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上海後灘溼地公園:浦江南岸的「世博遺珠」

2020-12-22 大眾網濟寧站

  圖為黃浦江上空俯拍上海後灘溼地公園全景(1月19日拍攝)。新華網梁鴻儒 攝

   新華網上海1月20日電(梁鴻儒)作為上海市區黃浦江邊僅有的一塊天然溼地,上海後灘溼地公園建園伊始就迎來人們的極大關注。它北臨黃浦江,西起倪家浜,東靠打浦路隧道,總佔地面積18公頃。這裡草坪、樹木、雕塑等布局清晰,錯落有致,置身於大片的茅草和蘆葦中,儼然一派自然鄉野景色。

   2009年10月,後灘溼地公園在鋼鐵廠(浦東鋼鐵集團)和後灘船舶修理廠的基礎上改造而成。公園保留並改善了場地中黃浦江邊的原有4公頃江灘溼地,並在此基礎上對原沿江水泥護岸和碼頭進行了生態化改造,恢復了自然植被。同時,作為鋼鐵廠的記憶,巨大的工業廠房鋼鐵構架也得以保留。

   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它不僅是遊客在園內休憩的絕佳去處,同時也是整個上海世博會的一張「生態名片」。世博會閉幕後,後灘公園經過整修,於2012年7月1日重新面向遊人開放。

   作為溼地公園,後灘最主要的亮點與特色是其具有的生態水處理功能,它是一個完整的水生態系統,是天然的淨化器。通過完全自然生態淨化,其每天可將黃浦江水處理成乾淨水,用於景觀用水、綠化澆灌、道路廣場衝洗等。

   據了解,後灘公園每日水處理量可達2400多立方米。從後灘溼地取水口,來自黃浦江劣五類的水,沿著一公裡多長的內河溼地,先後流經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葉植物和溼生植物等構成的不同高差設計的植被區域,通過垂直和水平兩種植物淨化方式,經過七天時間,被自然淨化為優三類水,最終變為公園盡頭處清亮的淺灘溪流。

   如今的後灘公園,功能定位發生了變化,從偏向於安全疏散、遊憩等候等功能的世博綠地,已轉變為突出溼地保護、溼地生態的審美啟智和科普教育等功能的城市溼地公園。後灘公園不僅是世博會留給上海市民的一件珍貴禮物,同時對上海河道灘涂治理的借鑑和參考,甚至城市的設計與規劃也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相關焦點

  • 世博後灘公園設計專家俞孔堅:「我自愛我的野草」
    「上海後灘公園:作為生命系統的景觀」(Shanghai Houtan Park:Landscape as a Living System)——這個簡潔的評語,將後灘置頂。什麼樣的城市,會讓生活更美好?世博會將展示每一個參加者的答卷,而後灘公園的獲獎,可以說為世博會贏得了第一塊金牌。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ASLA)的年度評獎,有景觀設計界的奧斯卡獎之稱。
  • 上海溼地公園在哪裡 清淨景又美的溼地公園大盤點
    134561、東灘溼地公園地址:崇明縣東灘東旺路(風車處)東灘溼地公園東灘鳥類自然保護區,是長江口典型的河口溼地,據說也是國內唯一一處與候鳥保護區相鄰的溼地公園,目前溼地公園內已經發現了112種野生鳥類。
  • 上海如何設想21公裡貫通開放的浦江東岸?
    上海浦江東岸21公裡的貫通開放,早已被提上日程,這是浦東新區「十三五」重點項目——在兩到三年內,把21公裡的濱江地帶,變成市民皆可享用的公共空間,讓這裡全線貫通、有綠道、有亮點。21公裡,從楊浦大橋到徐浦大橋濱江段,貫通開放的必要性在哪裡?隨著上海產業轉型,黃浦江的生產功能已然消退,取而代之的是現代服務業。
  • 乘著地鐵去踏青 上海地鐵8號線沿線公園打卡攻略
    原標題:乘著地鐵去踏青,8號線沿線公園打卡攻略  據樂遊上海,剛剛過去的周末,上海各大公園都人滿為患。賞花、踏青、遊園,不負春光,探尋春天的腳步。在上海,最便捷的出行就是地鐵,那麼,先來看看8號線串起的公園風景吧。
  • 上海地鐵19號線的浦東兩站要提前開工:隨世博文化公園的進行建設
    2019年6月,根據上海軌道交通方面的消息,上海地鐵19號線的兩個站點可能要提前進行建設,它們分別是世博大道站、後灘站。世博大道站目前是上海地鐵13號線的站點,後灘站是上海地鐵7號線的站點,因此這個地方也是上海地鐵19號線的兩個連續換乘站。
  • 世博大道將從地下穿過世博文化公園,通行效率可提升20%
    新聞晨報·周到記者今天從上海隧道股份獲悉,在建的世博文化公園,計劃明年7月前部分區域試運行,而作為其中的一項重要配套工程——世博文化公園地下通道,近日開始第一塊頂板的澆築施工,計劃明年6月底前竣工通車。
  • 這些出片率超高的上海外景拍攝地,儂曉得伐?|郵政博物館|公園|後灘...
    也可以當作是上海旅遊攻略指南!希望能夠對攝影朋友們有幫助!3.上海植物園上海植物園離市區更近,櫻花草坪小河也是都有,比起辰山我去上海植物園會比較多。6.西岸油罐公園油罐公園一定要秋冬去才好看,有大片的很高的草,春夏貌似是光禿禿的。
  • 航拍海口最大溼地公園——美舍河鳳翔溼地公園
    藍天白雲下,記者1月18日從高空航拍海口最大溼地公園-美舍河鳳翔溼地公園,美景如畫。  藍天白雲下,記者1月18日從高空航拍海口最大溼地公園-美舍河鳳翔溼地公園,美景如畫。  藍天白雲下,記者1月18日從高空航拍海口最大溼地公園-美舍河鳳翔溼地公園,美景如畫。
  • 世博文化公園2021年亮相申城
    圖說:世博文化公園鳥瞰圖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今後,申城市民足不出滬也能走進「加拿大布查德花園」欣賞上海版「切爾西花展」。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今年上半年,世博文化公園項目將全面開工建設,有望於2021年面向市民開放。
  • 浦江建成黃宅三江口溼地公園
    浦江建成黃宅三江口溼地公園 發布日期:
  • 上海浦東濱江居然隱藏著6座公園!還統統免費!
    上海的盆友們~逛過浦東濱江,但你曉得浦東濱江岸線世博段長9.5公裡內還隱藏著6座公園嗎?圖 來源小紅書@愛旅行的猴子位置:世博大道825號門票:免費開放時間:全年全天開放世博公園世博公園北臨黃浦江、南至世博大道,
  • 世博文化公園地下通道預計明年6月竣工
    世博大道有最新進展啦!浦東新區新聞辦說,世博文化公園正在加緊建設中,計劃明年7月前部分區域試運行。昨天,作為重要配套工程的世博文化公園地下通道,啟動第一塊頂板的澆築工作,預計將於明年6月底前竣工通車。世博大道改造項目南起通耀路北側,沿既有世博大道下穿國展路、經七路後,終點至長清北路,全長2353米,其中隧道段長約1398米,主線設雙向6車道。詳見↓世博文化公園市政道路配套工程位於浦東後灘濱江的世博文化公園片區範圍內,處於黃浦江東岸盧浦大橋西側,項目以世博大道改造為主,同時新建經七路、濟明路、夏滌路三條路。
  • 滬"鸚鵡洲"溼地公園下月底建成 最新航拍美圖提前看
    原標題:「鸚鵡洲」溼地公園下月底建成 最新航拍美圖提前看  作為上海首個國家級海洋公園的縮影,金山城市沙灘二期——面積約23.2萬平方米的「鸚鵡洲」溼地公園將於下月底建設完成。屆時,這裡將成為金山又一大亮點。目前,「鸚鵡洲」溼地公園建設情況啥樣了?快來看航拍圖片吧!
  • 滬將建有山有水世博文化公園 快來看看還有哪些小秘密
    東方網記者袁猛9月22日報導:市民關心的世博文化公園未來將保留4個世博場館,並規劃新建上海大歌劇院和溫室花園。公園內還將堆出一座「生態山丘」,還要在建立溫室「水晶山丘」,兩山相互映襯。750棵保留喬木再加上18000棵新種喬木,世博文化公園未來將充滿陰涼。但是這些喬木來自哪兒?山是真山嗎?山有多高,水有多深?東方網記者為您打探到這些「小秘密」。
  • 上海在建一座大型城市公園,內設有48米高的山,預計2021年建成
    說到目前國內經濟發展突出的城市,很多人會想起上海這個城市。上海將被人們冠以「魔都」的稱號。在很多人的眼裡,這座城市燈火、葡萄酒、綠色、繁華,這座城市也充滿了機遇。每年都有很多人來上海尋求發展。上海這座城市的繁華在哪裡可以顯現?高層建築當然是一個尺度,上海有很多超高層建築,高層建築更是隨處可見。
  • 浦江首個國家溼地公園 洲島連水水連天
    12月21日,國家林業局傳來喜訊,浦陽江國家溼地公園高票通過國家專家組評審,已進入公示階段,即將成為浦江首個國家級溼地公園。浦陽江國家溼地公園自今年4月開始籌備申建,總規劃面積1290.62公頃,其中溼地面積536.73公頃,溼地率41.59%。由國家林業局華東院規劃設計,項目建設期限為5年,預算總投入1.66億元。該公園擁有河流、洪泛、沼澤、水庫等多種溼地類型,包含山谷溪流、丘陵庫塘、盆地河流等典型溼地生境,溼地生態系統在我國東部丘陵山區具有較強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 而立浦東再出發|山環水抱的世博文化公園2021年將部分開放
    東方網記者朱貝爾11月2日報導:記者今天從世博管理局了解到,上海世博文化公園建設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加快推進,明年年中有條件部分開放,為市民遊玩休憩提供更多舒適空間。項目定位為生態自然永續、文化融合創新、市民歡聚共享的世界一流公園,是上海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邁向全球卓越城市的重要標誌,更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實踐。上海世博文化公園位於上海浦東濱江核心地區,西北部毗鄰黃浦江,東至盧浦大橋—長清北路,南至通耀路—龍濱路,規劃用地面積約2平方公裡。
  • ...櫻花大道、國際馬術中心……正在建設的世博文化公園還有什麼...
    上海世博文化公園上海世博文化公園位於浦東濱江核心地區,西北部毗鄰黃浦江,東至盧浦大橋—長清北路,南至通耀路—龍濱路,規劃用地面積約2平方公裡。園內計劃種植植物種類超過1000種,綠化率超過80%。花園配置高品質的觀賞喬木,打造千米櫻花大道,還將展示公園從上鋼三廠到世博會址,再到世博文化公園的歷史衍變,凸顯文化記憶和精神傳承。
  • 上海今年增50餘座城市公園 人均公園綠地8.2平方
    據《勞動報》報導,人均公園綠地達到8.2平方米;新增50座以上城市公園。勞動報記者從日前召開的上海市綠化委員會擴大會議上獲悉,今年本市將繼續大力推進生態環境建設,注重生態空間品質,提高市民獲得感和滿意度。  2017年,上海加大綠化造林,新造林6.5萬畝,綠地建設1358.5公頃,其中公園綠地830.8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