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之神喬丹擁有太多球迷們耳熟能詳的傳奇故事,無論是兩次的公牛王朝亦或是退出江湖去打高爾夫,後又王者歸來重返聯盟,還是總決賽上食物中毒流感之戰等等,都給球迷們留下了非常深刻且備受鼓舞的記憶,但是對於喬丹來說銘記最深,且最勵志的,應該屬於他的校隊故事了!
1978年11月,蘭尼高中對新一屆的校籃球隊進行選拔,由26歲年輕主教練克裡夫頓-赫林負責。
因為大學籃球隊不會像職業籃球聯盟那樣人員十分固定,由於打球是純愛好的且沒有工資,所以學校考慮的校隊成員,應該是那些能力最高且熱愛籃球的人員。
但是由於競爭過於激烈,可挑選的人員太多,於是教練便決定將球隊一分為二,分為一隊和二隊,一隊當然是技術能力相對來說更好的一隻,而二隊則毫無疑問就是後備軍、預備隊。
選拔工作做得十分順利,大部分高年級的學生佔據了一隊的極少數名額,畢竟在高中級別聯賽,高年級擁有著更加成熟的體系和籃球智商。
但是。球隊身高不足成了校隊的頭號問題,全隊最高的球員也沒有超過1米91。
在那個沒有三分線的年代,身高是絕對的戰略資源。於是,還剩的最後一個名額,赫林選擇了身高2.01米的二年級生,勒羅伊-史密斯。
而當時身高僅為1米78的喬丹,出色的技術卻被教練忽視,只是因為自己身高不足,於是被教練棄選校隊一隊。
落選校隊一隊的喬丹對這件事情十分不滿,因為他知道被選上的那個人能力遠不如自己出色,於是受了刺激的喬丹便發奮訓練,努力用自己的行動來證實教練的選擇是錯誤的。
而到了三年級,喬丹終於進入校隊一隊,為一隊出戰的第一場比賽,他就砍下了35分。在為校隊出戰的第一個賽季後,喬丹就收到了霍華德-加芬克爾五星籃球訓練營的邀請;高三還沒開學,大學教練迪恩-史密斯已經和喬丹商量好了畢業就去北卡打球的事宜。
歲月飛逝,在很多年之後喬丹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表示你如果想知道我成功的秘密,那麼我告訴你,就是因為當年我沒有成功地進入校隊一隊。
在名人堂演講上,他仍不忘拿史密斯開涮:「勒羅伊-史密斯,他就是當年把我擠出校隊的傢伙。」
可能那個選上校隊一隊的大個子是一個幸運兒,但是喬丹又何嘗不也是一個幸運的籃球少年呢,因為沒有選上校隊一隊刺激了喬丹,更加發奮地訓練自己的球技,最終成就了喬丹。
不得不再提一句的是,當年喬丹不光苦練出了自己的技術,還有在高二那一年猛增的13公分身高。
人中國人常說有志者事竟成,對於一件你想要達成的事情,只要你有志向為之努力,終究會到達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