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娜天真爛漫、喜歡自由,孟晚舟大氣要強、歷經風雨。
同是任正非女兒,卻有著截然不同的人生際遇,到底哪種是更好的人生呢?
——鹿媽
◆◆ ◆
作者 | Anna
來源 | 精英說(ID:elitestalk)
任家有女初長成,在最新一期《芭莎珠寶》的封面上,華為小公主姚安娜C位登場,以高貴名媛風爆紅網絡,讓人眼前一亮。
圖片來源於芭莎珠寶
今年6月以來,姚安娜從全球頂級名校哈佛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因與賭王小女兒何超欣等一眾名媛的聚會照曝光,屢屢成為熱點。
令人羨慕的學歷、高雅的愛好、關心社會、熱衷慈善,22歲姚安娜所展現出來的富二代人生非常「完美」。
而與出生於1998年的名媛妹妹姚安娜相比,華為長公主孟晚舟背負了太多復興企業的無常磨難。
自2018年12月1日,加拿大警方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強制逮捕孟晚舟,她已經失去自由651天。
圖片來源於@京都父母學堂
一邊是端莊、獨擋千軍萬馬的姐姐,一邊是可愛俏麗、看似無憂無慮的妹妹,姐妹倆的人生際遇卻截然不同。
姐姐孟晚舟更像是叱吒商界的女強人,將責任與使命當成前行的動力,而姚安娜則出生在華為走向輝煌的時刻,在最好的資源和教育下有著開掛人生。
圖片來源於必應
人們不禁思考,是否任正非對兩個孩子的教育有失偏頗?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事實上任正非對兩個女兒都寄予希望、傾注心血。
性格的差異既是後天培養,也有天生烙印,兩個女兒成長在不同時代,任正非對她們的教育也必然順應時代、因材施教。
任正非曾說「國家的未來就是教育」,當我們仔細探尋華為二千金的人生軌跡,千差萬別的人生際遇背後,其實殊途同歸。
斜槓才女姚安娜,不太一樣的富二代
2018年,還在哈佛讀大二的姚安娜第一次曝光在世人面前,是受邀參加世界十大奢華晚會之首的「巴黎名媛舞會」。
這場名門少女成年舞會,被譽為「全球十大奢侈舞會之一」,每位名媛在受邀之前都被嚴格審查了家族資歷以及自身素質,可謂是萬裡挑一的幸運兒。
而且受邀者還必須有出眾的教育背景、高尚的品格修養與心繫世界的公益精神,連美國頂級名媛伊萬卡和希爾頓都被婉拒門外。
圖片來源於必應
對於姚安娜的出現,外媒評價她:儘管父親擁有傲人財富,卻完全不是個出生於精英家庭卻過著荒唐生活、為連續劇提供素材的緋聞女孩。
晚會前,《巴黎競賽畫報》提出為姚安娜一家拍攝全家福,一向低調的任正非原本有各種理由婉拒娛樂記者,但為了女兒能有更好的機會,他決定以一位老父親的身份,支持女兒進入名媛社交圈。
此刻,這個1998年含著金湯匙出身的女孩,擁有了父親最大的愛護。
事實上,在姚安娜的成長過程中,任正非忙於企業開拓不能給予小女兒陪伴,始終心懷愧疚,但在能力範圍內,他給了女兒最好的教育資源。
和大多數中國孩子一樣,姚安娜的童年被各種興趣班填滿,為了學習舞蹈,家人還專門送她去了上海的舞蹈學校。
姚安娜是英皇芭蕾RAD最高級別獲得者
然而舞蹈是一種極需自律和嚴酷的藝術。
高強度的練舞讓她滿身是傷,好強的她總感到沮喪、失落,甚至想放棄。
母親一直激勵她,「既然已經投入了這麼多年的努力,為什麼要放棄呢?不放棄是我們家庭的基因。」
有了母親的鼓勵,姚安娜一直堅持跳舞。
「再努力一點,就能變得更好」,這句話也成了她座右銘。
在姚安娜的ins裡,滿滿都是自己最愛的芭蕾舞,作為校芭蕾舞團的董事,她每年都要負責八場演出。
除了盡全力發揮自己的興趣愛好,姚安娜在學業上也遙遙領先,小學在英國牛津就讀,初高中回到上海讀外籍學校,一直保持年級前十的排名。
17歲時,姚安娜在ACT考試中獲得36分的滿分成績,同時憑藉著專業級別的芭蕾愛好及高中創辦公益網站的加分項,一舉獲得哈佛大學提前錄取的入場券。
在哈佛選專業的關鍵時刻,姚安娜雖然喜歡文藝,但還是在父親的建議下,選擇主修計算機科學和統計數據專業,與華為的電信業務對口。
圖片來源於Ins
據悉,任正非曾語重心長說:
「我們國家每年要支付的專利權費接近天文數字,核心技術受制於他人,任何時候人們都會被困住,關鍵是缺少大量的高科技人才。」
有時候,人生的方向與選擇是至關重要的。
父親任正非於姚安娜而言,是嚮導與指明燈。
進入哈佛後,學霸姚安娜從此上線,她每天只睡4—5個小時,其餘時間不是在趕往教室圖書館,就是在去練習芭蕾的路上。
圖片來源於ins
2017年,姚安娜進入微軟的AI人工智慧團隊實習,研究機器學習和圖像識別。
在姚安娜身上總能看到父親任正非的影子,低調又努力。
她加入幫助盲人的志願組織,並在製作仿生手臂的名為BrainCO的公司實習,最終其參與研發的電動手臂項目還被《時代》雜誌評為 2019年年度發明。
姚安娜今年6月從哈佛大學畢業
圖片來源於Ins
在姚安娜的成長過程中,任正非前瞻的觀念發揮了無比重要的指引作用,也正是因為父親在教育、物質社交上的種種支持,讓女兒擁有了不斷嘗試的機會,追求所愛。
與此同時,姚安娜如今的成就也離不開她從小到大的自律與自製。
未來,她的高光時刻,才剛剛開始。
幹練副總裁孟晚舟
如果說姚安娜接受的是精雕細琢的開掛人生,那麼大女兒孟晚舟自小經歷的就是烈火淬鍊的挫折式教育。
孟晚舟是任正非和第一任妻子孟軍生下的孩子,1972年她出生時,也正趕上任正非最艱難的創業初期。
對於和孟軍的一兒一女,任正非因長年專注於事業,幾乎沒有時間管孩子,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基本靠兩個孩子自己成長。
圖片來源於必應
當時因為家庭條件艱苦,父母將孟晚舟送回了貴州爺爺奶奶家,成為一位「留守兒童」,並在那裡接受教育。
那段時間,在農村小學就讀的孟晚舟日常在田間地頭玩耍,也因此荒廢了學業,還在轉校回深圳時考了倒數第一。
從華中理工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碩士畢業後,她低調進入華為工作。
那段時間,孟晚舟隱姓埋名從最基層的前臺員工做起,負責總機轉接和文件列印等工作,瑣碎而辛苦。
孟晚舟與父親任正非的合影
圖片來源於必應
回憶起最初給爸爸「打工」的日子,孟晚舟只有忙碌和無助:
「公司的總機是一個有著密密麻麻鍵盤的平板,足足有一張辦公桌那麼大。每當電話進來,紅紅綠綠的信號燈就會不停閃爍。
手忙腳亂的我,不知道曾經轉錯過多少電話......」
當然,這一份工作對孟晚舟而言是打下基礎的重要一步,但任正非在其中則始終嚴格如一。
自1993年加入華為直到2013年以華為集團CFO的身份亮相
孟晚舟隱姓埋名度過了20年
圖片來源於必應
因為沒經驗,孟晚舟經常接錯電話做錯事,挨罵是家常便飯。
一些華為老人到現在還記得孟晚舟被任正非罵個狗血噴頭,紅著眼睛從爸爸辦公室出來的樣子。
華為早期的員工和高管曾回憶,孟晚舟太拼了,是少見的能吃苦和勤奮。
在公司高速擴張的階段,孟晚舟就像一塊皮實的磚,哪裡需要就往哪裡搬。
1997年,孟晚舟進入華中理工大學修讀會計碩士深造,學成歸來時,她又回到華為的財務部門,參與財務體系建設的每一個環節。
圖片來源於必應
從2003年至2008年,孟晚舟一次又一次地推進華為財經服務變革,並在每一個階段都為各級經營組織提供更完善、更準確、更有價值的財務數據,促使華為持續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綜合解決方案。
有一次,任正非在內刊上看到,有部門反饋華為內部財務部門審批流程太複雜、財務人員經常設阻力。
盛怒之下,任正非直接籤發並以總裁辦電子郵件的方式,發給華為董事會監事會和全體員工:「不知從何時起,財務忘了自己的本職是為業務服務,為作戰服務,什麼時候變成了頤指氣使。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而被不留情面批評的,還是孟晚舟。
從21歲進入華為從基層做起,到如今接棒成為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和任正非的關係不僅限於父女,更是創始人親自調教出來的最能扛事的一員猛將。
但直到孟晚舟事件,任正非才終於不再吝於對兒女給出濃厚的愛意表達。
任正非坦言自己「每天16個小時在辦公室,根本無暇顧及家庭,所以孩子們跟我都不親」,並表達了作為一名父親,因為忽視了家庭方面的陪伴和關心,對孩子感到虧欠。
雖然任正非在面對媒體時,始終保持著難得的冷靜和大氣,但依然能從他的點滴話語中,讀出對大女兒的疼愛。
而那個任正非口中「一年都不會給我打電話發簡訊」的大女兒,在自由受限後,卻記得在父親生日當天給他寫下一封情真意切的信。
因為一場外部打壓,此時的他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親情的力量支撐與可貴,由疏離轉為親密。
對於成長於不同時期的女兒們,任正非的教育審時度勢、順應時代。
但無論何時,任正非都儘可能多的給予孩子機會與鼓勵,指引與信任,甚至在孩子無法解決困難的時刻,兜底指引方向。
父母的格局是孩子的起點,父母的行為則是孩子未來的縮影。
給文章點個「在看」吧,或許在我們的家庭教育中,正蘊藏著一個國家的未來。
*來源:精英說(ID:elitestalk)),每日發布海內外前沿資訊,這裡有留學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國街頭訪問,全方位為你展現真實的海外生活。
親愛的,如果我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就把我們「設為星標」★吧!這樣就不會錯過每天推送啦!
點擊播放 GIF 0.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