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綠川幸的作品《螢火之森》中的一個溫柔少年,他不變的溫柔從一方面也註定了不可結緣,徒增思念結局。
在此就先來聊一聊這個有些悲傷故事的源頭:銀與螢的初遇。
那是六歲的螢放暑假到鄉下去爺爺家玩的時候,螢在據說存在妖怪的山神之森迷路了,轉來轉去也找不到出口,終於因為寂寞和害怕,蜷縮在森林中哭了起來。
這是接下來所有喜樂又哀傷事件的起因:弱小的螢在林中悲傷的哭聲,被銀聽到了,然後溫柔的銀,關切也是出於好奇的出現了。「喂,小鬼。你在哭什麼?」這是銀對螢的第一次搭話。
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卻也連起了兩人的羈絆。
接著,螢如在危難中看到救星一般一邊喊著「是人啊,得救了」,一邊衝著撲向銀。
但是,螢話中的「人」一字對於銀來說是有不一般的意義的,因為銀不算真正意義上的人類。銀還在襁褓之中時,就被父母雙親拋棄在這個有妖怪出沒,又些詭異的山神之森了。但若非恰好是在這山神之森,銀也不會活下來,但是這個「活著」,意味著失去與人類的羈絆。
因此常年與林中的妖怪生活的銀,想必也感覺有些無聊了,而且在林中遇到了祭典中混入的人類,及其他原因經過山神之森的人類,對人類的興趣應該也大大提升了。
果不其然,在猜出螢是人類後,銀毫無防備的向這個六歲,一臉人畜無害還有些卡哇伊的螢,解釋了自己被人類碰到會消失,是居住在,也是被禁錮在這山神之森的存在。
但是,這個時候的螢只有六歲,天真懵懂未經世俗言論的影響,正處在好奇心強烈,天不怕地不怕的年紀,對妖怪這個群體還沒有一些害怕,恐怖的負面概念。
而銀又是恰逢時機,在她最無助的時候出現,雖然只是簡單地搭了一句話,但給予的卻是心靈上安慰,螢是對銀有好感的。
所以,沒有銀預想之中的害怕,惶恐,還興奮地問銀是不是妖怪,其實我想不管銀承不承認,螢都會認為他是自己好奇又期待的角色。
這一來二去的簡單搭話,交流還算順利,雖然還帶有棍棒交流,但兩人對對方身份的好奇也得到了一些滿足。可就是這最初的好奇心,自此就再也無法被填滿了,以致後來還引出了其他的情感…………
後來劇情就一發不可收拾了。這慢慢開啟的不可控的林中「郊遊嬉鬧」日常,不僅滿足了好奇心,也讓身處不同世界本應該存在矛盾的銀螢,更深的了解彼此,自此這產生的無法割捨的情感的美好,也更加深刻凸顯了兩人無法觸碰的令人悲傷的矛盾。
所以,最後從銀螢開始正面互相表達心意的開始,或許,同時也就註定了銀與螢因無法觸碰而導致的不可結緣,徒增思念的悲傷結局拉開了序幕。
畢竟,一個是人類,而另一個偏偏是無法被人類觸碰的溫柔少年。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