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資料網(www.8264.com)訊,當地時間7月12日,第19屆歐洲戶外展在德國菲德列斯哈芬市拉開序幕,共吸引了來自39個國家的907個參展商(比去年增長2%),無論是參展國家還是參展數量都創歷史新高。作為歐洲乃至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戶外展會之一(另外一個則是ISPO),在歐洲戶外市場極其不景氣的2012年,這麼多展商依然參展實在值得欣慰就,至少說明多數戶外公司對於戶外產業的長期發展前景非常看好。本屆展會,200多款新品首次正式對外公布。由於歐洲戶外展的權威性,再加上舉辦時間早於美國鹽湖城戶外展,因此很多公司將新品的正式發布放在了本屆展會上。
而歐洲戶外展的其中一個重頭戲便是歐洲戶外產業大獎的評選,幾乎所有重量級廠商都參與其中,本屆評獎還好IF紅點設計大獎一起合作,更加增添了權威性,評委也有包括歐洲戶外工業協會秘書長、知名設計師、知名戶外記者在內的專家組成。322件產品參加評選,最終48件產品榮獲歐洲戶外產業大獎,在展會之前進行了宣布。在48件產品中,10件產品被再次評為金獎,這一結果完全保密,直到展會第一天下午才宣布,因此非常受人矚目。其中,MILLET公司利用CORDURA面料生產的牛仔攀巖褲榮獲金獎,無論是面料還是設計都非常之酷。
展會第一天,歐洲戶外集團公布了2011年歐洲戶外市場報告,歐洲戶外用品總收入100億歐元,相對於2010年,更多的大品牌類似於JACK WOLFSKIN、Petzl、La Sportiva和Original BUFF首次參與數據統計。
戶外鞋類產品目前已經佔到歐洲戶外市場戶外產品總銷量的25%,而戶外鞋類的種類也在不斷發生變化,過去主要類別包括:高山靴、攀巖鞋、徒步鞋、多功能鞋、兩棲鞋和涼鞋等。就在最近幾年,兩大全新類別產品卻在快速崛起:裸足鞋與越野跑鞋,而這一趨勢在2013年表現將尤為明顯,因此大量的這兩類鞋子的出現在本次展會。
針對歐洲戶外鞋市場的發展,某知名戶外鞋大牌的歐洲區銷售總監也明確地指出:「消費者已經更願意為高質量的戶外鞋付錢了,這是現象目前已經愈發明顯。」在整個戶外市場的銷售佔比重,鞋子銷量佔據25%,僅僅次於最大頭的服裝部分,並且遠遠領先於第三名的只有6%份額的背包部分。
在過去,戶外鞋廠商主要依靠高山靴和徒步鞋來提升品牌知名度,而銷量最大的往往來自於適合日常穿著的多功能鞋,現在的情況越來越多的專業戶外鞋廠商推出了適合日常休閒穿著的戶外鞋。之前極其專業的攀爬鞋與兩棲鞋,也只出現在山巖上或者溪水裡,而是更多出現於平時工作生活之中。
而具體到2013年最為火爆的越野跑鞋與裸足鞋,在過去,綜合大牌子裡面主要只有Salomon、Lafuma、TNF幾個擁有比較齊全的越野跑鞋產品線,而更多的越野跑鞋也都是來自於Icebug、Vasque以及Montrail這樣的專業廠商。而進入2013年春夏,戶外行業另外幾個巨無霸--Haglofs、Columbia、Berghaus、Mammut也都推出了極為完整的越野跑鞋系列產品,而且產品本身也極為驚豔。Haglofs的展位主要圍繞越野跑鞋作了陳列裝修,Adidas以及LOWA直接拋棄了越野跑鞋這一個名字,而是採用了「競技戶外」或者「快速徒步」這樣的名稱來命名自己旗下的越野跑鞋。
Haglofs新品
對于越野跑鞋的定義,也有相應人士專門提了出來:越野跑不是馬拉松,也不是健身慢跑,它其實更多類似於在山地進行的戶外活動,這也是為什麼越野跑鞋主要都是由戶外品牌開發並且在戶外店銷售多於跑步店的原因,它其實不止是一種跑步活動,更是一項戶外活動。
再回到裸足鞋,地球很危險,所以現代人想再要裸足走路已經基本不可能了,於是乎裸足鞋(更準確地說是裸足跑步鞋)成為了大家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它重新還原了鞋子的本源功能,並且進一步上升到了一個概念高度。之前Vibram推出五指鞋引入這一思想時,只有行業內少數幾家公司跟隨了這一股潮流(或許其它公司都只是認為這只是一次短暫的流行之一,不值得長久),其中最大的贏家便是Merrell,它們推出的裸足鞋在很短時間內便風靡了歐美市場,後發制人取得了霸主地位。而ECCO同樣推出了類似概念的超高端跑鞋,佔據了另外一個市場。不過,到了本屆展會,幾乎所有戶外鞋類廠商都已經正式跟進這一股潮流:Merrell正式發布了全新的3.0 M-Connect系列產品,號稱這是一個全新的戶外鞋類別;ECCO則推出了延續之前概念的涼鞋與價格更適中的跑鞋;Salomon同樣投入了很大氣力,一口氣將該提倡該理念的越野跑鞋、休閒鞋與徒步鞋都給推了出來,其鞋類產品部大老闆之一Michael Krell甚至直言:「自然律動式的裸足奔跑可能就是未來戶外鞋的發展方向,我們不能錯過這一時機。」就連一向主打設計風格的KEEN也都推出了CNX系列鞋子,利用了同樣概念;Haglofs推出的全新越野跑鞋同樣利用了該種理念;Columbia與TNF也要推出該種概念的鞋子了。
本屆展會一共擁有12個展館,從A1到A7,從B1到B5,所有知名戶外品牌都位列其中,當然也有不少中國工廠參展希望尋找到訂單,而且還有很多公司一直還在排著隊,希望有機會可以參展,位置很緊!其中十個展館是展位展示,另外兩個一個是帳篷區,一個是模特表演區。在展館中間的露天區域,也都有很大搭建設計,進行各種活動,其中最誇張的便是Gore公司主要負責的越野跑道,規模極其巨大,幾乎相當於人工造山,很是吸引眼球。而展館外,還有很大一片露營地,腓特烈港接待能力有限,很多參展者都住在上百公裡之外,因此不少人直接選擇了在展館外面露營,睡帳篷和住房車。總體而言,展位最大的是德國當地的品牌,尤其是Jack Wolfskin和VAUDE,因為這兩個品牌一個是德國最大(這可是在德國辦的展會),另外一個是在主場作戰(Vaude總部便在附近,而且其創始人其實也是歐洲戶外展的創始人之一),所以展位方面也有所照顧。除此之外,其它品牌的實力怎麼樣基本都能夠通過其展位大小來得以體現,而CORDURA(R)品牌面料所屬的INVISTA公司的展位無論是位置還是面積甚至裝修,都比較不錯,變向說明了其業內實力與地位。值得提到的一點是:歐洲戶外展的展位搭建非常喜歡使用布料,無論從環保還是成本角度考慮,都值得提倡,國內展館裡瀰漫(特別是第一天)的裝修材料的味道在這裡可是完全聞不到的。還有一點就是,很多展會都採用了半封閉式的布局,只有很小一部分對外開放,主要產品展示都是完全封閉的,只對邀請客戶開放;而且即便很多完全開放的,也都要掃描胸卡,記錄採訪者的數據信息。
而具體到各個展位的話,Haglofs展位則是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色彩與搭配極其出挑,一下子就把所有人的眼球都吸引了過去;而北歐另一大牌Norrona則是在展臺繼續玩起了模特走秀,幾個模特都戶外特色十足,加上一系列高難度的動作表演,總是引得無數人駐足觀看,難得的是,模特始終都是熱情洋溢,不過每屆展會都是這幾個模特,我們甚至懷疑他們就是Norrona公司的員工。Gore公司的產品展示區在陳列各大品牌的產品之外,則是利用了很多組吊燈來襯託氛圍,科技感十足。Adidas戶外的展臺雖然不太特別,但是所有其工作人員都穿著了一件非常特別的極其拉風的襯衣,也算是扳回了一點面子。
到了即將閉館的時刻,各大展位都開始響起了音樂,幾乎都舉辦起了自助酒會……啤酒、熱狗、音樂--關於戶外的狂歡正式拉開帷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