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陪著嫂子跟5歲的侄女紅豆去公園玩。我們在捉迷藏的時候,沙子吹進了紅豆的眼睛,性格乖巧的紅豆當時用小手揉了幾下眼睛,什麼也沒說又玩了起來。
第二天早上,嫂子發現紅豆的眼睛有些紅腫,她不停的眨眼還想揉眼睛,一問她才知道昨天玩遊戲時沙子進眼睛了。我開車帶她們娘倆直奔眼科門診檢查,醫生發現她有輕微的結膜炎症狀,並開了滴眼液。一周後我們去醫院複查時,紅豆還是不停的眨眼睛,可醫生說紅豆的結膜炎已經完全好了,她建議我們去兒童心理科看看。就只是眨眼睛而已需要這麼小題大作嗎?
結果另我們大吃一驚,隨後我們去了兒童心理科,醫生診斷為「暫時性抽動障礙」。
到底什麼是「暫時性抽動障礙」呢?
諮詢加查閱資料發現:短暫性抽動障礙,又稱一過性抽動障礙、習慣性痙攣、暫時性抽動,是兒童期一種最常見的抽動障礙類型。
主要表現為簡單的運動抽動症狀,是一種不自主的反覆的快速的一個部位或是多個部位的肌肉抽動和發聲抽動,多首發於頭面部,常伴隨著眨眼、聳肩、皺額、張口、側視、搖頭、斜頸、吸鼻等動作。少數表現為簡單的發聲抽動,比如清嗓、咳嗽、吼叫或「啊」「呀」等單調的聲音。
該亞型起病於學齡早期,4-7歲兒童最為常見,男性居多。抽動症狀在一天內會多次發生,至少持續兩周左右。如果不及時治療的話,可能並發注意力不集中、多動、強迫障礙或者是其他的行為和情緒障礙等多種疾病。情況嚴重的話,可能會轉變為慢性運動抽動障礙或抽動穢語症候群(又稱Tourette綜合症),會對兒童的社會功能產生很大影響。
03
對短暫性抽動障礙有了些許了解,接下來我們說一說抽動障礙的誘因,主要有以下原因:
1.生物遺傳因素:家中的父母長輩有類似的頻繁眨眼睛、清嗓子、吸鼻、聳肩或面部抽動等症狀。
2.精神環境因素:父母的過度保護、期望過高、經常訓斥及自身壓力過大等,易誘發或加重兒童抽動症狀。如果兒童長期處於高壓狀態,伴隨緊張情緒,會導致症狀反覆波動。
3.生活習慣因素:兒童過多的攝入零食會導致此類症狀。因為有的零食中含有防腐劑、色素、膨化劑等,會對兒童身體造成影響。
4.其他誘因:身體局部疾病刺激也會導致抽動,比如結膜炎、鼻炎,也或者是兒童發熱之後出現的抽動症狀。
通過我們跟醫生的溝通及後期的治療,我總結並分析一下紅豆的具體情況:她的結膜炎是誘發抽動的最初因素,而眼周肌肉不自主收縮,才導致頻繁眨眼睛。
其實我們去複查的時候,她的結膜炎已經痊癒了。
在嫂子跟醫生的談話過程中,我發現後期導致紅豆抽動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壓力過大,再加上自身的性格乖巧、敏感,所以特別容易受身邊人情緒的影響。
因家中兩個孩子,紅豆又是大寶,嫂子的教育方式一貫比較嚴格。只要發現紅豆頻繁眨眼,嫂子就教育她,敏感的她就記住了自己頻繁眨眼不好,經常提醒自己不能眨眼,在無形中產生了過大的壓力。
幸好醫生說紅豆的症狀持續時間比較短,可以採用心理指導及情緒疏導等非藥物的治療方案。
父母是孩子永遠的港灣,而家是我們每個人的避風港。
嫂子認識到自己平時過於嚴格及在意孩子的言行,會給孩子造成過多的精神壓力,所以孩子形成了乖巧、敏感的性格。正是由於這種性格,導致紅豆特別容易受身邊環境的影響,不太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壓力長期積壓於心中。
嫂子為了紅豆的病情,積極跟醫生溝通情況,同時哥哥帶領我們全家共同參與。經過這段時間的努力,紅豆頻繁眨眼的症狀有了明顯減輕,她開始慢慢跟我們表達自己的想法,遇到事情也開始主動跟我們商量。
就在前幾天,我爺爺過生日,紅豆居然主動帶著弟弟給老爺爺打祝壽電話,這可是從沒發生過的情況呀!作為家人,很欣慰她已經成功的邁開了一步,未來的治療及生活我們都會陪在她身邊。
閒話不多說了。
接下來,我總結一下紅豆的治療方案,希望對性格敏感的孩子及家長有所幫助。
其實在最初醫生判斷紅豆身心健康出現狀況的時候,嫂子很自責、內疚,回家後哭了好久,哥哥跟嫂子談完心之後,她的情緒才明顯穩定下來。
其實,我們一家人沒人責怪她,畢竟帶兩個孩子也很不容易。即使老媽會幫忙看看孩子,但孩子身心發展還是需要父母操心。
一定要記住,孩子出現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夫妻互相推卸責任。這個時候討論誰是誰非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給孩子營造溫暖、安全的家庭環境。伴侶要學會去理解和鼓勵另一半,學會聽她傾訴,這點我哥做的還不錯,給他點讚!
我原先每天早上起床,喜歡跟家人有個不一樣打招呼方式,特別是軟軟的小侄女和侄子,經常問他倆要親親、抱抱及擊掌等,家人老覺得我矯情。哎!
說我矯情居然學我這招,現在每天早上起床、晚上睡覺他倆都能收到愛的擁抱,好幸福哦!父母要學會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表達對孩子的愛,不要對孩子吝嗇你的愛、關注和擁抱。
為了讓紅豆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嫂子也開始慢慢對她「示弱」,讓她了解媽媽不是無所不能的,漸漸地她就願意主動幫我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了。
我還帶著哥嫂做了一個表情圖譜,教孩子學會去認識、了解並讀懂自己的情緒,這是孩子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情緒的第一步。偶爾看到孩子很開心或低落時,可以問一下現在的他心情是哪一張圖片,方便我們察覺孩子情緒的變化。
通過以上方法,我們有效地幫助紅豆釋放了壓力,讓她感受到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員都是愛她的。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每個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不同,請選擇適合的方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同時還要多跟醫生溝通孩子症狀,會有利於孩子恢復健康。
生活中關於孩子的事絕無小事,家長朋友都要引起足夠重視,有時候孩子身體的不適是在向你呈現他心理的壓力,學會讀懂症狀背後的信息,可以促進孩子的身心更加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