環境體驗怒髮衝冠  8月25日,渭南市科協、渭南市氣象局聯合開展氣象科普開放日主題活動,在渭南市氣象科普教育基地,學生們在志願者的指導下參觀氣象科普館,學習體驗氣象知識,感受VR氣象互動體驗帶來的科技魅力。
  • 六一連線:孩子們需要什麼樣的氣象科普教育?
    中國氣象局向來高度重視這類人群的科普工作,尤其在探索校園氣象科普上一直在加強研究和積極推進。主要目標包括幾個方面:延伸、補充、拓展課本中的氣象科學知識,開闊氣象科學視野;樹立科學態度,傳承科學精神,訓練和掌握探究性學習的方法與技術,提高全面素質;學習氣象防災減災和氣候變化知識,掌握逃生避險的方法與技術等。
  • 小學生走進氣象局 零距離感受萬千氣象
    7月30日上午,開魯縣氣象局科普教育示範基地迎來了實驗小學100餘名師生及家長,開展了以「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普及氣象科普知識。參觀過程中,縣氣象局工作人員耐心講解,學生們參觀了人影發射架、作業系統,津津有味地聽工作人員講解增雨原理,操作步驟及所需的氣象條件,通過淺顯化的講解,同學們感受到了氣象的無窮魅力。
  • 孩子需要啥樣的氣象科普? 我省首套《氣象科技校本課程》出爐
    「氣象災害如何防禦?」……兒童、少年人群對於氣象科學知識而言,需要在實際生活中實現怎樣的理解和應用?12月16日,我省首套《氣象科技校本課程》在鄭州普惠路小學啟用。  在普惠路小學的校園裡,操場上的氣象站,教學樓裡的智慧氣象教室,德育大廳裡的氣象知識宣傳欄,二樓走廊裡的氣象科幻畫、科普小報,班級的氣象閱讀角和氣象宣傳欄,都處處透露出濃鬱的氣象科普的學習氛圍。
  • 六安市人民路小學氣象愛好者參觀氣象科普基地
    7月30日上午8時,六安市人民路小學近20名氣象小愛好者在老師的帶領下,走進中央森林公園氣象科普基地參觀學習。在氣象站工作人員的精心安排下,同學們參觀了地面氣象觀測場,了解了現代化「智慧氣象」的工作原理,例如:如何進行24小時不間斷地測量風向、氣溫、雨量,以及霧霾天氣的預測和固態稱重等相關氣象知識。
  • 第三十二屆全國青少年氣象夏令營演講比賽優勝作品選登
    8月3日,中國氣象局、中國氣象學會主辦的第三十二屆全國青少年氣象夏令營在北京圓滿結束。來自24個省區市的320餘名營員和輔導員參加了主題為「體驗國家氣象 感受魅力古都」的夏令營活動,這是歷屆以來參加的省市和營員人數最多的一屆夏令營。  在夏令營閉營式上,各營選拔的選手參加了精彩的演講比賽。
  • 玩轉全國科技活動周!精彩氣象科技科普活動約起來~
    8月23日,2020年全國科技活動周在京舉行啟動儀式,湖北武漢設分會場。今年全國科技活動周的主題為「科技戰疫 創新強國」。恰逢全國科技活動周舉辦20周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本屆活動周將集中展示我國科技戰「疫」成果,並以線上科技展等方式為公眾提供體驗和分享科技創新成果的雲端平臺。今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暨北京科技周首次推出「雲展廳」,讓公眾足不出戶也能身臨其境感受科技魅力。
  • 氣象科普知識進校園 學生快來學習
    9月24日下午,市氣象局、市教育局在市新寧中學舉行氣象科普知識進校園贈書活動。 活動現場,主辦方向新寧中學10名學生以及來自我市10所中小學的教師代表捐贈《臺山市中小學氣象災害防禦知識讀本》。
  • 小寒時節話氣象,科學避寒送溫暖——省氣象專家走進勸學裡小學科普...
    為豐富校園文化,普及氣象科學知識,1月6日,在小寒節氣到來之際,濟南高新區勸學裡小學(山東師範大學勸學裡實驗小學)特邀全國優秀預報員、山東省氣象局科技與預報處處長張颯,山東氣象學會副秘書長任年民親臨學校,多種形式為全校師生普及氣象科普知識,提高科學探究素養。
  • 遼寧:氣象科普知識走進小學生課堂
    氣象科普講解員與學生們進行互動交流小學生專心閱讀氣象科普書籍小學生專心閱讀氣象科普書籍  中國氣象報記者周恩澤 通訊員孫婧攝影報導 3月22日,遼寧省氣象局與遼寧省科學技術協會聯合組織開展了「氣象科普知識走進課堂」活動。
  • 全國科技活動周圓滿結束 氣象宣傳科普亮點紛呈
    來源:中國氣象新聞網中國氣象報記者文科報導8月23日至29日,以「科技戰役 創新強國」為主題的2020年全國科技活動周在各地精彩開展。各地氣象部門聚焦主題,走進企業、社區、鄉村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宣傳活動,通過線上線下、部門內外全方位聯動為公眾打造氣象科普大餐。
  • 陽泉:開放氣象科普基地 紀念世界氣象日
    常志宇攝影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常志宇報導 3.23氣象日即將來臨,山西省陽泉市氣象局積極發揮氣象科普基地的作用,圍繞「監視天氣,保護生命和財產」主題,向社會宣傳氣象防災減災科普知識。  前來的小學生先後參觀了氣象科普基地和氣象觀測場,講解員向他們發放了宣傳資料,並耐心地講解了十四種氣象預警信號,以及如何識彆氣象預警信號,使同學們開闊了眼界,提高了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興趣。
  • 「氣象夏令營—我的難忘之旅」獲獎徵文
    為紀念全國青少年氣象夏令營30周年,中國氣象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聯合中國氣象局辦公室、科技發展與氣候變化司、公共氣象服務中心、中國氣象報社、華風集團等單位開展了「氣象夏令營—我的難忘之旅」徵文活動。
  • 西藏:小學生參觀氣象科普教育基地
    查日攝影  中國氣象報記者查日 通訊員普布央金報導  作為西藏氣象局紀念世界氣象日系列活動之一,3月20日,西藏氣象學會邀請拉薩市實驗小學200餘名學生走進自治區氣象局參觀氣象科普教育基地,近距離感受氣象,接受氣象科普教育。
  • 「寶貝報天氣2017」活動收官 讓氣象科普接地氣 聚人氣
    中國工程院院士、氣象專家李澤椿給小朋友和家長作了一場深入淺出的知識講座——「我國氣象災害種類多、影響點多面廣、災害累計損失大」。據統計,氣象災害在我國平均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佔全部自然災害損失的70%以上。  2017年「寶貝報天氣」活動可謂「人氣爆棚」,共徵集到視頻作品2543個,圖文作品1573件,直接參與的小朋友超5000人,活動專題網絡瀏覽量2150萬人次,在社會上形成了一股氣象科普熱潮。
  • 禹州:開展氣象科普知識進課堂活動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劉玉巧 梁麗君報導 為迎接世界氣象日,近日,河南省禹州市氣象局組織開展了「氣象科普進校園」活動,向小學生普及氣象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等科學知識,提高其避險自救能力。
  • 2020年新密市青少年科技夏令營開營啦
    ,營期一天,第一期由來自新密超化鎮一初中、二初中、三初中和超化一小、超化中心小學的50名學生和10名科普志願者參加,共同開啟我市&34;科技夏令營活動。,在這裡,主要普及學習現代科普農業科學知識,參觀了葡萄廊道、南瓜長廊,五彩葫蘆長廊,見到了葡萄、南瓜、葫蘆、甘蔗和多種蔬菜,學習他們生長過程,特別普及了葡萄的品種和營養價值,知道了&34;等多個葡萄名字,讓學生回歸大自然,讓他們邊享受生活邊學習科技知識。
  • 駐馬店:小學生參觀市氣象科普館
    (駐馬店)3月17日上午,駐馬店實驗小學的五十多名小學生分兩批參觀了市氣象科普館,在參觀過程中科普館講解人員詳細講解了各個展項,充分展示氣象新技術、新資料、新成果,並開展互動提問,為小學生們普及了氣象知識和防災減災常識,拓寬同學們視野,感知大自然神奇變化,讓他們感受到氣象的魅力和與生活的息息相關。
  • 龍巖:舉辦小學生氣象科普知識競賽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陳麗清報導 6月14日,福建省龍巖市氣象局聯合新羅區教育局舉辦中心城區小學生氣象科普知識競賽,共有6所小學的代表隊參加競賽。  競賽採取現場競答的形式開展,內容涵蓋氣象科普知識、防災減災和精神文明常識等,旨在通過競賽拓展中小學氣象科普認知,普及氣象防災減災常識,弘揚文明新風。
  • 廣州市氣象科普教育基地世界氣象日開放活動圓滿結束
    3月24日,廣州市氣象局、廣州市氣象學會在廣州市氣象科普教育基地聯合舉辦2018年度世界氣象日活動,免費對公眾開放氣象中心,普及氣象科學知識。  今年氣象日主題是「智慧氣象」,圍繞這個主題,廣州市氣象科普教育基地開展了實地參觀、科普講解、專家解讀等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讓公眾全面深入理解「智慧氣象」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