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館天花板上的「煙霧報警器」是什麼原理?看完佩服發明者智慧
從古至今,火災一直是最常見、最嚴重的災害之一,古代的房子一般都使用了大量的木材,一旦發生火災,房子很容易倒塌,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和人身傷亡。現在的房子雖然都是鋼筋混凝土結構,被烈火焚燒也不會輕易倒塌,但是因為樓層比較高,一旦發生火災,樓上的人就上天無地下地無門,最終只能被活活憋死或者燒死!相對而言,現在的火災似乎比古代的危害性更大……
為了預防火災,現在醫院、高鐵、賓館等公共場所都安裝了煙霧報警器,火災的起火過程一般都是伴隨著光、熱、煙三種產物,在起火初期,燃燒物燃燒不充分,處於陰燃狀態,會產生大量的煙霧,煙霧是火災初期最重要的特徵之一。煙霧報警器可以檢測到空氣中煙霧的濃度,當濃度超過設定值的時候,就會觸發警報系統,通知相關工作人員過來滅火。
那麼這個煙霧報警器是什麼原理呢?它是怎樣檢測到空氣中的煙霧的?
煙霧報警器又叫「感煙探測器」,其中最常見的是「光電感煙探測器」,根據探測原理的不同,又分為「減光式」和「散光式」。先來說說「減光式」,在探測器內部有個小暗室,室內的燈光、自然光等光線照不進去,但是煙霧卻可以進去。在暗室裡有個發光元件和光敏元件,正常情況下,發光元件發出的光線經過透鏡照射到光敏元件上,探測器正常工作;當發生火災產生大量煙霧的時候,煙霧進入發光元件和光敏元件之間,發光元件發出的光線經過煙霧顆粒的阻隔,會有所衰減,光敏元件檢測到光線強度的變化,就會觸發報警。
再說說,「散光式」,大概原理跟「減光式」差不多,只不過它的光敏元件沒有安裝在發光元件對面,而是互相傾斜一定的角度。正常情況下,發光元件發出的光不會照射在光敏元件上,但是如果暗室裡充滿大量的煙霧顆粒,光線就會發生漫反射,照射到旁邊的光敏元件上,觸發報警。
這種方法成本低效果好,真是不得不佩服發明者的智慧!
好了,今天就說到這裡了,不知道有沒有解開大家的疑惑呢?歡迎在下方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