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張煜鋅 通訊員 江歆 嚴敏 王雪飛 鄭佳
昨天,杭州多個家長群在瘋傳一則消息:
真的假的?
記者採訪了省疾控和市疾控,證實這是一起謠言,省疾控和市疾控均未發布過這樣的消息。雙方都表示,目前處於正常流感季節,沒有流感異常高發的情況,總體來說2018年流感沒那麼厲害。如果有新的動態,省市疾控會第一時間向市民發布。
並且,需要澄清的是,流感是流感,EB病毒是EB病毒,兩者不是一回事。所以上圖裡「這次的EB流感很嚴重」這一說法一開始就站不住腳。
市兒童醫院: 2018年兒童流感患者不到2017年一半
昨天朋友圈還有家長發了「兒童醫院人滿為患」的動態。為此,記者採訪了杭州市兒童醫院大內科兼感染科主任趙仕勇。「今年(註:2018年)實際情況是兒童流感患者沒有特別多,尤其是與去年(2017年)相比,明顯減少,去年(2017年)的一半都沒有。」趙主任說,來門診的兒童中,大多數還是以普通感冒為主。
秋冬本來就是呼吸道疾病高發的季節,除了流感,還有支氣管炎、哮喘、肺炎、普通感冒等病人。趙主任提醒家長朋友們,不必過度緊張,今年流感形勢沒有那麼嚴峻。
今年流感到底啥情況?
杭州市疾控發布權威消息
杭州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防制所主管醫師王婧告訴記者,監測數據表明,2018年杭州市流感樣病例就診比例從3月開始一直處於低水平波動,低於前兩年同期水平,處在歷史低位。
最近3周,杭州市流感樣病例就診比例分別為1.30%(2018年12月10日-12月16日)、1.19%(2018年12月17日-12月23日)和1.44%(2018年12月24日-12月30日),低於2017年和2016年同期。2017年底到2018年初流感高發期,這一數字最高曾達到6.03%。
根據監測結果來看,14歲以下兒童是流感重點人群。近期的流感樣病例構成也以14歲以下兒童為主,佔比70%左右,大於60歲人群佔比3%-5%。
此外,今年冬天流感的流行優勢毒株為甲型H1N1,上周監測出甲型H3N2。2017年底到2018年初流感高發季節以乙型(Yamagata株)和多種流感病毒混合為主。
什麼是EB病毒?
早期症狀易與感冒混淆
千萬不要嘴對嘴親孩子
流感是一種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強,傳播迅速,感染人類的流感病毒分甲(A)、乙(B)、丙(C)三型。
而EB病毒屬於皰疹病毒,以感染人類口咽部的上皮細胞和B淋巴細胞為主,在兒童期可引起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
給大家再劃一遍重點:流感是流感,EB病毒是EB病毒,沒有EB流感這一說法。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綜合內科華春珍主任醫師說,從臨床表現看,EB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狀與感冒相似,可以是發燒、鼻塞流涕、咽痛等,因此很容易被混淆。不少孩子持續發燒五六天退不下來,到醫院檢查才發現是感染了EB病毒。
「EB病毒感染髮病也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全年可發病,大部分小患者發熱不會超過一周,EB病毒主要感染人類口咽部的上皮細胞和B淋巴細胞,所以相應部位會有不適感,但對症治療多能恢復正常。」
EB病毒主要通過唾液傳播,俗稱「親吻病」。所以要想防止孩子感染EB病毒,最要緊的是做到:不要隨意嘴對嘴親吻孩子!此外,避免幫孩子咀嚼餵食、共用餐具等行為。
當孩子出現以下症狀時
很可能是感染了EB病毒
發燒持續不退。體溫在39攝氏度左右波動,吃退燒藥效果欠佳,發熱持續一周左右,有些兒童可持續發燒10餘天。
鼻塞咽痛、張口呼吸、眼瞼浮腫、扁桃體炎和淋巴結腫大。扁桃體腫大,常伴灰白色滲出,淋巴結腫大主要在雙側頸部,可伴疼痛。
肝臟和脾臟腫大。多數患病兒童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肝臟和脾臟腫大,肝區可有壓痛,生化檢查可有肝功能損害的表現。
皮疹。大約10%的患病兒童皮膚可出現皮疹,部分患兒可能伴有嘔吐。
因此,如果孩子出現較長時間的持續發熱並伴有眼瞼浮腫、打鼾、咽峽炎、頸部淋巴細胞腫大等症狀時就必須要及時就醫。醫院通過血檢是可以檢測出EB病毒的,並通過及時的治療,可有效避免併發症的發生。
如何預防EB病毒?
1.注意衛生,教育孩子勤洗手;
2.不要讓孩子和已患該病的小朋友一起玩,避免交叉感染;
3.不要去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或密不透風的室內;
4.及時增添衣物,適當室外活動,保證睡眠,有助於提升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