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文明委
在北京召開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
北京市延慶區氣象局
獲得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榮譽的取得
與延慶區氣象局精準完善的工作機制
不畏風雨的拼搏精神
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肩扛「氣象大旗」築牢防災第一線
氣象是防災、減災、救災的第一道防線,實時準確的發布氣象信息、服務群眾是氣象工作的首要任務。
在今年的8月12日,延慶區迎來最強降水天氣,區氣象局相關領導和工作人員徹夜未眠,在雨勢緊張的時候,平均每10分鐘進行一次數據匯總上報。在所有工作人員不懈地努力下,延慶區安全度汛。
此外,區氣象局通過公眾帳號等形式發布天氣預報,針對特殊情況製作天氣專報,通過加密觀測等方式實行保障服務。小到每天的陰晴冷暖和不同季節的氣候變換,大到參與國家重大賽事的氣象保障,氣象人始終肩扛防災減災的「氣象大旗」,不懼風雪勇往直前。
服務保障冬奧,無畏風雪守一線
北京2022年冬奧會延慶賽區核心賽區自2017年3月開始動工,氣象條件的預知對場館建設工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019年開始,區氣象局發揮屬地作用,經多方協調後,在小海陀山中完成了選址工作,後與市氣象局一起在小海陀山建成了17套地面自動氣象站和一部S波段天氣雷達,建成了氣象探測站網,為冬奧賽區重大工程建設、相關測試賽氣象保障提供了堅實支撐。
今年2月14日,零下二十幾度的氣溫使核心區關鍵位置的自動氣象站凍結,2月15日,區氣象局相關領導會同市氣象局工作人員組成維修組,上山修理。因大雪封山,維修組半路下車乘雪地摩託進山,在12級大風下低溫作業3個小時,終於完成了相關設備的維修,保證了關鍵時間節點核心賽區氣象信息的完整、準確。
在低溫大風等惡劣環境下,區氣象局建成了冬奧核心賽區立體觀測網,同時,保障冬奧會考察活動50餘次,提供重要服務200餘次,攀爬海陀山1700餘次,全力保障冬奧會籌辦工作順利進行。此外,2019年,區氣象局在為期180天的世園會服務保障中,全員停休、連續作戰,圓滿完成世園會期間氣象保障工作。
風雨無阻的工作態度,讓區氣象局先後榮獲重大氣象服務先進集體、全國氣象工作先進單位等,如今,又將全國文明單位稱號收入囊中,多名工作人員也因工作突出獲得了中國氣象局重大氣象服務先進個人等榮譽。
延慶區氣象局局長 閆巍:
「這一成績的取得,是全體職工不畏艱辛、埋頭苦幹的結果,既是對我們工作的肯定,也是對我們的鞭策,更為我們接下來面臨的艱巨任務注入了信心。」
未來,延慶區氣象局將立足氣象服務保障,為延慶生態文明建設和防災減災奮力拼搏,為推進延慶氣象事業發展,服務保障冬奧會和延慶高質量綠色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