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歲高齡的張學良出席了蔣介石葬禮 輓聯上寫了哪十六個字?

2020-12-14 歷史潮河

1975年的清明節,蔣介石因突發心臟病在臺灣去世,終年88歲。四天後,一位74歲的老人前來弔唁。此人不是別人,就是被蔣介石一直關押在臺灣的少帥張學良。

在宋美齡的安排下,張學良來到了蔣介石的遺體前,做了最後的道別。他俯下身去,輕輕地撫摸了蔣介石的水晶棺材。

他手指微微地顫抖著,神情十分凝重。雖然張學良的到來引起在場人員的轟動,但是大家最關注的還是他送來的一幅輓聯,那這幅輓聯上到底寫了什麼呢?

這幅輓聯總共16個字,是張學良親筆所寫。「關懷之殷,情同骨肉;政見之爭,宛若仇讎。」有人說這幅輓聯道盡了蔣介石跟張學良一生的關係。但是也有人說,這幅輓聯遠遠沒有寫盡兩個人之間的恩恩怨怨。

張學良27歲的時候就從父親張作霖手上接過大權,成為的赫赫有名的東北王「少帥」。1928年,張學良衝破層層阻力,宣布東北易幟,歸順南京國民政府。

這也讓蔣介石大為感嘆,張學良此舉大大幫助了他,從形式上統一了中國。事後蔣介石對張學良表示了感謝,並且兩人結為異性兄弟。

1930年,馮玉祥、李宗仁和閻錫山舉兵討伐蔣介石,當時張學良手握30萬大軍,他無論幫誰誰就能贏。最後張學良選擇出兵十萬支持蔣介石,並一舉取得了勝利。

有一次,張學良跟蔣介石探討了中東鐵路問題,當時蔣介石直截了當地說道:「必要時刻不惜以武力奪回中東鐵路!若是發生戰爭,中央一定做你的堅強後盾,十萬大軍、百萬軍款那都不成問題!」

回到東北過後,張學良立刻將中東鐵路的業務進行了收回,並且將蘇聯人員全部遣送回國。中蘇雙方隨即發生武裝衝突,但是結果是張學良慘敗。

當時張學良發了好幾封電報,但是始終沒等來蔣介石的援軍。因為蔣介石自己都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根本沒空去搭理張學良。

最後張學良不得不妥協,跟蘇聯方面結束了中東鐵路爭端。但是蔣介石言而無信也讓兩人關係之間蒙上了一層陰影。

九一八事變發生後,蔣介石命令張學良不抵抗,導致東北丟失,他也因此落下了很多的罵名。後來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兩人的關係也徹底開始破滅。

蔣介石來到臺灣後,張學良一直被軟禁,直到1990年才被釋放。1995年起張學良離臺僑居美國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病逝於檀香山,享年101歲。

相關焦點

  • 蔣介石死後,張學良出席了葬禮,送的輓聯上寫了哪些字?
    張學良是一代風雲人物,一生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大毀大譽,近代史上堪為獨一無二。張學良在1928年他27歲的時候從父親張作霖手上接過大權,成為了東北赫赫有名的「少帥」,隨後十年他更是少年得意,在軍政界指點江山、呼風喚雨,地位一度僅次於一國元首的蔣介石;然而年僅36歲春秋正富時,他又因「西安事變」兵諫蔣介石抗日而驟然墜落,失去了輝煌的一切,被蔣介石父子長期囚禁,「坐井觀天」50餘年。
  • 在蔣介石的葬禮上,張學良送出16字輓聯,蔣經國看後卻臉色蒼白
    1975年4月5日,一代風雲人物蔣介石因突發心臟病,醫治無效,逝於臺北市陽明山官邸。幾天後,在他的葬禮上,有一位老人前來弔唁,宋美齡特意安排秘書將他引至蔣介石的遺體前,做最後的道別。只見,這位老者俯下身去,輕撫水晶棺,他的手指微微顫抖,神情凝重。
  • 蔣介石的葬禮上,張學良到場後留下16個字,轉身掉頭走人
    被監禁了50多年,張學良對蔣介石的態度十分複雜,蔣介石葬禮上留下了這十六個字 蔣介石在西安事變後立馬監禁了張學良和楊虎城。張學良一直被監禁在貴州重慶等地。隨著南京重慶的失守,蔣介石便逃到了臺灣,並將張學良也押去了臺灣繼續監禁。這一監禁又是幾十年。
  • 張學良參加蔣介石葬禮,心情五味雜陳,思考3天後留下短短16字
    對於張學良和蔣介石的關係,很多人都想不通,張學良曾是蔣介石的老師,又是他的軍師。但是張學良卻把蔣介石抓了起來,蔣介石獲得自由後,又把張學良囚禁了起來,兩人的一生愛恨交織。1975年4月5日,87歲的蔣介石在臺北的士林官邸病逝。蔣經國操辦了蔣介石的葬禮。葬禮的排場很大,蔣介石的遺體停放地點在國父紀念館,很多知名人士到場。
  • 蔣介石去世,葬禮上「古稀老人」張學良留下16個字揚長而去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因突發心臟病,病逝於臺北陽明山官邸,時年88歲。四天後,一位老人前來弔唁,宋美齡特意安排秘書將他引至蔣介石的遺體前,做最後的道別。
  • 蔣介石之妻宋美齡,獨自參加張學良葬禮,送花圈寫4個有含義的字
    蔣介石與張學良的關係意味深長,蔣介石的妻子宋美齡與張的關係也非比尋常,否則,張學良70歲的葬禮上,宋美齡也不會專門出席。宋美齡不是蔣介石的第一任妻子,據說蔣介石為娶到宋美齡,專門與第二任妻子離婚。宋美齡在當時,名副其實的白富美,追求者眾多。
  • 張學良葬禮上,104歲的宋美齡送一花圈,上面寫的6個字讓人淚目
    張學良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是東北大帥張作霖的長子,人稱「少帥」,二十幾歲時就打過兩場勝仗,原本前途不可限量的他,卻在31歲那年,提前結束了自己的軍人生涯。張學良壽命過百,但有半個多世紀的時間是被囚禁的。
  • 蔣介石臨終前,蔣經國問:放不放張學良?蔣介石說了4個字
    1959年3月,蔣介石終於下令解除對張學良長達22年的「管束」禁令。「解禁」之後,張學良又在陽明山住了兩年,1961年,他向蔣經國提出,已經是60歲的人了,住在山上,買菜、購物、朋友來訪都不方便,想自己出錢在臺北附近建個房子。
  • 張學良葬禮上,104歲宋美齡派人送去一個花圈,上面6個字傷人肺腑
    大家都知道,1936年「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張學良不顧眾人反對,堅持要送蔣介石回南京,結果到南京一下飛機就被幽禁起來,直到1990年底獲得自由身。 張學良獲得自由身後曾有一句感慨,「夫人活一天,我也能活一天,我一直堅信這一點。」2001年10月14日,張學良在夏威夷檀香山去世,終年101歲。
  • 金庸葬禮在港舉行,馬雲劉德華鍾楚紅敬獻花圈輓聯
    2018年10月30日,我國著名的武俠小說泰鬥金庸先生於香港養和醫院逝世,11月12日下午6點,金庸先生的葬禮於香港殯儀館舉行,並定於11月13日出殯。金庸先生的葬禮是按照其生前遺願,以私人葬禮的形勢舉行的。
  • 少帥張學良與宋美齡到底是什麼關係?張學良逝世,她送了一個花圈
    就是在這燈火酒綠的宴會中,張學良與宋美齡初識了,在眾多美女中,唯有宋美齡吸引了他。當時,兩人都是二十多歲,張學良為她氣質而傾倒,,宋美齡也為他的風度而傾倒,並稱他為「萊茵河畔的騎士」,後來兩人還頻頻約會,兩人一度成為洋場的耀眼明星。
  • 張學良去世,104歲宋美齡送一花圈,上面4字暴露兩人真實關係
    張學良去世,104歲宋美齡送一花圈,上面4字暴露兩人真實關係導語:提起張學良,相信大家都是非常的熟悉,這位在清朝出生的人,卻活到了21世紀,作為世紀老人,他身上也有許許多多的傳奇故事,我們可能了解到張學良是通過他的父親張作霖
  • 得知張學良去世,宋美齡讓人送去了花圈,上面的6個字令人深思
    活了整整106歲的宋美齡亦是如此,自己的父母、長兄、姐姐以及自己的丈夫,甚至是丈夫的孩子都相繼地走在自己前面,實際上最令人難受的,是活在世上的人對已故親人的思念。 自從張學良以及楊虎城在聯合發動西安事變,決定囚禁蔣介石、逼迫國民黨共同聯合抗日之後,張學良和蔣介石的關係就註定是回不到從前那般的得了。
  • 張學良去世,103歲宋美齡未參加葬禮,送去6字花圈道明關係
    那時的張學良正好有部隊駐紮在上海,張學良年輕的時候玩心比較重,算得上是當時有名的花花公子,風流倜儻又是富家公子,很受女性歡迎,而宋美齡從小接受西方教育,熱情開放,她也成為了這裡的常客。張學良一見宋美齡就為之傾倒。
  • 張學良吃喝x賭抽大煙,為何能活到101歲?學者:這得感謝蔣介石
    張學良簡介1901年,東北土匪突然襲擊了早在東北做保安的張作霖,土匪做了充分的準備,在雙方實力不成正比的情況下,張作霖選擇在深夜帶著家人逃亡,在路上馬車顛來顛去的情況下,張作霖的妻子趙春桂生,張作霖一看是大胖小子立馬開心了起來,後起名為張學良,字漢卿,小名有六子、喜順。
  • 西安事變:火爆蔣介石和率性張學良情緒失控的大事件
    他畢竟是個明白人。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日記中要自己穩重一些,可以說到了苦口婆心的程度。為此,他手不釋卷,努力學習傳統儒學,修身養性,天天靜坐,控制自己的情緒,天天寫立志養氣、立品修行、澹泊明志、寧靜致遠一類格言,來勉勵自己。他尤其告誡自己,怎麼能對文人發脾氣呢?他自然知道文人好面子,心眼多,而且會記著你的恨。有一次他對四川的軍事領袖劉湘發了脾氣,當面嚴厲訓斥。
  • 張學良:蔣介石太頑固 認為自己肯定是對的
    趙四就留下來陪伴了張學良後半生。張學良:你知道我內人,我現在這個太太,很少人知道。她會寫章草,她寫章草寫的很好。她現在她不寫,她寫章草,我就跟她說,你說賣錢。那時她沒事我們在貴州時候,她就寫這些。寫字寫完了,我說別扔,我說你別扔啊,她說我不扔掉幹什麼?我說可以賣錢,她說我那個字還能賣錢?我說不,我說可以包花生啊。
  • 張學良和蔣介石妻子宋美齡的全英文書信,揭露了兩人的關係
    西安事變後,原本和蔣介石交情不錯的張學良卻成了蔣介石的眼中釘,成了永不饒恕的罪人——張學良被囚禁了。宋美齡之後曾多次說"對不起漢卿"。到6個鐘頭,公路之壞,使夫人難以想像,竹東到井上一段,因石頭露出地面,轎車不堪通行,只在吉普車或卡車方可行駛,並且險處甚多,顛簸萬分,而良之寓處,對夫人供用,更有種種不便,切請夫人不可前來,何時何地,請夫人隨時吩咐,良立可前往。」
  • 蔣介石臨終時對兒子說了四字,張學良知道後,只好無奈地仰天嘆息
    張學良有三個身份標籤——花花公子、政治家以及軍事家,若是分開來看,他做花花公子浪蕩得不夠徹底,政治家與軍事家成就又不夠顯著。但他將自己這三個身份很好的結合在一起,成為獨一無二的張學良。他早年間的經歷像是電視劇中的男主,家世顯赫身居高位,身邊還有美人相伴。
  • 一幅輓聯,道出幾多隱情
    孫中山葬禮聯曰:「唯英雄能生人殺人,功首罪魁,留得千秋青史在;與故交曾一戰再戰,私情公誼,全憑一寸赤心知。」聯語雖淺白,寄寓卻深沉。孫中山葬禮聯意為:只有您能決斷時事,可以武力,可以和平,是功還是過,歷史自有公斷;我不顧多年交情,與您兩番交戰,是為國家,是循私情,我們各自清楚。推心置腹,盡道曲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