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是新手媽媽,孩子剛滿3個月平時就是自己在家裡帶娃,一天燕子接到爸爸的電話說媽媽暈倒被送到醫院了,而燕子當時也慌了神,急急忙忙就帶著孩子出門坐地鐵了。背孩子出門的時候沒有給孩子餵奶,剛上地鐵沒多久孩子就餓得哇哇叫,燕子急著去醫院不想下車再找地方餵奶,而且平時很少出門也沒帶著哺乳罩子,情急之下一手抱娃一手把衣服撈起來,在地方上當眾餵起奶來。
身邊一個年輕的男子陰陽怪氣的說:公共場所要注意自己的舉止,這是地鐵,不是你家的小汽車,太不要臉了!
燕子聽了非常氣憤。反懟男子:母乳餵養是神聖的,是每個媽媽的職責,你自己小時候也是吃你媽媽的奶長大的,你才不要臉,要臉就應該非禮勿視。
旁邊的人紛紛贊同燕子的說法,一個大媽和女兒同時上前圍住燕子,防止燕子被別人看到,並對男子說:年輕人,你自己沒做過媽,不知道,孩子一哭,媽媽是管不了這麼多的。相信你自己小時候也有這樣的經驗。
而年輕男子聽了大家的話臉都紅了,只能訕訕的對燕子說:對不起,我不懂事亂說話。而下一站地鐵到站後,男子就馬上下地鐵了。
母乳餵養的媽媽帶娃出行要怎麼避免尷尬呢?這4方面做好,舒服外出
1、出門前先了解哪裡有哺乳室
這幾年國家大力推行公眾場所建立哺乳間,無論是大商場還是高鐵站,飛機場以及高速公路休息站,甚至是高鐵上,地鐵上都有哺乳間,所以我們出門前要先設計好自己的路線,最好在孩子餓了之後找到一個有哺乳間的地方,可以安靜舒服的進行母乳餵養。
2、出門前媽媽要備好防溢乳墊
有時候並不是因為當眾哺乳尷尬,而是在外面時發現自己胸前的衣服全部溼了,這也是非常的尷尬的。
特別是夏天穿的衣服比較薄的時候,這樣更加明顯。所以出門前一定要注意備好防溢乳墊。
3、在外時間長,可以考慮擠點母乳放奶瓶中
一般小嬰兒就是二三個小時就要喝一次母乳,而母乳在常溫下放二三個小時是沒有問題的,所以我們出門前建議擠一餐母乳出來,在路上不方便母乳時可以先用奶瓶給孩子餵擠出來的母乳,這樣不會尷尬,也方便很多。
4、帶哺乳巾,可以防止走光
這也是當眾哺乳一個很好的選擇,擋住孩子和媽媽的乳房,當眾哺乳時也相當於沒看到一樣。
哺乳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媽媽做好這幾點,媽媽身材好寶寶更健康
不少媽媽生完孩子就瘦了幾十斤,但是哺乳期卻是慢慢的又胖了回來,甚至寶寶還長得不好,拉肚子。主要是媽媽在這幾方面沒做好。
1、少吃過於油膩的食物
不少地方坐月子就是大魚大肉的吃,事實上並不建議,哺乳期的膳食寶塔裡面有明確的規定,我們每天的魚肉蛋海鮮內臟加起來不超過半斤,就是4兩到5兩左右就可以了。而不是像一些老人家說的,坐月子一天二十個雞蛋或者是一隻雞這樣狂吃,特別是用雞來煲湯的時候,建議不要把雞油和雞皮放進去,或者是喝湯時把上面的一層油去掉。一克脂肪完全利用可以提供9千卡的熱量,比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熱量要高一倍不止。
所以攝入脂肪過高會讓媽媽變胖,而且乳汁中的脂肪過高也會讓孩子因為脂肪過高而腹瀉。
除了肉類之外,堅果類食物也是脂肪含量極高的食物,一天攝入不要超過15克,相當於兩個核桃一小把花生就達到了。
2、多喝水,水是乳汁的重要原料
可以喝一些清淡的湯水,也可以喝白開水,更建議喝純牛奶。如果媽媽太胖的話,可以喝一些低脂牛奶,但是不要喝一些酸奶飲料等這類牛奶少添加劑多的飲料。
牛奶可以補充大量優質的蛋白,還有鈣,無論是蛋白質還是鈣都可以提高母乳的質量,讓寶寶長得更結實更高的,還可以防止媽媽產後腰酸背痛。
3、產後42天後可以適當的運動
哺乳期不建議太劇烈的運動,但是瑜珈或者是慢跑卻是非常建議的,運動新陳代謝加快,而且可以預防便秘。
4、水果蔬菜要多吃
蔬菜每天一斤,水果每天半斤。不但可以補充水分,其中的膳食纖維更可以讓我們有飽腹感,減少其他食物的攝入,這樣就可以減少總熱量的攝入,起到減肥的作用。而且蔬菜中的維生素還可以促進其他食物的消化。
5、利用時間多休息
哺乳期媽媽晚上需要進行哺乳,因為晚上催乳素的分泌會更多,而且嬰兒小的時候胃比較小,晚上也會哺乳的需求,所以哺乳期媽媽晚上都是睡不夠的,所以媽媽學會利用白天的時候進行補覺,孩子睡覺時自己也要抓緊時候睡。
睡得好我們的激素分泌才不會紊亂,這樣更有利於控制體重。加上我們睡覺的時候多了,自然就沒這麼多時間來吃東西的,也間接減少食物的攝入了。
菁媽寄語:每一個哺乳期媽媽都值得被尊重,每一個哺乳期的媽媽都要更科學的飲食,不但是為了自己好,更是為了孩子好。
我是菁媽,一個女孩的媽媽,母嬰行業培訓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混跡育兒界的醫師,藥師,營養師,心理諮詢師,為上千家長提供育兒諮詢。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