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花高價買的玩具寶寶不愛玩?給孩子選玩具,越簡單越好

2020-12-14 愛貝睿科學早教

小愛的話:「為什麼花高價買的玩具寶寶不愛玩,ta偏偏愛玩空礦泉水瓶,愛撕紙?我到底該給小寶寶選什麼玩具?」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疑惑,這篇文章就是為你定製的。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薇薇安科學育兒(vvn-edu),已獲作者授權。

去年感恩節前後,我任教的早教中心的家長紛紛向我們捐贈了各種各樣的繪本和玩具,堆起來有一座小山那麼高。

在一個寧靜的下午,寶寶們都睡了,班主任叫上我和另外一位助教,譁啦啦地把繪本和玩具都倒了出來,準備一起整理。面對著眼前各式各樣的玩具,我傻眼了,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入手。

班主任似乎看出了我的遲疑,笑著問我們:「你們知道什麼樣的玩具最有價值嗎」?我和另一位助教面面相覷,想了半天也答不上來。班主任的答案很簡單,卻讓我印象深刻:「玩具越簡單越好。

她隨手撿起一個按按鈕就會唱歌的小海馬,扔到一邊,說這種不要。雖然我一眼就能看出這個小海馬跟我們教室裡的玩具格格不入,但還是拿捏不準班主任選取玩具的標準,我問她「為什麼呀,這個小海馬不是很受歡迎嗎?」

班主任說:「是啊,可是它一按按鈕就唱歌,會讓孩子覺得它就這麼一個功能,局限了孩子的想像力。」 班主任的這一句話點醒了我。直到今天,每一次家長問我「應該給寶寶買什麼玩具」的時候,我都回答他們「越簡單越好。」

( 我任教的早教中心的玩具櫃 )


那麼,什麼樣的玩具算得上是簡單的玩具呢?下面是幾個例子。

絲巾

不單單是絲巾,其實不同顏色、不同材質的面料都是很好的玩具。比起視覺來說,寶寶的觸覺是較早發展的。研究表明,8個月大的嬰兒已經可以通過觸覺去辨認不同的形狀和質地了。

其實絲巾和其他面料不僅可以讓寶寶體驗到什麼是「柔軟」的,什麼是「粗糙」的,通過各種小遊戲,它們還可以幫助寶寶的認知發展!

怎麼玩

絲巾和布料其實非常適合年齡小的寶寶。我們班的小H只有8個月的時候,最喜歡玩的遊戲就是「藏娃娃」。

老師和小H玩的時候,經常把一個小娃娃藏在絲巾底下,說:「咦,Dolly(娃娃的名字)去哪兒啦?」 小H就會抬頭看看老師,老師掀開絲巾,喊:「哦她在這裡呢!」小H就會咯咯笑。

其實小H在這個階段,正在學習object permanence (物體恆久性)。也就是說,她慢慢開始懂了,就算她看不見一個物體的時候,不代表這個物體就不存在了。當然,小H特別喜歡這個遊戲,是因為她的物體恆久性的概念還比較模糊。

老師把娃娃藏在絲巾底下的時候,小H心裡會想「我看不見Dolly了,她消失了,不存在了。」但是老師掀開絲巾的一剎那,小H想「Dolly怎麼又出現了!真好玩!」

通過這種「藏娃娃」的遊戲,老師幫助小H意識到「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的定律,這無疑加深了小H對她所處的環境的理解。當小H有了物體恆久性的概念之後,她就會明白,媽媽離開她的視線的時候,其實並沒有消失,她的分離焦慮也會相應得到緩解。

積木塊

大大小小的積木塊給孩子的創造力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隨著寶寶的認知發展,他們簡單的抓取積木、搬弄積木的動作會演變成堆積積木並且搭建一些更複雜的小建築。

看似簡單,其實寶寶在玩的過程中可以鍛鍊到精細動作所需的肌肉(握、捏、抓等動作)、眼手協調的能力和基本的物理概念(大小、平衡等)。

怎麼玩

小M 22個月的時候,特別喜歡把大小不一的積木一個一個往上堆。有一次,他把一塊大積木堆在兩塊小積木上面的時候,這個「小建築」就倒了。

老師在旁邊描述說:「噢,大的積木從小的積木上面掉下來了!」小M撿起小的積木,堆在了大積木上面,老師又描述說:「你看,你把小的放在大的上面的時候,就不容易倒。」

這個「遊戲」看似很無聊,但對小M來說,他的空間感在發展,並且他在探索不同的形狀、 大小之間的關係。他不斷地嘗試不同的搭建組合,看看有什麼樣的規律可以達到平衡。等他鞏固了這些概念之後,他就會慢慢地搭建出更加複雜的建築了。

在小M玩的過程中,老師並沒有直接告訴他「你要把小的放在大的上面才能平衡。」 老師只是用簡單的語言去描述了小M的動作帶來的後果,讓小M自己去體會,什麼叫「平衡」,並且怎麼樣去操作才能達到平衡。

瓶子

家裡有小寶寶的家長肯定知道,小寶寶很喜歡製造各種各樣的聲音。美國的早教中心通常都會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瓶子。這些瓶子一般都是透視的,裡面裝著能製造聲音的物品(鈴鐺、小蠟筆、錢幣、小木棍等)。考慮到安全性,這些瓶子的瓶蓋都是密封的。

怎麼玩

小H除了喜歡玩絲巾之外,還特別喜歡這些小瓶子。她8個月大的時候,手裡總是抓著一個小瓶子,不停地搖。老師會俯下身很溫柔地和她說:「搖,搖,搖!」

在大人眼裡,這麼簡單的一個動作,可能很多人都認為它不能算是個遊戲。但是小H卻可以學到「因果關係」。她會發現,每次搖手臂的時候,就會有聲音。這對她的自我意識的發展很有幫助,也讓她意識到,她的動作可以控制她周邊的環境。

有一次,小H手裡拿了一個裝著不同顏色絨線的小瓶子。她興奮地搖啊搖,卻發現怎麼沒有聲音了。她雙手拿住瓶子,仔細看了看,再搖了搖,還是沒有聲音。通過玩不同的瓶子,她也在學,什麼樣的東西是可以發聲的,而什麼樣的東西是發不了聲的。

給你家寶寶選適合Ta的開放性玩具吧!

像絲巾、積木塊、瓶子類的簡單且具有「開放性」的玩具有太多了。根據寶寶不同的年齡段,家長可以給寶寶提供不同的玩具。

0-6個月 床鈴:會移動的玩具可以吸引寶寶的注意力,所以寶寶更喜歡和會動的玩具進行互動。你可以用木條搭建一個類似晾衣架的結構,上面掛一些安全的物品(照片、小掛物等)。寶寶不管是躺著,坐著,還是趴著,都可以看到床鈴旋轉,並嘗試伸手去碰和抓。

6-9個月 小瓶子:你可以在透視的塑料瓶子裡裝各種各樣的東西,例如小石頭、貝殼等,或者水裡撒一些閃粉也可以。瓶口必須密封。寶寶可以通過搖瓶子去聽不同的聲音,也可以滾動瓶子來看閃粉的流動。

9-12個月 掀一掀,看一看:找一些照片或者有圖片的單詞卡,用彩色紙剪出和照片一樣大小的形狀,把彩色紙的長邊固定在照片或單詞卡上。讓孩子可以掀開來看。

12-18個月 書:由於薄的紙質書很容易撕壞,建議選擇布書或者自己製造閱讀材料。可以把小動物或者日常用品的照片貼在硬紙板、布或不同材質的紙上。

18-24個月 紙筒望遠鏡:用完一卷捲紙後,把卷芯留下,讓孩子通過卷芯去看世界。可以讓孩子有目的性地去尋找不同的東西,比如「找一樣綠色的東西」、「找一隻小動物」、「找一件日常用品」等。

24-36個月 玩偶:孩子可以用玩偶講故事。可以和孩子一起製造玩偶:在乾淨的襪子上貼一張小照片,或者用畫筆畫不同的角色等,可以鍛鍊孩子的想像力和動手能力。

小 結

有益的玩具不僅限於上面提到的玩具。只要你根據「越簡單越好」的準則,選擇開放性的玩具,那你就「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取決於寶寶在玩的過程中:

你是放任不管,還是仔細觀察?
你是提供給孩子固定答案,還是讓他自己探索?
你是不理不睬,還是適當提供幫助?
聰明的你,一定知道該怎麼做。❖

相關焦點

  • 1歲以下的寶寶玩具如何選?根據月齡選對玩具,寶寶越玩越聰明
    寶寶的奶粉、紙尿褲,小曦都會換著牌子來回買,再從其中挑選寶寶最喜歡的,囤貨一大堆。家裡的客廳都已經堆滿了孩子的生活用品。光是買生活用品哪夠,小曦每次網購,都忍不住給寶寶囤積各種款式的玩具,家裡的玩偶、積木、小汽車,每一種都有四五個款式。
  • 不要再瞎買玩具了!1-3歲寶寶的玩具可以這樣選
    ❌ 把玩具當成哄孩子的「萬能工具」出差不能陪寶寶?哎,買個玩具補償一下;生病哭鬧不吃藥?買個玩具安撫一下;一不小心吼了他?買個玩具彌補一下;學會走路了?買個玩具獎勵一下……就這樣,玩具越買越多,可真的是寶寶的需要嗎?不,那是你的需要。
  • 「金英玩具」六種1-3歲孩子最愛玩的玩具,看後再也不會白花錢
    一歲之後的寶寶,動作能力越來越好,可以玩的東西就越來越多了。我家奶奶看到國內很多小孩子都玩這個,到美國來宣稱也要給她大孫子買一個,後來左思右想還是放棄了,主要還是東西太大,家裡太小沒地方放,另外想拿出去玩也不容易,扛著下樓就想死的心都有,更何況出門就到處都是汽車,真心不安全,除非拉去公園玩,這個大工程光想想就暈。還是不花高價買個麻煩擱家裡了。土豪有大客廳大院子的隨意。無論男女,木有孩子不愛玩這東西的。
  • 玩具並非越多越好,愛玩這三種玩具的孩子,長大會比同齡人更聰明
    有些玩具雖然打著益智的旗號,但其實本質上來說對寶寶用處並不大,真正對寶寶有用的玩具種類往往被你忽視。 首先先說說為什麼玩具並非越多越好,大致有三點以下三點原因: 一:玩具越多對寶寶的專注力培養越差
  • 玩具越多,孩子越難專注,給孩子選玩具要遵守「可玩性原則」
    ,非常豐富,但不知道為什麼孩子總是玩一玩就膩了,對新玩具的熱情超不過2天,而且喜歡扔玩具,為了不滿房子收拾玩具,媽媽只好劃定區域,把所有玩具都堆放在圍欄裡,這樣孩子就只能在圍欄中玩,也省了收拾房子的勁兒,本以為這樣就省心了,結果發現孩子總往圍欄外面翻。
  • 一歲內寶寶玩具如何選?按照認知規律選玩具,增智力還不花冤枉錢
    前段時間帶著樂樂回娘家,發現弟弟又給侄子買了不少汽車玩具。從侄子出生幾個月,弟弟就開始給他買玩具,但我發現很多玩具都是當時的侄子不能玩的。如今,侄子家裡已經有各種各樣的汽車模型,也許是為了彌補當年自己沒有多少玩具的遺憾,弟弟給侄子買起玩具來不遺餘力,可沒有正確地買玩具,真的好嗎?
  • 玩具買了,寶寶卻不玩!
    孩子為什麼愛玩塑膠袋子、紙箱子、拖鞋、柜子,就是不愛玩益智玩具,是為什麼呢?因為一歲以內的寶寶還太小,不懂玩具兩個字的定義。所以他只玩有特徵的東西,一共喜歡玩十大特徵的東西。 1、發聲特徵 孩子喜歡弄一些發出聲音的玩意,比如說發聲書。
  • 不讓玩具「掏空」錢包,六種孩子特愛玩的玩具,再也不會白花錢
    一周歲之後的寶寶越來越喜歡動手,可以玩的玩具也越來越多。家長這個時候又要破費了,奶粉紙尿褲夠費錢了,現在又多了一個項目。小編整理了一下我家寶寶最愛玩的玩具,避免寶爸寶媽再入坑,花最少的錢買最有用的玩具,捂住你的錢包,讓你不再白花錢。
  • 寶寶玩具越多越好嗎
    @視覺中國  寶寶的玩具並不是越多越好。雖然寶寶的認知還處於空白期,玩具是「陪伴之一」,就此來說玩具就是孩子「人生第一部教科書」。適合寶寶的玩具可以開發孩子智力,促進寶寶大腦發育,但不恰當的玩具甚至會影響孩子的智商,因此玩具太多反而會破壞寶寶的專注力。  給寶寶買玩具注意事項:  1、注意玩具的安全性  我們無論給寶寶買什麼玩具,安全性都是最重要的。
  • 買的玩具孩子不喜歡?總結了 99 位媽媽反饋,終於找到了原因
    家裡玩具一大堆,孩子就算不愛玩,每次出去,看到新玩具,總是哭鬧著要買買買~即使家裡已經有重複的玩具。買了玩具孩子為什麼不喜歡呢?玩具越簡單,就需要孩子動得越多,也就越能激發孩子玩的興趣和創造力。保護孩子創造力最佳的玩具,積木是其中之一。因為孩子在玩積木的過程中,可以自由搭建自己想像中的任何東西,小到一個形狀,大到一座城堡。
  • 家有寶寶必看:不買「笨玩具」,「聰明玩具」才能讓孩子優秀
    為什麼?因為他們在拉小提琴的時候,左手這兩個大小指的使用度相當。這個結果說明人可以通過外在訓練改變大腦神經元的分配,而且越用連接越緊密,相應的區域越強大。有時候忍痛割肉買了一件昂貴玩具回家,卻沒玩兩次就被孩子棄之角落......要想高效便捷的給孩子準備玩具,還得學會辨別哪些是「聰明」玩具,哪些是「笨」玩具。
  • 兩歲寶寶愛玩玩具推薦
    我家寶寶自滿了兩歲,便開始對一些玩具有了興趣。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適合兩歲寶寶玩的玩具。第一,積木。積木是每個適齡寶寶必備的玩具。我買的是那種拼插式的,積木大小和所需的力度剛好適合寶寶。這種積木對於寶寶的空間構造發育有很好的作用。
  • 孩子和玩具越長越像,這組圖也太好笑了,這樣給孩子選玩具最科學
    孩子和玩具越長越像,這組圖也太好笑了,這樣給孩子選玩具最科學有網友曬出了,寶寶和玩具長得一樣的一組照片,逗樂了大家。有的寶寶有呆萌可愛的大眼睛,而他旁邊的玩具也有呆萌可愛的大眼睛,宛如複製粘貼。比如5歲以前的兒童,他們不理解高科技的玩具,所以這時候給他們選擇一些簡單的會動的小玩具就可以。如果在這期間,如果給他們選擇複雜的玩具,那麼很容易就會讓孩子失去興趣,甚至喪失孩子在發展過程中的好機會。
  • 1-2歲寶寶買什麼玩具好?
    在1-2歲的時候,寶寶已經學會了走路,也會用簡短的句子來表達自己需求,表達自己對玩具的喜好。但給寶寶選擇玩具,首先要選擇安全的玩具,其次要選擇適齡的玩具,最後要說的一點是選擇經濟能力範圍內的玩具。玩具不是越貴越好,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 玩具買了,寶寶卻不玩!!你家孩子也這樣嗎?
    我是『小河馬的精分爸爸』孩子為什麼對塑膠袋、紙箱、拖鞋、柜子這些東西情有獨鍾?就是不愛玩益智玩具呢......你家孩子也這樣嗎?不知道什麼東西算是玩具,我們買來的玩具,那只是我們認為的玩具!!很多時候,我們買來的玩具交到寶寶手裡,本來滿心歡喜的想著,可以通過這個玩具幫助他領悟新的技能了,但當玩具到手之後,他最感興趣的永遠都是玩具背後的小螺絲孔,越小的洞,我們越是攔著不讓他扣的洞,他就越感興趣!
  • 玩具多的孩子和玩具少的孩子,能力有明顯差異,多數媽媽做錯了
    表弟夫妻倆也表示很無奈,想著兩個人小時候什麼玩具都沒有,很羨慕別的小朋友有玩具,不想給自己的孩子留下遺憾,就越買越多,無形中助長了娃的「玩具癮」,每次出去也直奔玩具店,不買就哭,想著孩子喜歡就買吧,於是家裡就變成了這樣。
  • 不同月齡的玩具怎麼選?早教老師:寶寶玩具這樣選,娃越玩越聰明
    你看看,家裡的玩具已經堆滿了房間,而適合寶寶現階段玩的卻沒有幾個,你別再亂買了。」豆豆媽有點生氣地說。豆豆爸爸委屈地說:「我小時候一個玩具也沒有,現在當然想給寶寶多買一點,而且玩具能促進孩子的智育發展,這樣何樂而不為呢?」在我們身邊,類似豆豆爸的父母很多,認為玩具可以促進孩子的智力,當然是多多益善,而且自己小時候玩具少,現在有條件了能補償就得多補償孩子。
  • 老娘重金買的玩具竟敵不過個土豆,寶寶你咋想的?
    ,或者研究利於他們智力發育的產品,但是,至少提醒我們開始思考:有時候,寶寶好像既不想要、也不需要玩具呢!她9個月大,卻根本對玩具不感冒」一位抖音用戶評論道。另一個人補充說:「這是有史以來最真實的抖音視頻了,把錢花在買玩具上那簡直就是浪費好嘛。」
  • 寶寶玩具真的越多越好嗎?我來告訴你真相
    我們總覺得對孩子來說,玩具是越多越好的。玩具越全越好、越多越好?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今天我來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啦,你且往下看!玩具並非越多越好如果說"玩就是兒童的工作。"那麼玩具就是孩子"人生第一部教科書",寶寶成長的過程中離不開玩具。適合寶寶的玩具可以開發孩子智力,促進寶寶大腦發育,但並非越多越好。玩具太多反而會破壞寶寶的專注力,而且不恰當的玩具甚至會影響孩子的智商。
  • 玩具大盤點,1歲內寶寶玩具怎麼選?這些走心玩具娛樂成長兩不誤
    很多新手媽媽在給寶寶挑選玩具的時候,很容易陷入一種瘋狂買買買的境地。可是,買了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買的玩具不少、錢也花了不少,寶寶似乎對這些玩具興趣不大。甚至有些根本就不適合寶寶的月齡,成了雞肋。事實,媽媽在給寶寶選擇玩具時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據寶寶的發育特點選擇適合寶寶的玩具即可。在買玩具之前,首先了解寶寶在不同月齡的身體發育程度和對應的需求,以便更有目的性的、更有針對性的選擇適合寶寶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