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卡西歐」到「長三角」,你有多久沒有和家人一起唱歌了?
還記得80年代萬人空巷的《卡西歐杯家庭演唱大獎賽》,讓歌聲與歡笑充盈著上海的千家萬戶。去年,一檔《長三角家庭演唱大賽》重啟和創新了這檔經典節目。日前,這檔節目的決賽在上海完成了錄製。錄製現場,葉惠賢、周冰倩、孫鳴潔等「卡西歐杯」的老朋友也來到現場,坐在觀察員的席位上,看著各組家庭唱著歌,歌聲中有他們一起經歷的歡笑與淚水。忙忙碌碌的你,有多久沒有陪家人一起唱過歌了?
圖說:長三角家庭演唱大賽決賽現場 官方圖
葉惠賢:國家越興,小家越旺
1985年,《卡西歐杯家庭演唱大獎賽》在上海電視臺播出,這是第一個面向普通上海市民家庭的歌唱類節目,可以說是我國最早的一批素人選秀節目。那一年,葉惠賢成了大獎賽上的第一位主持人。三十多年過去了,再次回到這片舞臺,「現在的條件,燈光、舞美、音響……真的比三十年前好了不知道多少倍,」葉惠賢說,「那時候沒有伴奏帶,我上臺主持,幾套西裝都是自己買的,而且都是很普通的那種。」
這樣的節目橫空出世,也是對主持人的一次挑戰。「我也是第一次從報幕員向節目主持人轉變,開始需要在舞臺上和選手互動,調節氣氛。」葉惠賢依然記得三十年前有一組參賽家庭——丈母娘和女婿的組合,在臺上,葉惠賢說果然是應了上海人的那句,「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歡喜」。隨後葉惠賢問女婿準備唱首什麼歌,女婿說,「唱首《再見吧媽媽》。」葉惠賢笑著說,「雖然和丈母娘比較親,可也不能和媽媽再見啊!」氣氛輕鬆又愉快。
三十年前,也有讓葉惠賢感動的家庭組合。一組軍人家庭,唱的也是《再見吧媽媽》,哥哥和弟弟都是剛剛從前線回來,這首歌是他們奔赴戰場時和媽媽告別唱的歌——爸爸和媽媽也是軍人,參加過上甘嶺,經過血和火考驗。三十年後的今天,依然有軍人的家庭站在了決賽的舞臺上,葉惠賢依然向他們致敬,「旋律輕盈,信念堅定,看似浪漫,充滿豪情。」
與三十年前不同,葉惠賢這次不再是主持人,而是以觀察員的身份。他說從「卡西歐」到「長三角」,「節目在長足進步,家庭的溫情在延續,只有國家越來越興,小家才會越來越旺。」
周冰倩:這片舞臺,家的感覺
在第五屆「卡西歐杯」上,周冰倩是冠軍。三十年後,周冰倩再看當年的參賽視頻,她一臉青春,躊躇滿志地說,「希望以後不僅能夠成為一名出色的二胡演奏家,還能成為一名流行歌星。」她說如今這些願望都實現了。
圖說:周冰倩(右) 官方圖
那時,周冰倩沒有專門的演出服,直到複賽前夕,老師朱均雄去深圳出差,給她帶回來一條時髦的綠裙子,「複賽時,我就穿著那條裙子上臺,用了很多摩絲把頭髮弄成當時流行的雞冠頭,唱的歌是《籬笆牆的影子》,後來我就把綠色作為幸運色。」後來,拿了冠軍,也讓周冰倩堅定了唱歌的決心,大街小巷都在放周冰倩的歌,「我路過唱片店,很多人在聽,他們也不認識我,我就和他們一起聽。」
圖說:周冰倩擔任觀察員 官方圖
這次到「長三角家庭演唱大賽」做觀察員,周冰倩又見到了當年一起參賽的老朋友,「有種回到家看到親人的感覺,不一樣的是我們都長大了,都從孩子成長為母親。」周冰倩說,「看到年輕人唱自己喜歡的歌來表達自己,很開心,不過最打動我的還是那種家庭氛圍。每次看見一家幾口一起登臺,我都覺得非常溫馨。他們讓我感受到,其實我們的生活真的很幸福,要珍惜當下。」
孫鳴潔:生活再忙,也要歌唱
觀察員的席位上還坐著孫鳴潔,他是首屆「卡西歐杯」的五強選手。他回憶說,自己是被「拉壯丁」去參加的第一屆比賽,「那會,第一屆在招募選手,但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節目是什麼樣,沒有什麼報名。我正好在電視臺參加少兒歌唱節目,那個導演正好也在做『卡西歐』,就讓我帶著全家來湊個數。」孫鳴潔說,「起先妹妹還不願意,是爸爸動員她才肯來的,那次也促成了我們一家人和合作。」
圖說:長三角家庭演唱大賽決賽現場 官方圖
與「卡西歐杯」不同,這次比賽的地域從上海擴展到了長三角地區。「與那些年的『卡西歐』相比,毫無疑問,現在家庭歌唱水平越來越高,那會大家覺得能參加一下,第二天能被親戚朋友看到就很知足了,現在大家除了參與,也想要比個高低。」孫鳴潔從觀察員的角度說,「我也看到了比賽前幾期,有很多家庭組合是爺孫組合,不難想像也可以理解,家裡的年輕人都在忙著工作,很難抽出時間在工作日來錄製節目。不過,隨著節目播出,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家庭全家出動了。」
相信不久,站在街頭,不僅可以看到萬家燈火,也能聽到越來越多的合家歡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