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上海部分重點商圈的業績已恢復7成,但疫情期間抑制的消費需求還有待進一步釋放。為了更好地恢復消費市場的信心,上海市放出「大招」。
4月23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商務委主任華源介紹了上海市新出臺的《關於提振消費信心強力釋放消費需求的若干措施》(下稱《若干措施》)主要內容,以及即將舉辦的「五五購物節」相關情況。
「五五購物節」,顧名思義即聯合大量商店開展「五五折」起的促銷活動。
華源表示,在抗疫情、穩經濟的特殊時期舉辦「五五購物節」,主要是通過「政策+活動」的雙輪驅動,強化市區聯合、政企聯手、全城聯動,做到本地平臺、商家、終端產品全覆蓋、全市消費人群全覆蓋,最大限度激發市場主體和平臺企業積極性,最大限度放大政策和資金的槓桿作用、乘數效應,最大限度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著力打造最新最潮最划算的購物盛宴、消費狂歡,成為「上海購物」品牌的標誌性活動。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上海也是國內首批社零邁入萬億級的城市之一,2019年上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35萬億元,連續三年穩居全國城市首位,消費作為經濟穩定器和壓艙石的作用更加凸顯。
華源表示,舉辦「五五購物節」主要基於三方面考慮:一是通過強有力的政策舉措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更好滿足市民群眾不斷恢復和高漲的消費熱情;
二是通過舉辦「五五購物節」,打造國際消費城市的標誌性活動,增強上海「四大品牌」的影響力和標識度,為廣大商家和消費者打造一個全新的消費節慶;
三是順應疫情期間在線經濟、新型消費等新業態、新模式逆勢上揚的發展態勢,通過出臺政策和舉辦「五五購物節」將疫情中催生出來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以及新的消費理念、消費方式進行固化和推廣,助力商家打造更多消費新場景新渠道,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多元和便捷的消費選擇。
「總體來說,舉辦像五五購物節這樣的消費促進活動,有效豐富了整個經濟循環的鏈條。」上海市宏觀經濟學會會長王思政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利用打折等措施促進消費,可以對疫情期間受影響的大量存貨,起到引導消費氛圍的作用。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研究員、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員院長助理劉功潤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五五購物節可謂有的放矢,就是想通過消費刺激政策,提振消費者和商家「雙向」的信心。
他提出,從短期看,通過打折讓利促銷,可以迅速提升上海消費市場的景氣指數,全面帶動復商復市,進而有效拉動上海經濟在二季度實現反彈。從長遠看,通過「五五購物節」,等於釋放一種信號,打消商家和消費者的心理顧慮,消費市場的疫情陰霾已經過去,今後大可以常態化放心購物、放心消費。
在劉功潤看來,和各地大規模發放消費券相比,「五五購物節」具有集聚拉動效應,導向性意義更為明顯。需要注意的是,疫情期間消費者已經養成線上購物習慣,「五五購物節」需要更好地聯動線上、線下「雙場景」消費,使消費者真正能夠得以釋放抑制的消費需求。
不過,王思政也提出,刺激消費僅靠打折手段還不夠,還可以提前統籌安排一些傳統的季節性活動,比如每年下半年的旅遊節和購物節,從而形成一個常態。
作為楊浦區新江灣城的唯一綜合型購物中心,悠方廣場(上海)運營相關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悠方的七成零售商鋪都會參與這次的「五五購物節」,部分指定商品還會低至3折起。同時還聯手大眾點評推出零售類團購券,50元抵100元等活動。「我們會持續向消費者發出自己的聲音。」該負責人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