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繼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後的又一個國家性的高等教育戰略,雙一流工程的實施,一直牽動著億萬中國人民的心。但是由於這個工程剛剛公布沒有幾年,所以,相比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家可能對雙一流工程的了解程度還不算特別高,所以我們先簡單的介紹一下雙一流工程。
雙一流工程的全稱應該是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工程,它是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後我國提出的又一個振興高等教育的國家政策。
和211工程、985工程相比,雙一流工程的特點也很明顯,第一個特點就是它是一個動態性,流動性的工程,也就是說名單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可能第一輪中,入選雙一流的高校,在第二輪就會被刷下去。同樣,在第一輪中未評選上雙一流的高校,在第二輪也有可能繼續評選,而每一輪的評選周期是五年。
另一個特點就是雙一流工程是分層次的,它確定42所高校為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其餘95所是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並將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分為AB類,其中A類36所B類6所,A類比B類實力要強,大部分一流大學要比一流學科要強,但不包括因政策照顧的的高校。
第三個特點就是它的範圍相比211工程985工程要廣,211工程一共有110多所,985工程只有30多所,而雙一流工程一共有137所。
那麼,這137所高校又是一個怎樣的分布狀況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
其實總體來看,這137所雙一流高校和原本的211高校分布非常相似,比如211高校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而雙一流高校也是這樣一種情況,其中北京最多達到了31所,上海達到了14所,另外,江蘇也達到了15所。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實際上,一個地區的高等教育水平和經濟發展還是有非常大的關係的,所以對於一些高等教育資源比較匱乏的地區,不僅是要引進人才,而且更要大力發展經濟,可能才是根本之策。
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由於是211高校全部入選,所以,每個省份都至少有一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但具體到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的分布就不同了,我們看到,有好幾個省份是沒有一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的。
這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基本也和原本的985大學分布類似,像北京有八所985大學,所以也有八所建設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可能差異主要集中在鄭州大學,新疆大學和雲南大學這三所高校上,新疆,雲南和河南原本是沒有985大學的,但是有一政策性照顧原因,這三所大學入選了一流大學建設計劃,所以也有了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的分布。
由於雙一流是五年一個周期,預計新一輪的評選可能會很快來臨,對於下一輪入選雙一流的高校,網友們呼聲比較大的主要有江蘇大學,燕山大學,湘潭大學,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東北財經大學等高校,對於下一輪雙一流評選,你認為哪些高校能夠入選呢?
(聲明: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以及各高校官方網站,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