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kao Talk是來自韓國的熱門社交軟體,作為其中最經典可愛的表情包,Kakao Friends全球已俘獲無數粉絲。特別是一隻沒有獅鬃的雄獅Ryan,Ta身寬體胖,外表冷漠,但內心細膩、多愁善感,得到了眾多Kakao Talk用戶的青睞。
在2014年4月,Kakao Friends在韓國的明洞、江南、新世界、樂天世界、東大門等旅遊熱門地都開設了主題店,吸引了眾多韓國本地市民和外國旅客去朝聖。如今,Kakao Friends已作為知名品牌參與到眾多的商品開發和銷售之中。例如動漫、遊戲、主題樂園和咖啡屋等。
Kakao Friends就將其不正經又無節操的萌蠢賤的表情包作為「吸金石」,以「IP+體驗」的方式找到不少利益增長點,為眾多實體商業者提供IP正確的打開方式。這種商業模式能否被複製,中國是否也有類似的衍生IP,能否效仿這一套路開花結果呢?
憑著「賣萌」
把實體商業經營得風生水起
據Kakao Talk母公司Kakao的資料顯示,Kakao Talk每月活躍用戶約4300萬,佔韓國人口的84%,目前覆蓋了韓國97%以上的智慧型手機用戶。與此同時,Kakao Friends韓國的業務範圍從社交向電商、支付、廣告、遊戲等各個網際網路領域進行拓展。尤其在聊天表情、遊戲分發和社交電商領域,Kakao Friends的成功啟發了後續眾多移動社交產品。
此前,Kakao Friends所屬的公司公開了自己的業績:截至2017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該公司營業利潤同比增長57%,淨利潤增長193%,主要受強勁的內容和廣告銷售增長推動。目前,Kakao Friends主要有四種盈利模式,分別是廣告營銷,虛擬產品、移動商務以及遊戲平臺,它們共同構建了Kakao Friends的商業帝國。此外,Kakao Friends還推出了數字閱讀、相冊、音樂、位置服務等多種商業模式。
在實體商業方面,線下品牌商品銷售是Kakao Friends的第三大收入來源。不過,Kakao Friends在這個領域的投入還在不斷擴大。目前,僅在首爾,Kakao Friends的線下大型連鎖實體店已達14家,分別位於江南、弘大等熱門商圈。
跟Line Friends相似,在Kakao Friends主題店裡出售各種讓人「剁手」的周邊產品,大部分以實用生活用品為主,Ta們的共同點就是萌。不僅如此,主題店裡明亮的光線和各種萌物成為妹子們合影的好地方,可以說,Kakao Friends已經滲透進生活每個角落。
以Kakao Friends弘大店為例,一樓主要是大型玩偶、公仔、文具、手機裝飾等生活用品,二樓是嬰幼兒物品、童裝以及與品牌合作的時尚單品,三樓是以人氣玩偶Ryan命名的主題咖啡館,出售咖啡及甜品,並設有休息區。
除了在Kakao Friends主題店內設置Ryan cafe,除了在Kakao Friends主題店內設置Ryan cafe,KAKAO FRIENDS也將咖啡館開進了LOTTE WORLD MALL中,叫做the FRIENDS café。
此外,為了加深IP對粉絲的感召力,Kakao Friends不斷強化萌物形象,喜歡通過跨界去獲得品牌知名度。比如,跟韓國本土品牌The Face Shop合作推出跨界合作限量新品,有部分產品也在中國有售;2017年路易威登在韓國首爾的展覽也找來Kakao Friends合作了一把表情。除了向部分現場觀眾免費開放下載表情之外,路易威登和Kakao Talk還一同推出了貼紙、熨燙補丁以及售價在200美元左右的定製款皮吊牌。
表情包IP化
線下消費才是主戰場
按照官方介紹,Kakao Friends這一組合主要由Ryan、Apeach、Tube、Muzi&Con、Neo、Frodo、Jay-G這些成員,並依託彼此組合成的世界體系。這跟風靡亞洲的Line friends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Ta們兩者並不滿足於讓這些輕IP僅僅充當一個表情,都選擇把表情包IP化,並著手開發與推廣周邊玩偶、服裝、文具等消費品,並陸續推出主題店、快閃店,用實際行為撬動出一個巨大規模的實體經濟市場。
尤其是開設線下主題店,這不僅成為粉絲與粉絲之間的交流聚集地,拉動周邊產品銷售;而且對於不太了解Kakao Friends或Line friends的消費群,線下體驗店的開設是讓他們到店了解品牌。
實際上,傳統實體商業是一個消費場所,突出功能屬性的「物」;而IP商業所突出的是「人」與「物」連接的「溫度」。隨著消費升級,人們對商品功能層面的需求不再是第一位,商品消費已經從純粹的功能消費轉化為內心需要和精神體驗。打造超級IP,增強與消費者之間的情感距離將會成為時代趨勢。
Kakao Friends和Line friends的出現,生動詮釋了何謂「萌就是生產力」。Ta們都通過打造超強品牌IP重構商業格局,符合90後新消費特點,戳中如今的商業環境不缺乏「物質」,缺乏的是「溫度」這一痛點。
而與內容相比,消費品才具有更廣闊的變現可能性。在今天的商業社會,最核心的就是一種消費者流量,而超級IP帶來巨大流量,巨大流量又反過來帶來巨大銷量,這種消費邏輯,正在成為新時期的實體商業衝出迷茫走向蛻變的關鍵。
超級IP風靡背後
國內產業實體化路在何方?
不得不承認,Kakao Friends和Line friends通過衣食住行樂全方位打擊用戶,讓再難啃的用戶也要被攻陷,最終憑藉實體商業線下店的方式,將IP價值發揮到最大化。 但這種商業模式能否被複製,中國是否也有類似的衍生IP,能否效仿這一套路開花結果呢?答案是未知數。
鬥圖懟人靠Ta,調節氣氛靠Ta,表達自我也靠Ta……雖然表情包在國內社交軟體中已經變成了一個不可或缺的存在,但只是僅僅局限在微信、微博與QQ三種國內社交應用,其餘場景應用則相當匱乏。
再者,國內的表情包或是IP產業雖說不輸日韓,可是,一旦脫離網際網路這個載體,消費者卻不會有太大衝動去渴望得到這些表情包所衍生出的相關周邊產品。在線上讓你瘋狂傳播的ip,線下卻成了你犯「中二病」後的尷尬癌,不會通過現金付諸於實物購買。
最後,由於國內智慧財產權意識薄弱,用戶無侵權使用障礙,製作者也沒有能夠得到保護的措施及侵權後的補償渠道,在一個表情包創意剛流行尚未「變現」時,大批二次改造表情開始泛濫,使得表情包生存可持續性不足。
表情包屬於文化創意產品,本身具有商品屬性。在看到表情包所特有的商業價值後,許多企業從中變現並獲得了可觀的利潤。但顯然,中國表情包IP實體商業化之路,將於不同Kakao Friends和Line friends的發展模式。
總結
在理性至上的商業世界裡,虛擬和實體,猶如兩條並行的直線各司其道。不過,偶有交叉便會迸發出巨大的火花和商業模式蛻變。誰能抓住這兩者的交叉點,誰便能發掘其中蘊藏的巨大商業機會。
或者,對於國內實體商業的發展來說,表情包正是這一大冒險中的一個有趣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