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徐尤佳
秋風起,又到了吃蟹的季節。蟹肉雖美,但清潔工作卻不是一樁美差。這段時間,杭州市中醫院外科就連續來了多位被青蟹、螃蟹、梭子蟹「咬」傷的病人,慈谿的高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高先生那天在菜場買了兩斤青蟹,清洗時右手小指不慎被蟹鉗子重重地夾了一下。「我當時眼淚都痛出了,十指連心啊。」。接診的醫生一看,高大爺的手臂吊著繃帶,整個手掌腫的跟個大包子一樣,說完全不能碰也不能動,再仔細看小拇指的內外側各有一個橫行傷口。
高先生的手
「醫生千萬要救救我的手啊,前兩天看到你們醫院被黃魚刺傷的報導,你們有經驗的。」高先生說當天已經去衛生院消毒處理,在後面的幾天只是覺得隱隱的疼痛,隨後小指和無名指的連接處開始出現紅腫。
高先生自作聰明地覺得傷口裡面有「毒素」,就自己切了個小口子排膿,疼痛會好一點,不料幾天後又腫起來,沒辦法就如法炮製繼續排膿,如此循環往復,終於整個手掌都腫了起來。
聽完高先生的這番「自我治療歷程」,醫生們感嘆問題嚴重了,為了讓患者的手不至於發展成非常嚴重的掌間隙膿腫,外科手術醫師當晚就決定加班手術清創減壓,幾個小切口就徹底打開了膿液的引流通道,加上負壓吸引技術的持續衝洗吸引,成功大量帶走了毒素和細菌。
醫生為高先生治療中
第二天,當高先生一覺睡醒時,發現自己手掌的腫脹就已消退了大半,到了第三天手指已經能夠活動自如了,現在患者經歷了第二次手術清創縫合了大部分切開,手掌已經恢復如初。
外科黃海主任醫師特別提醒各位讀者朋友:正式入秋後,江浙一帶菊黃蟹肥的日子也要到了,各類橫行大將軍也陸續上了各家各戶的餐桌,但是在烹飪美味佳餚的同時千萬還是要注意帶好手套做好保護,千萬不要被鉗夾到,即便被鉗夾傷僅僅是紅腫,也要到專業的醫院評估處置,千萬不要自行清創,一則容易帶入細菌,二則這種清創並不徹底反而容易延誤病情。
其實被海鮮刺傷很常見,病友們因為輕微的腫脹、疼痛往往不放在心上,錯過最佳治療時間。而淡水水產和海水水產的治療方案不同,淡水水產刺傷大部分只是常規消毒即可,如有出血應注射破傷風免疫球蛋白預防破傷風感染,必要時抗炎對症治療。
若是被海水水產刺傷,則要注意弧型桿菌感染。如果傷口腫大並出現進行性加重、有膿性分泌物,應及時去醫院處理、診治。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