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美術高考是很多人上一本取巧的手段。他們的基本狀況都是:高二下發現文化課成績不好,高三上決定去學美術,花大價錢去培訓機構集訓,第二年的3月中旬考完最後一個校考,回到學校,或是培訓機構,再惡補100天左右的文化課,參加高考。
當然,在過去,有很多人成功了。文化成績不好的,靠校考進了美院,或是有校考的211、985院校,上了一本;文化成績底子好的,比如那些省重點的學生,本身學習能力就強,不僅專業學得快,學得好,文化課成績恢復地也快,自然也能進很NB的綜合性院校。
但是,現在我們為什麼要去抵制這種做法呢?原因是近幾年,美術專業考試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校考大幅度減少。因此,那些文化課成績不好的人,想通過校考衝名校,越來越難了。
那麼,現在美術生應該如何規劃專業課和文化課的學習呢,應對美術高考的這種變化呢?
基本的原則就是:重視文化課,專業課長期訓練。
01怎麼才叫重視文化課?
重視文化課,至少要丟掉兩種錯誤的想法:一是美術生文化課成績低一點不要緊,二是只要專業牛就前途無量。丟掉這兩種想法,美術生就要把自已當「純文化」的學生看,與大文大理的學生在學習上同樣的標準、同樣的要求。因此,美術生最好能與文化生一起學習,這樣才有目標,才能時刻保持清醒。
「3+1+2」模式的新高考,首選科目,原則上不要選物理(個人建議,有的學生說,我物理就是牛,那我們就無話可說了),原因是這兩科是按實際分計入高考總分,除開少數同學,絕大多數的學生歷史分通常都比物理分高一點。再選科目(政治、地理、化學、生物)是按等級賦分,選科時儘量選擇自已競爭優勢比較強的學科,我們的建議是選地理、生物的組合,原因是政治專業性強,化學對計算和邏輯思維的要求相對高一點,因此比較難學,也比較難得分,而地理、生物只是對努力的程度要求高一點。
02專業長期訓練的基本要求
專業課長期訓練,重點是專業課訓練的時間和質量。校考減少,意味著美術聯考的含金量提高。美術聯考包括素描、速寫、色彩三門,都是學習美術的基礎學科,其中素描又是基礎中的基礎。準備參加美術高考的學生,不論初中是否有美術基礎,從高一開始,都要開始進行系統的專業訓練,一是要保證充足的學習時間,二是確保有豐富聯考備考經驗的老師指導,並能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只有這樣才能在美術聯考中萬無一失。
現在,美術高考再也不是那個逐鹿中原的時代了,取巧已經成為過去時。只有那些對美術有興趣,真正熱愛藝術,能吃得苦耐勞的學生,才能在美術高考中獨領風騷,拔得頭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