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爪社區老黨員自治鞋底消毒毯守衛家園

2020-12-12 封面新聞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展開以來,武侯區紅牌樓街道龍爪社區黨員響應號召,主動請戰衝鋒在社區一線,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抗疫戰鬥中湧現出一批平均年齡已近古稀的老同志。他們從大年二十九開始,已經連續奮戰了十幾天。從入戶排查到電話訪問,從檢查入院車輛到返蓉人員登記,他們給小區居民吃下了定心丸,為社區築起了一道安全屏障。他們是龍採苑黨支部成員劉世文(70歲)、謝清國(69歲)、蔣文清(67歲),自治小組成員印雲生(72歲)、黃忠群(61歲)、王光義(67歲)……

2020年的春節對他們來說沒有和親人歡聚一堂的時光,他們和社區工作者一起匆匆吃完盒飯就開始爬樓敲門、入戶詢問。短短幾天,龍釆苑完成了總共三輪498戶全覆蓋的排查工作。衣服打溼了顧不上換,七層的樓梯一天上下好幾遍,手指關節敲痛了,喉嚨說得冒煙。當問起他們面對疫情還挨家挨戶上門怕不怕,他們說:「怕是怕,但是為了大家能儘快度過難關,事情必須要有人做,我們是共產黨員,是院落的當家人,義不容辭!」

爬了幾天的樓梯,他們又開始在寒風中「站崗」,對進出院落的車輛和返蓉人員進行詢問並嚴格登記。對每位居民都進行體溫測試,在院落大門口宣傳疫情防護的重要性,勸導不戴口罩的頑固派,他們從沒喊過累。

他們用土辦法在小區門口製作了一張鞋底消毒毯,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評。由於龍採苑居住人員較密集,為了避免每天頻繁進出人員給帶來的防疫隱患,「古稀戰士」們在人行通道製作了一張消毒毯子。印雲生主動從自己家中拿來一條大毛毯摺疊成約0.5平方米大小的地毯。由於毛毯吸水性能強,他們每天上午下午幾次將毛毯在消毒液中浸泡後,放置在人行通道上。進出人員踩上毛毯對足底進行消毒,附近院落也紛紛效仿起來,一時間「消毒毯」成了龍爪社區的特色。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社區居民紛紛行動起來,有的幫忙排查聯繫不上的居民、有的將緊缺的口罩送到院落辦公室、有的送來了消毒液……面對疫情,足不出戶不僅沒有隔離開居民之間的情感,反而讓大家更加團結。

華西社區報記者 沈悅 社區供圖

相關焦點

  • 成都這個社區逆行者再變「超人」 免跑腿費還自製消毒毯
    疫情襲來,成都武侯區紅牌樓街道的社區工作人員在疫情防控中,自製消毒毯,進行心理疏導,還為特殊人群和困難家庭送菜送糧送藥,及時幫助被隔離家庭解決最迫切的生活困難。劉婆婆拿著「奢侈品」(口罩)一次一次感謝著社區工作人員,自言自語說道:這下好了社區拿來6個口罩可以下樓去買菜,不用擔心沒口罩了。在前期排查、走訪中,麗都花園社區書記張馨佳發現,社區多位空巢老人急需口罩,她多方聯繫企業、商家、朋友,終於得到社區醫療企業的資助,為社區居民籌集到一批一次性醫療口罩4000個,滿足社區居民暫時之需。
  • 學校放假,社區「上班」!在職黨員雙報到,共同守護家園安康
    2月5日 北京迎來降雪、氣溫低至零下6℃ 今年50歲的騰龍家園社區居民丁韜 仍堅持來到社區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崗 和騰龍家園社區的其他
  • 行人鞋底、單車車輪可消毒!龍洞2小區設置簡易消毒池
    疫情防控消毒又有新招。記者從天河區龍洞街獲悉,該街已有2個小區在小區出入口設置簡易消毒池,對行人鞋底、單車車輪進行消毒。「有了這個消毒池就不怕鞋底粘上病毒,把病毒帶回家了,而且這個消毒池既方便又科學,且成本低、實用性高。」林海山莊一位住戶表示。據悉,早在2月11日,林海社區林海山莊就在小區前後門分別設置行人簡易消毒池及車輛簡易消毒池,分別對行人鞋底和車輛車輪進行消毒。
  • 南寧市新竹社區:讓社區成為和諧家園
    近年來,社區堅持以提高居民素質為抓手,通過居民自治、友愛互助等做法,架起了人們之間溝通和互助的橋梁,使社區成為了居民的和諧家園,鑄造了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的新亮點。潘秀珍阿姨於1988年搬到新竹社區居住,一住就是20多年。她說:「當年這裡一片荒涼,生活很不方便。現在這裡儘管已成了『老』小區,但衣食住行樣樣方便,我都捨不得搬走了。」
  • 口罩擋住了你們的臉,卻讓眼神格外堅定 武侯築起社區疫情聯防聯控...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成都市武侯區,區級相關部門、11個街道和87個社區出動黨員幹部3.57萬人次,與社會組織、社會企業、居民志願者等社區力量1.53萬人次一道,走訪排查小區(院落)1748個,排查商家店鋪1.98萬家,建立與駐區單位4項聯動機制,為有效防止疫情擴散打下了堅實基礎。段婆婆:「這裡我熟,讓我來做!」
  • 讓居民走地毯給鞋底消毒 鄭州這個社區被贊很貼心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大江 通訊員 宋新國這幾天,居住在鄭州市非常國際二期的居民發現,小區大門的疫情防控卡點多了塊地毯,「這實際是塊消毒地毯,是社區為了做好居民的安全防護推出的舉措。」豐產路辦事處德億社區書記石瑩說。隨著企業復產復工,外地回鄭人員增多,卡點人流、車流增大,給疫情防控帶來不小的壓力,社區除了每天對小區內公共場所和電梯等設施進行消毒外,把消殺的關口前移到了大門卡點處。「每半小時會向地毯上噴灑一次消毒液,隔天換一次地毯,居民從上面踩過去,不影響行走,對鞋子沒有影響,能有效滅殺鞋底的病菌。
  • 致敬逆行者:優居美家為平凡英雄助力 以愛守護家園
    恪盡職守,堅決捍衛社區安全TA們義無反顧,勇敢逆行!四重呵護,守衛健康01 科學宣傳,理性防控科學宣傳防疫知識,不信謠、不傳謠;通過公眾號、官網、朋友圈、業主群、宣傳欄等渠道實時播報防疫工作進展,讓您放心看得見。
  • 忙冬納鞋底 手工老棉鞋「縫製」鄰裡情
    幾十年前,婦女們在陽光下一起打袼褙、納鞋底,成為了農村冬天裡特有的一幅優美小景。如今,在城市快速發展的今天,這種場景已不多見。近日,葑門片區(雙塔街道)二郎巷社區門口,居民們一起納鞋底、做棉鞋並講述老棉鞋背後的溫情故事……用針線縫出了濃厚的鄰裡情和老一輩的平淡懷念。
  • 長興社區200餘名黨員開展美化家園活動
    瀏陽日報訊(記者張玲)9月15日,關口街道長興社區200多名在職黨員和直管黨員,分組深入農貿市場、安置區、小區樓棟等開展清除垃圾美化家園活動,同時對渭川河長興段和小微水體進行保潔維護。
  • 老黨員助力密雲上河灣社區垃圾分類 舊衣變廢為寶
    密雲區果園街道上河灣社區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廣泛發動社區黨員、在職黨員、居民群眾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工作,形成合力,垃圾分類取得顯著效果。下午兩點,在上河灣社區的活動廣場上,「捐舊衣獻愛心」活動吸引了不少居民參與。
  • 【文明實踐第一線】觀音廟社區開展清潔家園志願行動
    【文明實踐第一線】觀音廟社區開展清潔家園志願行動 2020-03-22 13: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紅牌樓街道龍爪社區「大手牽小手」垃圾分類 社區教育進學校活動
    2020年9月16日,紅牌樓街道龍爪社區工作人員和社會組織社工們走進成都市第二十二幼兒園,開展「大手牽小手」垃圾分類教育進學校活動,此次活動從垃圾分類重要性、如何做好垃圾分類、日常生活的節能環保小竅門等多個方面為孩子們開設了一堂生動的綠色生活教育課。
  • 郴州市立欣州社區:前線奮戰 守衛戰「疫」一線堡壘
    自疫情發生以來,郴州市北湖街道立欣洲社區書記李永聰至今未休息一天,帶領其他6名工作人員,發動轄區黨員、居民組長、樓棟長加入抗擊疫情的隊伍,完成了許多艱巨任務,守衛了社區「戰疫」的一線堡壘。立欣洲社區設立黨員先鋒崗。立欣洲社區工作人員對外地車輛進行摸查。
  • 成都雙流:黨建引領社區治理 共建和諧宜居幸福家園
    著力提升組織力,讓社區發展治理有軸心 一是重構社區基層黨組織,突出基層黨建的「引領性」。創新社區自治組織+社區工作站+社會組織的「1+3」治理模式,在全區率先探索居站分離改革,促進社區幹部職能歸位。通過與轄區內學校、醫院、派出所、區級對口單位以及社工組織等開展組織聯建,用好黨員幫扶發展資金,以關懷凝聚民心,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
  • 社區自治,尋找利益最大公約數
    原標題:社區自治,尋找利益最大公約數  核心閱讀  什麼是社區自治的核心?如何讓行政資源更好地服務基層?上海市靜安區通過對居委會「放權」、「增能」、「減負」,賦予居委會自治能量,讓居民共同決定社區事務,重塑基層組織的神經末梢。  近年來,上海各區縣致力社區自治探索,取得了不少進展。
  • 【楊家坪街道】團結路社區「文明創建,黨員先行」清潔家園主題活動
    {"title":"【楊家坪街道】團結路社區「文明創建,黨員先行」清潔家園主題活動",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jiulongpo/jiulongpoxinwen/2020-07-03/2631757.html", "image":"https://image2
  • 桂林市七星區:小區封閉化管理後黨員志願者的「暖心」守護
    「90後」黨員黃祖恆的主動請纓讓鄧雪姣十分感動。這一行為也在社區黨員中引發了「蝴蝶效應」,「90後」青年黨員們爭相學習先鋒模範精神,自願加入到夜間執勤工作。第二天晚上,黃祖恆、王臻、王威等幾名青年黨員主動當起了無物業小區夜間「紅色守衛」,風雨無阻的駐守在小區的門口。
  • 社區自治
    一、社區自治的定義  社區自治是指社區組織根據社區居民意願形成集體選擇依法管理社區事務,包括涉外事務和內部事務,涉外事務主要有國家和地方政策法規與標準的貫徹落實、社區管理與城市管理的對接、社區代表的履職監督等;內部事務包括社區內部管理、服務和教育。
  • 成都金牛區「一縣一品」老黨員工作室 將攝影文化融入社區治理
    為進一步統籌全區離退休幹部黨建工作和離退休幹部作用發揮,2020年,金牛區積極參與全市「一縣一品」老黨員工作室創建活動。按照市委老幹部局關於「一縣一品」老黨員工作室創建要求及指導思想,金牛區委老幹部局經過實地調研、考察,結合金牛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推舉金牛區沙河源街道新橋社區「心馨」老黨員工作室為金牛區首個「一縣一品」老黨員工作室創建點位。金牛區沙河源街道新橋社區位於成都市飲用水保護地錦江的源頭。近年來,金牛區委、區政府貫徹新發展理念,在錦江兩岸打造攝影公園等5大主題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