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新聞網3月20日電 (記者 李含)3月19日,科技部副部長侯建國來到清華大學,對清華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籌)建設情況進行考察,了解實驗室發展情況,並召開座談會。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在座談會前與侯建國進行了簡短交流。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參加座談會並陪同考察。
座談會現場。記者 苑潔 攝
座談會上,薛其坤代表清華對侯建國一行到訪表示歡迎。他說,國家實驗室建設是國家的一項重大舉措。此時正值兩會剛剛結束,國家科技、經濟等各方面發展都迎來新期待。相信侯建國副部長此次來到清華考察指導工作,必將加快推進清華信息國家實驗室的建設與發展。
薛其坤代表清華歡迎侯建國一行到校考察。記者 苑潔 攝
「根據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在新興前沿交叉領域和具有我國特色和優勢的領域,依託國家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學,建設若干隊伍強、水平高、學科綜合交叉的國家實驗室」,是寫入《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的建設任務。應對這一需要,清華大學決定依託信息學院,在擁有信息類全部一級學科和已有三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優勢資源基礎上,加大學科和隊伍的整合力度,以新建的清華大學信息技術大樓為主要場地,籌建清華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並於2003年底得到科技部批准。目前,實驗室已擁有包括兩院院士、長江學者、傑出青年等優秀高端人才在內的固定研究人員近340名。實驗室發展十多年來,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等多項國家科技獎勵,承擔了多項國家重大項目研究,在下一代網際網路、數位電視、集成光電子學、生物信息學等領域取得了多個關鍵技術突破。
清華大學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清華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籌)主任孫家廣匯報了實驗室的建設情況和發展規劃。據介紹,未來實驗室將進一步聚焦科研發展,重點解決面臨的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問題,建設可以承擔戰略性科研任務、有國際影響力的研發團隊,使實驗室具有更強的創新性、更大的開放度和更高的多學科集成度。同時,加速推進機制改革,實現國家功能,為國家發展服務。
隨後,與會人員就實驗室建設進行了深入討論與交流,並對實驗室未來發展提出多項建議。大家認為,要進一步明確實驗室發展的準確定位,根據信息科學與技術領域基礎理論研究、技術創新和產業應用三個環節耦合特別緊密、從技術創新到產業應用環節轉化過程特別迅速的特點,分別抓好理論研究、技術創新、產業轉化三個環節的工作,進一步完善實驗室管理和運行機制,將實驗室建設成為國家信息領域戰略規劃制定、重大項目牽頭組織和開放吸聚人才的重要科研基地,在關鍵領域實現重大突破,結合清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和綜合學科優勢,探索出一條高校建設國家級實驗室的成功之路。
科技部副部長侯建國講話。記者 苑潔 攝
聽取匯報和討論後,侯建國表示,加快推進高校國家實驗室建設,是國家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64號文件的重要舉措之一。推進高水平國家實驗室建設,可以解決基礎研究存在的分散、重複、低水平的問題,優化集中資源,使之更加適應國家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需求。他強調,要使實驗室的科學研究真正為國家發展作出貢獻。
侯建國一行參觀科技成果展。記者 苑潔 攝
座談會結束後,侯建國一行參觀了光電器件、數位電視、嵌入式系統、下一代網際網路、無人機群等科研成果展示。侯建國認真聽取了關鍵技術研究的介紹,對實驗室取得的研究成果表示肯定。他仔細詢問了相關技術難點突破和應用推廣等問題,鼓勵研究人員繼續努力實現技術創新,為國家科技發展服務。
科技部司長馬燕合、許倞,副司長郭志偉,教育部副司長雷朝滋等陪同來訪。清華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籌)、科研院、信息學院相關負責人和實驗室各部門代表參加了考察活動。
編輯:清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