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西歐G-SHOCK首款全金屬MRG-100
1983年G-SHOCK之父伊部菊夫用塑膠材質設計出了第一個抗震防摔的DW-5000,防水深度達200米,當然可以從10米的高空墜落。十年後伊部菊夫把G-SHOC的理念延伸到全金屬材質——MRG。
伊部菊夫曾經說過,他的團隊有史以來最困難的兩個項目是:1 設計第一臺G-Shock。2 開發與塑料相同具備緩衝抗震性能的金屬G-Shock。
他希望設計一個針對成年人,適合正式活動中正裝佩戴的G-Shock,而不再局限只適合年輕人,野外,運動等高強度環境。
這是G-SHOCK第一個全金屬材質的設計,與塑膠G-SHOCK不同的是金屬撞擊後會相互產生抵抗的反作用力。最後通過無數的實驗,設計出特殊結構的鏈節 ,當掉落時,表鏈會向內摺疊並吸收衝力,並在機芯組件之間加強了橡膠緩衝。
MRG-100於1996年11月推出,價格為40,000日元(395美元),價格當時來說是相當昂貴。相比MRG-1,可以說是G SHOCK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的全金屬。外觀上看起來相當內斂,鋼板白錶盤配搭看起來更加整潔。表頭直徑為42毫米,相當小巧,給正裝搭配非常自然,而且不會卡住你襯衣的袖口。錶盤設計也特別整潔,沒有多餘繁瑣的文字,球面玻璃時間顯示看起來也很直觀。表鏈形狀中規中矩那種,不會特別誇張,質感也相當好。手錶的旋蓋背面夾有一個橡膠圈,可以防止不帶的時候錶帶磨花後蓋,佩戴也很舒適,並且可以將表殼很好地固定在手臂上。
總體來說,MRG100更注重性能上的細節,功能相對簡單。感覺mrg100除了正裝,在戶外運動,或者休閒搭配衣服,也完美勝任。缺點是重量稍重,厚度有點厚,配上後蓋上的塑膠套就顯得更加厚,所以,我一般佩戴都是把塑膠套去掉。還有就是聲音比一般的卡西歐手錶顯得比較小聲。
MRG-100髮型了好幾個分支型號,兩種材質:全鋼版本和全鈦金屬版本,以及皮帶版本,還有MRG100的海外版本DW8900。
MRG發展至今依然是卡西歐的高端全金屬系列,近幾年的新款旗艦型號,基本上都飆至5位數。伊部菊夫曾經說過看到勞力士等金屬表而萌生設計MRG,後期發行的基本介紹都是最頂級材質最頂尖工藝。光鮮亮麗背後的那些90年代滿布人工拉絲的MRG,經歷二十多年的歲月認證,依舊無法磨滅它在老卡迷們心目中的地位。
純手工碼字,如有偏差請朋友們交流指正,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