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帶的孩子和奶奶帶的孩子有什麼不同,4張圖告訴你,讓人笑抽

2020-12-13 寶媽中的辣媽

現在社會壓力大,不少的家庭都是夫妻兩人一起去上班,在平時孩子就交給孩子的奶奶帶,到了周末的時候就自己帶。而對於媽媽和奶奶這兩個不同年代的人,育兒觀念自然不一樣,這帶孩子就有不同的區別了。那麼媽媽帶的孩子和奶奶帶的孩子有什麼不同呢?讓我們來看看以下4張圖片吧,真的讓人笑抽了。

1,軟萌妹子VS抓雞女漢子。

之前是媽媽自己帶,梳著丸子頭,穿著萌萌的吊帶裙,小襯衫上還有個可愛的蝴蝶結。活脫脫是一個軟萌妹子,讓人看了可愛的不行。但是讓奶奶帶,一下子就變了樣。穿著黃色大棉衣,頭髮也直接剪短了,最主要的還是手裡抓的是什麼,一隻大母雞,這娃一下子就變成了抓雞女漢子了,小小年紀就會幫奶奶抓雞了,看來今晚是有雞肉可以吃了。

2,小白領VS小胖妹。

你能看得出來圖片的是同一個人嗎?沒錯了,這確實是同一個,媽媽帶的時候,長得白白淨淨的,穿著也乾乾淨淨,真像一個小白領。但是奶奶帶了以後,這小臉蛋很明顯就長了不少肉,而且還黑了很多。還有就是那兩條小辮子真的是太可愛了。

3,白富美VS土肥圓。

媽媽帶的時候,一件長外套,這走起路來是多有氣質啊,雖然嘴裡還叼著奶嘴。但無疑添加了一點可愛。而在奶奶帶後,這腰很明顯就粗了不少。穿著也是很暖和的樣子,看起來就像鄉村的大妹子,一看就是很有福氣的那種。

4,小花衣VS大麻襖

媽媽帶的時候,穿這一身的小花衣,可愛得不要不要的,白白的小臉透著紅。而在給奶奶帶了以後,一身的衣服變成了大麻襖,看起來眼睛小了,但是臉上的肉很明顯就多而來不少。看上去就好像從小女孩變成了小男孩了。真的有點分不清男女了。

看完這4張對比圖,網友們都笑抽了,這孩子給媽媽帶和奶奶帶的區別竟然那麼大啊。媽媽帶的時候注重的是乾淨,潮流,氣質,希望孩子能獨立,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服等。而奶奶帶注重的是暖和,舒服,耐髒。還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奶奶帶的時候,生怕孩子吃不飽,每餐都是得親手餵孩子,孩子自然也就長胖了不少。而且雖然曬得有點黑了,但是孩子曬太陽倒是有益無害的。身體也很明顯結實了不少,不然一隻大母雞也不會那麼輕鬆就抓起來。雖然媽媽帶和奶奶帶有那麼大的區別,但是作為父母的我們,把孩子給老人帶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1,老人幫忙帶孩子不是義務,所以不管老人帶得好不好,我們作為父母的都要對老人有感恩的心,多關心下老人,就算老人有時做錯了,也不要抱怨老人。畢竟老一輩人的育兒方式跟我們不一樣。

2,多回家看看,多陪陪孩子。一些父母由於長期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爺爺奶奶的身邊。久而久之,孩子跟爺爺奶奶的感情就會比較深,而對於父母反而比較生疏。但是這也不能怪孩子,畢竟孩子的成長有誰的陪伴,自然就跟誰好。

3,跟老人溝通育兒方式,雖然有些老人嘴上說得是一套,但是如果是真的對孩子好的,老人也是會慢慢改變的。所以在平時如果老人有什麼錯誤的育兒方式,父母可以多跟老人溝通交流下。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二胎媽媽告訴你,為什麼奶奶帶的孩子膽小,而媽媽帶的孩子膽子大
    二胎媽媽告訴你,為什麼奶奶帶的孩子膽小,而媽媽帶的孩子膽子大我家大寶今年6歲了,目前性格比較開朗,和同學老師關係也比較融洽,生活獨立自主能力也比較強。你肯定想不到,在他三歲之前是一個非常膽小,出去玩都是貼著大人身上,不敢離開大人半步的一個小男孩。
  • 媽媽與奶奶帶孩子的區別大有不同,孩子瞬間從「露西」變「翠花」
    又有不少鄰居拍下了對比照片,讓人看完果然大有不同,這回這個孩子走在大街上,就融入了這種生活。所以讓孩子多和老人在一起生活,能夠讓孩子成為一個孝順陽光的好孩子。2、孩子會變得更開心孩子多和奶奶在一起生活,能夠讓孩子每天變得很開心,因為在農村老一輩的人一般都以孩子為主,孩子想吃什麼想去哪兒,他們都會一一遵從,順應孩子的內心,從而讓孩子每天都過得特別開心,特別幸福,這也會讓一家人每天變得融洽。
  • 奶奶帶孩子和姥姥帶孩子,這些區別非常明顯,諷刺但也現實
    帶娃觀念不同奶奶帶孩子是希望孩子能夠和自己更親近,平時也會給孩子灌輸一些爸爸上班辛苦,將來長大了要回來好好的孝順爸爸等一系列的思想。而姥姥帶孩子自然是會告訴孩子,當初媽媽生你的時候是多麼多麼的不容易,以後一定要聽媽媽的話,不能傷了媽媽的心等等。
  • 父母帶孩子和爺爺奶奶帶孩子到底有什麼不同?
    孩子被父母帶和被爺爺奶奶帶的最大不同在於形成的親子依戀的對象不同,如果是父母帶的孩子那父母就是孩子的情感來源,爺爺奶奶帶的那孩子的情感來源一定是爺爺奶奶有很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不得不外出上班,就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
  • 「媽媽帶」和「奶奶帶」,兩者有什麼區別?寶媽:都不敢相認了
    要說奶奶帶娃路子有多野,相信只有親身經歷過的寶媽才深有體會,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媽媽帶和奶奶帶到底有多大差別。這張圖的對比並不是很明顯,唯一不同的就是寶寶的膚色和髮型或許是拍照季節不同,這幅圖給人的感覺就更有衝擊性了,媽媽帶出的娃
  • 孩子畫全家福,媽媽懷疑孩子有心理疾病,醫生笑抽:你理解錯了
    孩子畫全家福,媽媽懷疑孩子有心理疾病,醫生笑抽:你理解錯了小菲今3歲了,剛上幼兒園。幼兒園老師家長微信群裡,老師布置了作業,周末讓孩子畫一幅全家福,下周一交給老師。小菲媽媽就給她買了顏料和紙筆,讓她坐在書桌前慢慢畫,有需要幫助的可以問媽媽。
  • 4歲男孩頻繁尿褲子,奶奶和媽媽的不同做法,造就不同的孩子
    4歲的歡歡是個人見人愛的小男孩,不僅長相可愛,說話也很溫柔有禮貌,是個情商很高的孩子。放暑假了,歡歡被送到了鄉下爺爺奶奶家「寄存」,一開始,老人們也開心得不得了,可沒過幾天,令人頭疼的事情發生了。兩個星期後,歡歡爸爸媽媽來接歡歡,聽爺爺奶奶說起歡歡的「尿褲子歷史」後,對著歡歡說:「我們已經是大孩子了,歡歡早就已經自己會尿尿了,今晚我們不要穿紙尿褲,我們約定好,想尿尿告訴媽媽好不好?」歡歡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就在所有人都不相信他能說到做到的時候,歡歡和媽媽睡覺的這個夜晚竟然自己醒來告訴媽媽要尿尿了。
  • 為什麼奶奶帶的孩子,和媽媽不親?
    ,失落的是孩子並沒有覺得媽媽有多重要。這個社會對女性要求太嚴苛,女性很難魚和熊掌兼得,就像視頻裡提到的,自己為了工作,把孩子交給奶奶帶,結果卻和自己不親,為什麼呢?一、老人更順著孩子,孩子想要啥老人都會答應孩子。
  • 白天奶奶帶,晚上媽媽帶,雙重標準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導讀:白天奶奶帶,晚上媽媽帶,雙重標準對孩子影響有多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白天奶奶帶,晚上媽媽帶,雙重標準對孩子影響有多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不怕奶奶帶孩子,就怕有特殊愛好的奶奶帶孩子
    如今社會節奏加快,很多年輕的爸爸媽媽都希望家中有老人幫忙帶娃。畢竟有很多年輕人不想因為孩子而放棄工作。這時很多奶奶、姥姥再次「上崗」,成為帶娃的主力,但帶孩子畢竟是一件費心費力的事兒。幸好這位兒媳是個性格溫和的人,沒有和婆婆大吵大叫,只是一直和老人生氣不說話。帶孩子很累很辛苦,責任重大,付出的不只是精力和時間,更要操心付出,如果在老人的眼中,自己的愛好比孩子的安全更重要,一旦發生危險,想要補救都很困難。有些老人幫忙帶娃,最終卻帶出恨來。
  • 奶奶和外婆帶孩子,有什麼明顯的差別?
    這其中又有什麼樣的差別呢?今天就為大家分析一下外婆和奶奶帶孩子的三個明顯的差別,大家可以對照一下哦。1.日常教育外婆帶孩子的時候,可能更側重於教育孩子要多聽媽媽的話,要體諒媽媽的辛苦,會給孩子講媽媽生他有多麼的不容易。
  • 媽媽和奶奶帶娃差距有多大?看完後,你還敢讓奶奶帶娃嗎
    許多父母也正是因為如此,從孩子出生以來,一直到長大,都是堅持著自己帶娃,不敢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生怕把孩子交給別人帶會有所欠缺。 而究竟媽媽和奶奶帶娃的差距有多大呢?看完接下來的一組對比,相信你也會有足夠的認識。
  • 孩子3歲之前,奶奶和爸媽誰帶好?這篇給你答案
    @瑤瑤媽我也認為是自己帶好,我姐姐的孩子就是送老家奶奶帶的,我姐過年回去孩子理都不理,買衣服、買玩具好歹哄著同意跟媽媽睡,可是睡了不到十分鐘,小傢伙還是哭著找奶奶,只好又讓孩子回到奶奶房間,我姐都傷心地哭了好久。@欣然媽咪孩子小時候還是奶奶帶,畢竟老人有經驗,對孩子還有耐心,我家欣然就是奶奶帶,我想幹啥幹啥,誰再領,長大還是跟媽媽親。
  • 奶奶帶2歲孫子,廣場一幕笑翻媽媽,老人帶娃沒有你想的那麼可怕
    一個廣泛存在於年輕父母之間的矛盾就是如何兼顧工作和帶娃?最後不少父母都只能選擇退而求次,把孩子交給老人照顧。奶奶帶2歲孫子,廣場一幕笑翻媽媽這位媽媽也是數不清的職場媽媽中的一員,她想趁著年輕多賺點錢,以後等自己不年輕了,賺不了多少錢的時候就能夠專心陪伴孩子了。
  • 都是幫忙帶娃,奶奶和姥姥有啥不同?孩子的回答太現實
    自從流行老人帶娃之後,「奶奶親」和「姥姥親」之爭就沒有斷過。不過,你說我說大家說,都不如作為當事人的孩子說。因此,都是幫忙帶娃,奶奶和姥姥有啥不同?我們還是聽聽孩子的回答吧,真是現實又扎心。,因為媽媽沒空管我」鄰居家孩子,上周末從姥姥家回來了,我問他覺得奶奶親還是姥姥親,他的回答是:「姥姥和奶奶都比媽媽親,因為媽媽沒空管我。」
  • 奶奶帶大的孩子和媽媽帶大的孩子,長大以後差異很大!
    看似奶奶比媽媽疼愛她,但是媽媽也是為了孩子營養著想。奶奶卻一貫維護她。劇中還有一幕:爺爺給茜茜當馬騎,還要奶奶給她下跪。爸爸媽媽來接她,她坐在小帳篷裡讓他們都下跪求她,她才出來。當爸爸爺爺奶奶要跪得時候,媽媽攔住了他們。她直接把茜茜拉了出來。她爺爺奶奶又不願意了。同樣地重複著那句話。還對茜茜的媽媽大發雷霆!真是被爺爺奶奶給寵壞了!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
  • 奶奶帶娃VS媽媽帶娃:從「公主」變「翠花」,只需要一個奶奶
    在養育孩子的這個問題上,年輕的媽媽們可能都喜歡把孩子整理得清清楚楚、漂漂亮亮的,體現自己的審美。而老一輩的爺爺奶奶們可能就相對沒有這麼注意外表,他們帶孩子可能會糙一些,但是對孩子們的愛可是絕對不會少的。在育兒觀念上,兩代人也多少會有一些出入,比如說在飲食上,年輕的父母都傾向於科學餵養,均衡飲食,保證孩子能夠攝入每日所需的營養就好了,不要吃太多以免發胖。
  • 老人帶孩子也是有區別的,奶奶姥姥帶娃雖然很有爭議,但很真實
    關於帶娃就成了一個困難的話題,在近幾年被越來越受到更多的關注。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大,很多家庭在有了孩子之後,媽媽都會面臨是否上班的問題。而媽媽去上班後,孩子由誰帶?有人調侃過寶媽和婆婆帶娃,帶出的孩子就是「王子和乞丐」的區別。在奶奶家裡,孩子換下帥氣的小馬甲小西裝,穿上厚實的大花襖,再加上臉頰兩朵高原紅,真的是小閏土既視感。
  • 為什麼小時候奶奶帶過的孩子,後來都和媽媽不親?
    我們憤怒地控訴施虐媽媽喪心病狂,這樣的無良媽媽也當然令人髮指。只是為什麼這樣的悲劇卻接二連三地發生?又為什麼這些事件都有共通的地方,就是都是爺爺奶奶帶過,然後再回媽媽的身邊。這些媽媽又有多大仇多大恨要把自己親生女兒置於死地?有兩大因素,值得我們去深思。一.為什麼爺爺奶奶帶孩子,矛盾就是特別多?
  • 6張實拍圖告訴你,一個人帶娃到底有多辛苦!看哭無數媽媽
    6張實拍圖告訴你,一個人帶娃到底有多辛苦!看哭無數媽媽從結婚到生子再到帶孩子,對很多媽媽來說,有著太多的心酸和不容易,尤其是獨自一個人帶孩子的媽媽,其中的辛苦真的只有過來人才懂!有時,你做個飯的功夫,孩子就哭鬧不停了,這時候你不得不一手抱著孩子,一手來做飯;有時,你恰好肚子不舒服,要上廁所,也不得不一手抱著孩子,一邊坐在馬桶上……有寶媽曾表示,曾經的自己真的是手無縛雞之力、十指不沾陽春水的,現在完全轉變成了一手抱娃,一手提著二十斤的米、還有油上六樓的女金剛了……心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