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大話西遊的人都對唐僧的嘮叨印象深刻,以至於經常有人開玩笑說,孫悟空怎麼死的?被唐僧煩死的。雖說是電影片段,但也能看出嘮叨的巨大功力。面對嘮叨,如果沒有超乎常人的忍耐力,是難逃孫悟空的結局的。
嘮叨會讓孩子喪失自信心
生活中愛嘮叨的人比比皆是,尤其是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可以說無事情不嘮叨。有一次,去表姐家做客。正好碰上表姐教育孩子。「小冉,你的坐姿不對。」「小冉,你握筆的手型不對。」「小冉,說了你多少次了,為啥上課的時候不注意聽講?」「小冉,過馬路要注意車輛。」……
一會兒功夫,表姐講了一大堆。此時的小冉面無表情,自顧自地做著自己的事情。我對表姐說,不能對孩子嘮叨太多,這麼嘮叨誰受得了?表姐說,不嘮叨不行啊,就這樣嘮叨都不行,很多事她都做不了。
那嘮叨能解決問題嗎?表姐搖搖頭。面對未知時,孩子還沒做事,先招來了一大堆嘮叨。那孩子的心裡自然會犯嘀咕。想做又怕出錯,畏首畏尾不敢向前,或者乾脆就讓別人拿主意。這樣的行為其實是自信心缺失的表現。
自信心對一個人的成長非常重要。高爾基說過,一個滿懷自信的人,在任何地方都懷有自信,他們會沉浸在生活中並堅定自己的意志。所以,愛嘮叨的家長不妨反思下,你的孩子有沒有丟掉自信?丟到哪裡了?誰把它弄丟的?
嘮叨會讓親子關係受到極大的挑戰。
下班回家就看到鄰居家在吵架。兒子說,快煩死了,我再也不想在這個家了。說完,摔門而去。父親氣呼呼的對著門口說,有本事你走了別回來。
平時,這對父子關係看起來還不錯,怎麼會這樣呢?原來是孩子學習的時候,父親不停地在旁邊嘮叨,埋怨,孩子受不了才跟父親吵了起來。
父親氣的大哭一場,兒子那天也徹夜未歸。原本和諧的父子關係就這樣被破壞了。說到責任,也許雙方都有。但我認為父親應該負主要責任。
國外有公司做過有一項研究,讓全公司的人對兩盆花用不同的態度進行實驗。結果讓人大吃一驚。每天面對笑容和讚美的那盆花長得格外茂盛,每天面對嘲諷,挖苦,埋怨,嘮叨的那盆花,葉子枯萎,花瓣都凋落了。
可見,嘮叨的的殺傷力是多麼的強悍。所以,為了孩子的成長,習慣嘮叨的父母真應該好好改改自己習慣了。畢竟,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茁壯成長。沒有人願意讓孩子受到傷害!
與其嘮叨,不如立好規矩,守好原則。
愛嘮叨的父母似乎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如果不嘮叨,就不會教育孩子。在這裡,我想說的是與其嘮叨,不如立好規矩,守好原則。
中國的父母大多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管的太多。管的太多自然嘮叨就多,這好像如影隨行的法則。打破這個法則的法寶就是立規矩,守原則。
凡事一定要有規矩,好比馬路上的紅綠燈。如果沒有約束,那東邊的不讓西邊的,直行的不讓拐彎的。豈不是到處擁堵,交通亂套嗎?
所以,給孩子立規矩就像是給他設紅綠燈。綠燈亮的時候,該玩耍他自然可以玩耍。紅燈亮起的時候,該學習就得學習了。家長何苦三番五次的催促,嘮叨呢?
一個處於良好習慣中的孩子,不誤學習,照常玩耍,井井有條。作為家長,只需做好後勤工作,豈不快哉?
本文由智一先生說原創,歡迎關注,幫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