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日報 記者 崔曉怡 通訊員 段暉麗
12月14日,陝西省三秦工匠、五一勞動獎表彰大會在西安舉行。我市6個集體和3名個人獲得表彰。
據悉,渭南市中心血站榮獲「2020年陝西省五一勞動獎狀」,左建武、孟珍、汪國強3名個人獲得「2020年陝西省五一勞動獎章」,大荔縣婦幼保健院產科、陝西天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組、華陰市人民檢察院第三檢察部、陝西蒲城海泰新材料產業有限責任公司純化班組、陝西秦正建設集團中華郡遊客服務中心5個集體榮獲「2020年陝西省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
近年來,我市各行各業和各條戰線的廣大職工,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和責任感投身經濟社會建設,用實際行動弘揚「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鬥、勇於創新,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勞模精神,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人民幸福安康作出了突出貢獻。此次被表彰的6個集體和3名個人,有保障全市人民用血安全和用鐵血正義維護人民群眾合法利益的團體,有引領行業發展和視服務對象為親人的先鋒隊,有主動請戰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有傳承渭南飲食文化的從業者,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先進性。
弘揚勞模精神 勞動精神 工匠精神 爭做新時代的奮鬥者
陝西省五一勞動獎狀
渭南市中心血站
近年來,渭南市中心血站堅持「為獻血者提供優質服務、為用血者提供安全血液」工作宗旨,以確保血液質量安全為核心,立足本職、敬業奉獻,2018年至2019年,全市採血量增長率名列全省前茅,機採血小板首次突破1000個治療量,創造了建站20年來同期最高水平。連年採血量保持在14噸,實現了全市臨床用血100%來自無償獻血,確保全市560多萬人口的臨床用血安全和需要。
拓寬宣傳渠道。在《渭南日報》開設《無償獻血》宣傳專欄,開啟無償獻血代言人新模式。在渭南電視臺推出《感動渭南——最美獻血者》等欄目,定期宣傳無償獻血知識和先進典型事跡。在全市範圍建立「無償獻血愛心驛站」,築牢以城區為中心,鎮(街道辦)、村(社區)為紐帶的三級無償獻血網絡,開啟了「城鎮為主、延伸農村」的無償獻血新模式。
強化質量管理。市中心血站實施抓人才培訓、抓體系建設、抓過程管理、抓優質服務「四抓」工程,嚴把獻血者初篩關、血液檢測關、試劑材料關、室間質評關、基礎設備關、醫廢處置關「六個關口」,建立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立體模式,規範標準操作規程,促進全市採、供、用血規範化建設。
激發愛心活力。以團體獻血為重點,以志願服務為依託,市中心血站開展「萬人流動血庫」志願服務項目。
探索智能模式。市中心血站建設全省醫療衛生系統首家無償獻血科普教育基地、臨床用血保障監管平臺、獻血者用血微信直報系統,創建全省首家智能設備一體化管理系統和醫源性汙水處理監測系統,建立全省首家智能檔案室和智能血漿庫,在全省率先實現血漿病毒滅活質量控制全過程信息化。
陝西省工人先鋒號
陝西秦正建設集團中華郡遊客服務中心
溫泉、綠樹,黃帝鑄鼎文化度假區……在天賦自然美景之地,黃帝鑄鼎之原,閒適而居,與自然、與健康零距離,享受都市喧囂之外的時尚慢生活。居於此,足不出戶便可與大自然零距離接觸……讓生活、度假、康養合而為一,實現回歸自然、回歸自我的目的,這裡便是中華郡文化旅遊景區。
景區位於富平、閻良、三原之間的荊山,自古便是黃帝、大禹鑄鼎所在之地,被譽為中華文明的破曉之地,更被史書稱為中華民族的「人間砥柱」,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重要源脈之一。
在這如此美好的文化旅遊目的地,有一支服務至上的服務遊客的團隊——他們就是中華郡遊客服務中心。該中心成立於2017年11月,現有員工4人,承擔著為旅客進行講解、行政接待、物品租賃、行李寄存等工作。
為給八方遊客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該中心以宣傳和樹立「以服務為宗旨、待遊客如親人」的理念為根本要求,優化服務環境、改進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推行標準化工作流程,立足崗位,積極主動地開展業務工作,把景區的景色美與優質服務美有機地結合起來,切實為廣大遊客營造文明、有序的旅遊環境。
同時,他們通過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發展深入推動脫貧攻堅工作,拉動當地就業兩萬餘人。目前,擁有可孵化創業實體約350戶,吸納就業人數3000餘人,成為全國市級規模最大的創業孵化基地之一,實現商戶、周邊群眾和公司「雙贏」,先後獲得陝西省省級返鄉創業示範園區、陝西省省級創業孵化基地、渭南市放心消費創建示範景區、富平縣工人先鋒驛站等殊榮。
大荔縣婦幼保健院產科
大荔縣婦幼保健院產科醫務人員用寬闊的胸襟和勤勞的雙手,託起婦女兒童的健康,用無私的大愛和精湛的醫技為生命護航,用溫暖和關愛守護母嬰安康。
如今,在縣婦幼保健院產科,溫馨的環境、便捷的流程、親切的笑臉、耐心地叮嚀……無不體現出人文精神與大愛真情。科室由住院部、門診部和產房組成,目前,共有醫技人員60人,其中,產科醫師20名、護師27名、助產士13名。每年收治孕產婦約4000餘人次,每年約有3800個新生命在這裡來到世界。每一名醫務人員以病人為中心,視病人如親人,醫生熟練掌握產科常見病診療技能,熟練診治產科各種急症重症,獨立進行產科常見手術,嚴格執行各種工作制度和操作規程,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誤診、誤治。同時,科室進行布局改造和流程優化,提升孕產婦就診舒適感,縮短了等待時間。
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實施,產科接診的疑難、高危、急診患者明顯增多。為此,科室開展導樂分娩、藥物鎮痛分娩等,促進自然分娩,降低剖宮產率。每月15日,開展孕媽媽課堂,門診每天播放優生優育錄像,定期向孕產婦進行系統的孕期、產時、產後及新生兒等方面的知識培訓,增加孕產婦科學生育及育兒知識,開展產後康復治療等,幫助產婦身體恢復,促進母乳餵養。
「我們沒有真正的上下班時間,什麼時候有病人,我們就什麼時候上班,隨時為病人服務是我們的宗旨。」誠如科室醫務人員所說,為了更好地服務患者,他們選擇了奉獻和犧牲,用一顆顆誠摯而滾燙的愛心,換來了一聲聲的稱讚和一面面致謝的錦旗。多年來,產科先後榮獲「陝西省危重孕產婦救治與轉診中心」「市級臨床重點專科「」渭南市三八紅旗集體」等榮譽稱號。
陝西蒲城海泰新材料產業有限責任公司純化班組
陝西蒲城海泰新材料產業有限責任公司是西安瑞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屬的全資子公司,位於蒲城縣工業園內,主要生產液晶材料、OLED光電顯示材料及醫藥中間體,產品主要出口德國、日本及韓國等國家。
成立於2016年3月的純化班組,現有員工23人,是該公司生產系統中最重要的一個班組,主要負責公司最終產品的提純和純化工作。他們始終秉持高標準、嚴要求、高質量的工作態度,認真把守公司最重要的出貨關卡,為公司開拓市場和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2019年,純化班組全年人均產值達70萬元,直接人工成本下降30%。由於班組的特殊貢獻,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被評為公司傑出貢獻部門。2019年,被渭南市總工會授予「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
該班組始終以「開放、融合、創新、發展」的企業文化為行動指引,圍繞「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全員參與、持續改進」的安全方針,以「四個千方百計」為工作方法,充分調動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從安全管理、現場改進、產品質量提升、團隊建設等多個方面齊頭並進。他們始終把安全作為員工生命線,把質量作為企業的生命線,堅持安全質量兩手抓,形成追、趕、超、幫的良好工作氛圍。每名員工以公司為耀,以作為純化班組成員為榮,圓滿完成公司交代的每一項任務,成為公司發展中最穩固的基石。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發。該班組員工克服重重困難提前返崗,在協助公司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積極促進復工復產,力保PA0045和PA6764兩個非常重要的醫藥中間體產品的正常供應,不僅滿足了市場需求,而且為醫藥市場開發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陝西天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組
陝西天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組成立於2018年3月,現有成員13人。他們秉承「科學嚴謹、精益求精、實事求是」的態度,堅持「做高品質酵素」的理念,讓天酵酵素在產品研發、發酵工藝升級、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均取得驕人的成績,成為引領中國酵素行業發展的「先鋒隊」。
該研發組群策群力從事新產品、新技術開發和產品質量控制研究,其研究成果——蘋果酵素的現代化發酵工藝及示範,榮獲2019年「灃東杯」陝西省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大賽銀獎。其核心技術是發酵工藝,而影響發酵工藝的主要因素是菌株的選擇。為了攻克這個技術難關,他們首先進行原料優選,微生物經實驗篩選後,對菌種進行條件優化,篩選出適合蘋果發酵的乳酸菌。同時,為避免微生物間的拮抗作用,採用分步發酵,一部分利用乳酸菌進行發酵,另一部分進行酵母菌發酵,然後進行醋酸發酵,最後再混合進入陶瓷罐發酵。經過多次技術攻關,蘋果酵素的現代化發酵工藝取得重大突破。
此工藝通過篩選出的適宜蘋果發酵的乳酸菌,大大提高了產品的營養價值。同時,倡導併力推使用可控性強、科學安全的新設備進行「接種發酵」,全程監測溫度、空氣、有益菌菌落總數、有害物質成分的變化,可監控、可追溯、可幹預,為促進整個酵素行業的進步和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該研發組為公司獲得醋酸菌液態淺層循環培養裝置及高密度快培方法專利1項。2019年,在研發部與品質部共同努力下,企業通過質量管理體系和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
華陰市人民檢察院第三檢察部
在巍巍華山腳下、潺潺渭水之濱,活躍著這樣一支團結務實、開拓奮進的檢察隊伍——華陰市人民檢察院第三檢察部。他們忠誠履行職責,弘揚「智取華山」精神,用鐵血正義維護著人民群眾的合法利益。
該部室現有幹警16名,其中,黨員15名。他們確立「自我加壓、打牢基礎、高點定位、迎接挑戰、全面推進,爭創先進部室」長遠目標,提出「學先進、明理念、強作風、創一流」奮鬥口號,團結開拓,銳意進取。三年來,受理公安機關移送審查逮捕案件276件,受理公安機關移送審查起訴案件305件,向法院提起公訴案件285件,有力打擊各類違法犯罪,保護了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同時,充分發揮監督管理職能,對辦案過程實行全程無死角監控,對案件辦理各個環節的數據進行嚴格審核,保證辦案數據的真實性、及時性和準確性。案件數據質量達到省、市要求的「零差錯」,渭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多次以賀信的形式表揚鼓勵,稱讚他們做到了「渭南第一、全省一流」,並將他們總結形成的3篇經驗材料在全市轉發推廣。
在檢察機關核心業務工作中,他們通過對核心業務數據進行定期通報、重點培訓、定向培養等措施,不斷提高核心業務工作的質量和數量,在每月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核心業務數據通報中,連續5個月在全市名列前三名。同時,嚴格落實檢察官辦案責任制,不斷加強對檢察官司法辦案的監督管理。第三監察部通過日常評查、專項評查、交叉評查、重點評查的方式,對檢察官辦理的各類案件進行評查,大幅度提高檢察官案件辦理的質量和效率,多個案件被上級法院評為精品案件,連續多年無錯案發生。
陝西省五一勞動獎章
左建武
左建武 男,漢族,1968年8月出生,臨渭區人,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現任渭南市公安局臨渭分局經偵大隊大隊長。
自2015年擔任禁毒大隊大隊長以來,左建武用一名緝毒警察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樹立了一名新時代優秀緝毒警察的良好形象。2018年,調任經偵大隊大隊長後,他又致力於臨渭區打擊和防範經濟犯罪、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穩定工作,帶領經偵民警努力為國家、集體、個人財產損失及臨渭區經濟秩序穩定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在擔任禁毒大隊大隊長期間,左建武充分發揮「領頭羊」作用,組織民警偵破重特大毒品案件65起,抓獲吸毒人員380人,強戒290人,繳獲毒品13000餘克,成為一名受人民群眾愛戴、讓販毒分子聞風喪膽的「毒梟剋星」。2015年,臨渭區禁毒工作被國家禁毒委評為「全國禁毒工作先進集體」。
自2018年擔任經偵大隊大隊長以來,左建武帶領民警充分發揮打擊經濟犯罪、維護市場穩定職能,破獲了百餘起經濟犯罪案件,其中,成功偵破公安部督辦的「4·13」渭南尚潤牧業公司組織領導傳銷案。該案投資群眾遍及全國31個省市,參與群眾30餘萬人,涉案資金高達5.6億餘元,被公安部成功發起雲端打擊行動,已逮捕主要犯罪嫌疑人11人,挽回經濟損失5000餘萬元。2018年,經偵大隊榮獲全國「打擊非法集資先進集體」稱號,2019年,榮獲「渭南市人民滿意政法單位」榮譽稱號,獲集體三等功1次。
幹一行、愛一行,是左建武的特點;善於鑽研、嚴格履職,是左建武的工作標籤……從警30餘年來,無論身處哪個崗位,他都恪守人民警察誓言,不忘從警初心,牢記職責使命,用心用情用愛守護著一方百姓的平安。
孟珍
孟珍 女,漢族,華陰人,1980年9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中共黨員,現任渭南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疫情信息科公衛執業助理醫師。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發。孟珍以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臨危不懼,主動請戰,全身心投入到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之中。戰「疫」中,孟珍參與制定疫情防控操作預案,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核酸檢測樣本採集送檢、疫情監測和信息報送等工作,為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強有力的信息支撐。
今年2月,孟珍再次主動請纓,申請加入陝西省馳援湖北第三批疾控隊,增援武漢東西湖區疫情防控工作。到達武漢後,她立即投入戰鬥,負責密切接觸人員採樣及疫情網絡報告工作。她以「嚴慎細實」的工作作風,保證網絡監測、數字比對、反饋溝通、報表審核等環節不出絲毫差錯,高標準圓滿完成了馳援武漢的光榮使命。其間,孟珍採集密切接觸者核酸樣本3100餘份,審核確診病例96例、疑似病例32例,處理預警信息96條,上傳個案調查表128份,向隔離點醫生反饋核酸陽性檢測結果15例,核查報告病例個案調查表2400餘例。
從武漢返回工作崗位後,孟珍及時總結經驗,繼續投入本職工作,為全市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今年,她先後被陝西省預防醫學會評為「最美逆行者」,被渭南市委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評為「渭南標杆」,被渭南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渭南市婦女聯合會評為「三八紅旗手」,被渭南市婦女聯合會評為「最美白衣天使」。
汪國強
汪國強 男,漢族,1982年12月出生,鹹陽市武功縣長興村人,中共黨員,現為渭南聚龍餐飲有限公司員工。
1998年,汪國強初中畢業後,參加武功縣勞動局社會青年培訓,學習烹飪技術。1999年至2014年,先後入職陝西白雲賓館、秦大飯店、蓮花山莊等酒店。2015年,入職渭南聚龍餐飲有限公司,先後考取西式烹調師、中式烹飪師、高級營養師等。2017年,榮獲第五屆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地區職工技能大賽金獎。2018年,榮獲渭南市烹協名廚委員會暨「倉頡杯」廚藝展示論壇金獎。
廚師,是個天天圍著鍋臺轉的活兒。但汪國強憑藉「鐵棒磨成針、全靠功夫深」的執著毅力和職業信念,採集百家之長,發掘特色菜品,研製特色菜餚。多年來的勤學鑽研,使他學會了把常規菜餚做優、做精、做細,做出了人無我有、人有我香、人人點讚的「渭南好味道」。
食品安全大於天。汪國強始終堅持「把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的信念,將「細緻入微」的精細化管理滲入到後廚製作的每一個細節之中,對每道菜的製作全過程設立「標準單」,在保證每一道菜絕對安全的前提下,確保了每道菜的「好味道」。
「我是黨員,就應該站在疫情防控一線!」疫情防控期間,汪國強主動去疫情隔離點給值守人員送盒飯,陪同飯店協會積極募捐物資,主動前往住宅小區疫情隔離點換班,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
在汪國強的眼裡,雖然餐飲是一項平凡的工作,但他秉持「打鐵還需自身硬」的理念,把渭南餐飲事業的發展和傳承視為己任,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為傳承地方飲食文化綻放著自己的青春年華。
(記者 崔曉怡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