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河南求學、就業、創業,為出彩河南努力拼搏,留下了許多感人的故事——他們就是生活在河南的臺灣人。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展現臺胞在豫求學、就業、創業的感人故事,全方位、多角度呈現在豫臺胞的生活情況,生動反映河南近年來的建設成就和歷史變遷,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之際,河南省臺辦聯合大河網,共同推出「聽臺胞心聲·看河南變遷」系列報導,敬請關注。
26年前,一位十幾歲的臺灣小姑娘隨家人來到大陸,並開始在鄭州求學;26年後,她不僅成為一名地地道道的「河南人」,還在大陸經營著一份自己的投資事業。
她叫吳昀容,她的長輩是最早一批回到河南投資的臺商。作為臺商二代,作為一位在鄭州生活多年的臺灣人,在吳昀容眼中,不管是從市容市貌方面,還是生活便利方面,河南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8月21日,在鄭州市臺商大廈,河南躍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昀容給我們講述了她的「河南故事」。
吳昀容在復旦大學求學
經過26年發展,鄭州已經是一個大都會、一個大城市了
「1993年的時候,我第一次踏上大陸,我的長輩是最早一批回到河南投資的臺商,所以當時我就跟隨他們到了鄭州,開始在鄭州一中就讀高中。」談話間,隨著吳昀容的話語,我們仿佛又回到了上世紀90年代。
「當時我們家住在臺胞小區,在鄭州當時環境還是不錯的,但我們家門口那條路,冬天的時候陷下去一個好大的泥坑。」 回想起剛到鄭州的情景,吳昀容記憶尤深:「那個時候城市的建設剛剛起步,1994年『四橋一路』建好的時候,好多人上去那個橋還不知道怎麼回事。」
如今,從我們所處的臺商大廈五樓會議室向外望去,窗外的鄭州,街道開闊、高樓林立,一派大都市的景象。吳昀容感慨地說,不敢說鄭州的市容市貌是世界一流標準,但確實已經是一個大都會、一個大城市了。
不僅僅是城市的發展速度,生活的便利性讓吳昀容也很是驚訝。「原先我們在臺灣的話,有那種便利超商,大概幾十米到幾百米之內一定有一間,我們就覺得很方便。」吳昀容說,現在只要在手機上點一點,甚至都不用出門,你想要什麼都可以送到家裡,還可以寄快遞、生活繳費,在臺灣還要出門,到便利超商去,現在手機一點就全部解決了。
吳昀容在大陸創業
在鄭州,吳昀容迎來了自己事業的春天
坐在我們對面的吳昀容,一張可愛的娃娃臉配上甜美的聲音宛若鄰家女孩,但你想像不到的是,就是這樣一位鄰家女孩卻是妥妥的學霸一枚。
1993年,吳昀容開始在鄭州上高中,高中畢業後考上了復旦大學。畢業後,吳昀容回到了臺灣,並在當地的行業領頭羊企事業單位工作了兩年,然後又到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攻讀碩士學位。之後,吳昀容再到北京大學就讀,取得了世界經濟學碩士學位。
就是這樣一位高材生,2005年選擇回到大陸、回到河南發展,並迎來了自己事業的春天。吳昀容回憶道,「2005年,當時我正在美國工作,在河南投資的姑姑打來電話,希望我能回到國內來創業。現在回頭來看,當時我的家人還是蠻具有慧眼的,因為他們當時可能就感覺到將來大陸的發展一定會是非常的巨大,一定會顛覆人們的想像」。
回國後的吳昀容,承辦了河南一家知名門戶網站的生活文化頻道,就在這段時間裡,他們發掘報導的鄧州臺灣村的故事,在當時引起了轟動,也為兩岸往來架起了又一座交流的橋梁。
現在,吳昀容在鄭州從事著中央空調相關產業,就在不久前,他們還和京東達成戰略合作意向。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吳昀容計劃向智慧城市產業節能領域切入。
吳昀容和臺胞青年在一起
希望更多的臺灣青年來到大陸,更多地了解河南
從第一次踏上河南到現在已經26年了,除去在外求學工作的時間,吳昀容在河南待的時間比在臺灣還要長。「臺灣是我的家,河南也是我的家,這個家沒有第一、第二之分,都是我的家。」說起臺灣、說起河南,吳昀容真情流露。
除了經營企業之外,吳昀容的另一個身份也頗受關注——她目前兼任鄭州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暨青委會主委。在2019年的暑假,吳昀容還接待了一批臺灣來河南的暑假實習生。
「我目前在協會主要是負責臺灣青年的部分,這幾年來到河南鄭州就業創業,還有就學的臺灣青年越來越多了。」吳昀容說,希望能夠借這個平臺,讓臺灣的青年多多過來,更多地了解河南,也歡迎更多的大陸青年,可以跟我們在一起聯誼交流。(康世甫 趙漢青/文 賀志泉/視頻剪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