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在「正和島創新者年會」開幕式上,iFlytek董事長劉慶峰提到將iFlytek列入美國實體名單,並禁止與美國公司合作,但前提是iFlytek能夠完全超越華為語音產品Google以英文,法文和西班牙文表達了對自己不懼怕制裁的信心。
劉慶峰表示,去年10月8日,科大訊飛被列入美國實體名單。此後,許多開發平臺不再能夠購買美國晶片,而iFlytek在美國的實驗室也被迫關閉。
他設想了這種情況的嚴重後果,「將來,無論是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還是各種可攜式終端,沒有語言交互功能和語音助手都不可能出國。這個領域的確可能會陷入困境。」
在被列入美國實體名單後,許多人擔心科大iFlytek將繼續保持其全球領先地位。劉慶峰分享了上半年科大訊飛的成績:在今年5月4日的英語語音識別大賽中,科大訊飛再次位居世界第一,遙遙領先。
劉慶峰說,今天的國際形勢比以往更加複雜。這不僅影響中國的外貿企業,幾乎每個行業和每個企業家都將不得不面對中美之間的經濟戰爭和貿易。戰爭,最終的技術戰爭和技術脫鉤所帶來的不確定壓力。
儘管如此,劉慶峰認為,無論是貿易戰還是中美之間的各種政治壓力,都是由科技能力決定真正的未來。儘管當今中美之間在科學和技術上仍存在很大差距,但我們必須有信心在許多領域趕上來。
「應對這些外部風險,對於企業而言,最重要的是不斷超越自身,成為世界第一,同時超越自身。企業家必須保持溫暖並創造共生生態。」
劉慶峰還提到了美國對華為施加的巨大壓力。Google的GMS無法再為華為提供語音助手和全套服務。沒有語音助手,華為的手機將無法在全球範圍內銷售。但是,iFLYTEK可以解決此問題,其面向華為的語音產品在英語,法語和西班牙語方面已超過Google。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對當今的背景如此有信心。這種信心來自真正的持續和紮實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