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設立特區後深圳經濟飛速發展,短短四十年,深圳從邊陲「小漁村」發展成為國際大都市,同時也成為中國最具創新力的城市。知名經濟學家張五常曾在「大灣區與深圳的未來」高峰論壇上發表題為《深圳是個現象嗎?》的演講。他直截了當給出結論:三十年前我推斷上海的經濟將會超越香港,今天我推斷深圳一帶將會超越上海。
深圳經濟的飛速發展也推動了當地國際教育的發展步伐。1988年,深圳第一所外籍人員子女學校——蛇口國際學校成立。建校之初,學校沒有獨立校區,當時育才學校的創辦人陳難先將育才學校教師辦公區五樓租給蛇口國際學校使用,在「校中校」的模式下,開啟了辦學歷程,一年後,學校搬遷至「蛇口蘭桂坊」的酒吧街裡。隨著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後來招商局蛇口工業區聯繫蛇口鯨山別墅區,蛇口國際學校才有獨立的辦學點。
八九十年代,深圳只有蛇口國際學校、南山中英文學校等極少數幾所國際化學校,深圳國際學校真正意義上的發展是2000年以後。城市綠洲學校、南山中加學校、深圳國際交流學院、奧斯翰外國語學校等一批民辦國際學校集中誕生。
截止到2020年8月底,深圳現有國際學校67所,主要集中在南山區和寶安區,以及福田區,是目前國內國際學校數量最多的城市之一,僅次於北京、上海。
深圳的67所國際學校中,公辦學校4所,民辦學校53 所,外籍人員子女學校10 所,2020年新開的國際學校有:福田貝賽思雙語學校、深圳大學國際交流學院A-Level國際班、南山國王學校、普林斯頓雲海谷學校,未來三年深圳至少新開6所國際學校。
民辦:53所
公辦:4所
深圳中學實驗體系
深圳高級中學國際課程體系
深圳第三高級中學國際班
深圳外國語學校(鹽田)國際課程班
深圳公辦學校國際班數量較少,但因為公辦學校國際班生源質量有保障、費用便宜,是許多家庭重點了解的目標學校。公辦國際班招生納入中考招生批次,學生須通過中考,並達到學校錄取分數線,才算過了第一道關;另外,還需要在特定的時間參加國際班的測試,均通過後,方可錄取入學。(第三高級中學國際班設置了國際班自主招生考試,也可通過自主招生進入學校的國際班)。
深圳民辦類國際學校,深國交是當之無愧的老大哥,創辦於2003年的深國交,是華南地區乃至全國最知名的國際學校之一,英國方向牛劍和G5的升學率多年處於國內領先地位。深國交此前被學生詬病最多的是校區硬體較為簡陋,2020年,深國交進行了校區升級,校區從福田區皇崗公園一街18號搬到了香蜜湖片區安託山六路11號,新校區可以容納2000名學生,硬體設施也應有盡有。搬遷新校區的首年深國交就進行了擴招,招生規模從256人擴大到534人,增長了一倍多。
除了深國交,像萬科梅沙書院、深圳國際預科學院、富源英美學校等也是比較熱門的國際學校。外籍人員子女學校中,貝賽斯(深貝)和蛇口國際學校是比較熱門的兩所學校。
深圳的國際學校開設的課程體系以A-Level課程和美高AP課程為主,多數為十二年一貫制國際學校。
學費:接近18萬元/年
除去幾所公辦學校國際班之外,深圳國際學校的學費平均18萬元/年,均價超過上海。近三年深圳各國際學校學費幾乎每年上漲一萬元左右,漲幅速度位居全國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