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的邦迪海灘(Bondi Beach)在周五有數百人無視「社會疏遠」規定的情況下聚集在此後已關閉
澳大利亞的邦迪海灘(Bondi Beach)在周五有數百人無視「社會疏遠」規定的情況下聚集在此後已關閉
澳大利亞的邦迪海灘(Bondi Beach)在周五有數百人無視「社會疏遠」規定的情況下聚集在此後已關閉
澳大利亞雪梨曼利海灘
澳大利亞雪梨曼利海灘
外國網友發推神支招:大喊鯊魚!
提到鯊魚的食用,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魚翅。
作為「海八珍」之一,魚翅在中國有著悠久的食用歷史。關於魚翅的文獻記載最早可追溯至成書於宋朝的《宋會要》,距今已有800餘年的歷史。
魚翅因其獨特的口感而備受老饕們的追捧,但魚翅本身並無特別之處,味道幾乎全靠調料來把控,營養成分也僅與作為平民食材的豬蹄、雞爪相近,且由於大型鯊魚的營養級較高,諸如汞和甲基汞等有害物質在其體內往往會大量富集,故魚翅不僅不具有特別的保健效果,相反大量食用還可能誘發因慢性食物中毒而引起的痴呆症和男性不育。
被譽為「英國國菜」的「魚和薯條」,有時也會以鯊魚肉作為原料炸魚排。
更令人髮指的是,魚翅僅佔整條鯊魚質量的3%-5%,但其價值卻遠高於鯊魚的其他部位,故漁民為了節省庫存空間,有時僅會留存魚翅,再將剩餘的部分重新拋回海中,這種極度殘忍且浪費的行為直到近幾年才被國際上所禁止,但部分地區仍存在少數取翅棄鯊行為。儘管目前絕大部分鯊魚都是漁業兼捕的產物,但這並不妨礙其魚翅流入貿易市場。
因為對魚翅需求的不斷增加,每年,全球有數千萬隻鯊魚被捕殺……過去的半個多世紀,鯊魚數量銳減,高達三分之一的遠洋鯊魚種類,正面臨滅絕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