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 簡稱IE),是從科學管理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應用性工程專業技術。培養以機械工程、電子工程等技術為基礎,以工業工程的理論、方法為紐帶,以運籌學、人因工程、設施規劃、計算機技術及現代集成製造技術等為工具,培養能夠對企業生產系統等進行規劃、設計、評價和創新的技術與管理相結合的現代製造業高級管理人才和物流專門人才。
工業工程是一門專注於工作效率提高的學科,對於個人工作能力的提高時非常有幫助的。因為工業工程畢業的人大多都會把成本及沉沒成本成本控制等等深深地烙在靈魂深處。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做什麼事情都會區分事件緊急等級有條不紊安排自身工作,因此本專業對於個人修養是非常好的一個專業。但是它也是一個非常廣泛的專業,比起化學機械這些針對性強的它顯得空白無力。若是你學習是為了提高自己工作和學習效率,不防選工業工程,它算是一個非常好的基礎學科。但是你若是為了找份穩定高收入,算了吧它不適合你。因為它的學科涉及跨度大都是淺嘗輒止,教會你學習方法,不會鍛鍊出你的任何一項技能。比起其他工業工程在基層算是工作最難找最難生存的專業。若你能進管理層,恭喜你了,以後一路平川。
中國的工業基礎是相對薄弱的,特別是製造業的管理基礎相對於工業發達國家具有較為明顯的差距。計劃經濟的模式使企業不具有市場競爭的意識和條件。儘管在解放後,許多大企業像長春一汽、湖北二汽、鞍鋼等都有技術革新方面獲得很好的成績並具有IE應用的特點。但是真正IE的推廣和應用當數改革開放以後,特別是90年代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工程分會的誕生翻開了中國工業工程發展的新篇章。目前,全國已有機械部、航空部、電子部、國家技術監督局、中科院等十幾個部委和北京、上海、河南、遼寧、湖北、河北、安徽等十幾個省市的IE學會,並有重慶大學、天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湖南科技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學院、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等近百所大學設立IE專業和全國自學考試萬餘名IE學員。可以說在短短的幾年內,工業工程在中國是發展迅速的。究其原因在於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引進國外的先進管理理論和模式,如TQC,18種管理工具,戰略管理等收到一定效果但並不十分理想。其原因在於:(1)體制改革進度不甚理想,國營企業政企不分,束縛發展,擺脫不了計劃經濟的陰影,不能真正實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2)企業管理不受重視,政府部門和學者更多注重宏觀經濟管理,而國民經濟基礎──企業管理缺乏真正的管理和支持手段。進入90年代人們逐漸認識到企業管理,特別是製造企業的管理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關鍵。而企業管理的成功在於工業工程這種管理技術的作用發揮和實現。而中國企業在這方面能力太弱、基礎太薄。儘管如此,已有許多企業在推行工業工程方面受益匪淺。長春一汽變速箱廠在推行精益生產工作中獲得降低流動資金70%,在制品90%,勞動生產率大大提高等效果;湖北二汽的「一個流」生產和廠際運輸看板管理,都是中國式IE的傑作;在工作研究方面上海金陵無線電廠,成都紅光電子管廠,天津市電子局等都收到顯著的效果。近年來,全國聞名的「邯鋼經驗」的成本否決法等就是IE中的成本控制法。最為突出的是幾乎所有的外資和中外合資企業都有工業工程部門和工業工程師,像Motorola 公司,天津OTIS公司,中美史克公司,上海麥道公司,上海大眾有限公司和一汽大眾公司等,都廣泛推廣、應用工業工程,其企業效益不言而喻。
但是,在國家的經濟管理部門和廣大企業還不甚了解工業工程的作用,可以看到許多發達國家的企業管理成功經驗,卻看不到其背後支撐的根本技術體系。中國的CIMS工程發展很快,但對管理和IE未能給予充分重視,致使迄今CIMS企業效益問題仍是一個未能解決的難題。其實CIMS就是在美國工業工程界的研究課題。
綜上所述,中國的工業工程仍處於認識與起步階段,這與中國的生產力和科技水平不無關係,包括教育管理也處於「發展中」階段。但是知道IE的重要性的企業也不乏其人,如廣東科龍集團,河南美樂電視機廠,上海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易初摩託車公司,西安飛機公司,瀋陽飛機公司,鞍山鋼鐵公司等都在應用IE方面收效不少。一個突出的特點是許多鄉鎮企業和現代企業制度試點企業都不約而同地關心工業工程,認為經濟形態的轉變和企業制度的改善是極其重要的。
可以預見,隨著體制改革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工業工程將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們應加強IE的宣傳、培訓、教育和試點工作,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工業工程體系,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發展服務。我相信,工業工程必將在中國大地上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工業工程是一門專注於工作效率提高的學科,對於個人工作能力的提高時非常有幫助的。因為工業工程畢業的人大多都會把成本及沉沒成本成本控制等等深深地烙在靈魂深處。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做什麼事情都會區分事件緊急等級有條不紊安排自身工作,因此本專業對於個人修養是非常好的一個專業。但是它也是一個非常廣泛的專業,比起化學機械這些針對性強的它顯得空白無力。若是你學習是為了提高自己工作和學習效率,不防選工業工程,它算是一個非常好的基礎學科。但是你若是為了找份穩定高收入,算了吧它不適合你。因為它的學科涉及跨度大都是淺嘗輒止,教會你學習方法,不會鍛鍊出你的任何一項技能。比起其他工業工程在基層算是工作最難找最難生存的專業。若你能進管理層,恭喜你了,以後一路平川。
本專業培養具備現代工業工程和系統管理等方面的知識、素質和能力,能在商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服務等管理系統的規劃、設計、評價和創新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工業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應用工業工程理論與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實際管理系統開發與設計的初步能力。
管理學、機械工程(或電子科學與技術等)
精益生產、生產計劃與控制、設施規劃與物流分析、質量管理、人因工程、機械設計(或電子、冶金等某一類工程設計)基礎、運籌學、系統工程導論、管理學、會計學與財務管理、管理信息系統、電工技術基礎、基礎工業工程學、機械製造技術基礎、供應鏈管理、運籌學、系統工程、會計學、技術經濟學、質量工程學、市場營銷學、物流工程等。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工業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2.掌握系統管理的分析方法和管理技術;3.具有某一工程學科(如機械工程)的基本技術;4.熟悉經濟建設和企業管理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法規;5.了解現代工業工程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發展動態;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該方法,具有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的初步能力。
包括金工實習、電子工藝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等,一般安排32周。
工業工程專業畢業生可以在工業企業、金融銀行、諮詢服務或政府部門擔任工業工程師、系統分析員、生產工程師、管理顧問、操作分析員以及類似的職位。
管理科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業工程、工程管理 、工程造價、體育產業管理、資產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