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這幾年,因為擴招,不少高校都貸款建了新校區。面對「還貸」的重壓,除了地方財政支持,一些高校用了「置換土地還債」的辦法。昆明醫科大學就是這樣一所高校。
昆明醫科大學的新校區建在呈貢,大一大二新生在新校區學習生活,大三起,搬到位於昆明市人民西路的老校區上課和實習。近來,因為要還建設新校區的債務,學校起了風波。老校區230多畝地,除了75畝留用以外,其餘土地要搞商住開發。除了遺憾和惋惜,對於賣地還債,一些學校老師有了不同意見。
為還7億貸款 昆明醫科大學出售50個億的資產
從昆明醫科大學南教學樓三樓望去,學校運動場已不復存在,大型機械設備全面進駐。學校賣地源於建設新校區的債務,學校發給老教授們的《昆明醫科大學人民西路校區綜合改造開發方案》明確,截至2009年12月,建昆醫呈貢新校區,僅銀行貸款超過7個億。不過在一些老師心裡,學校壓根兒不該處置老校區,還債的辦法還有其他。
教師1:如果真的有困難,那麼多附屬醫院,醫院是有錢的,你可以和大家借。
教師2:我們醫學院,正兒八經的東西他們不去搞,我們是端著金飯碗要飯吃,研究出一個藥來,一年幾百億的收入。
確定工作了一輩子的老校區將不復存在後,老教授們開始多方打聽,又細細算帳。老校區價值多少?
老教授:我們估算出來的,同時開發商也承認的,價值50多個億。為了還7個億的貸款,出售50多個億的資產,還不包括我們700多人的私人房產。
中昆投資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邵勝軍並不否認學校估值50億元,不過他解釋,公司實際所得土地在150畝左右,還要無償為昆明醫科大學建臨床教學基地,要安置老校區的709戶老住戶,這都得花錢。邵勝軍還強調,商業用地只是一小部分,最終受益者其實還是學校。
邵勝軍:僅僅人民西路和環城西路拐角就有三棟房子,兩棟單身公寓,一棟辦公樓,這三棟房子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商品房。百貨公司是這樣的,我們下面有四層做商業。
教師擔心:建二三十層教學樓存安全隱患
從見到規劃圖的那一刻起,一些老師就開始擔心,改造以後,雖說學校還在那裡,卻全部要建二三十層的高樓,把學生安置在二三十層的高樓裡,存在安全隱患。
老師:首先是教學樓,蓋27層以上,學生上課都是集中上、集中下,要搞多少電梯,搞在什麼地方?雲南是地震多發區,稍微晃一下子,學生如果發生踩踏,我們對不起這些年輕孩子。
記者以學生身份向學校求證老校區改造事宜,黨辦工作人員回復,學校每一位輔導員和班主任都接受過培訓,負責解答同學們對綜合改造的疑問。
黨辦工作人員:學校考慮的角度肯定是從學校的學生能夠安心的學習。因為老校區面臨著綜合改造開發這個項目,可能會有一些施工,怕影響到同學們休息。現在正在討論階段,是在暑假以前,消息應該可以確定了。
施工運動場附近家屬樓開裂、沉降
在昆明醫科大學的老校區內,有12.62畝土地、20幢樓、709戶居民。這些是學校改造過程中的特殊人群、特殊地帶,因為住在這兒的老師們不僅有房屋所有權證,還有國有土地使用證,這塊地不能直接徵收。
學校的運動場開始施工到現在,近三個月的時間,環繞在運動場周邊的教工宿舍開始沉陷開裂。這些住戶不少年齡已經七八十歲,他們的訴求又是什麼?
陳老師(化名)住在昆醫宿舍區6棟,雖然距離正在施工的運動場工地還有一段距離,但她家的地板、牆體已經開裂。運動場周邊四棟家屬樓都存在不同程度開裂現象,雲南省一家工程檢測公司測量結果顯示,四、五、七、八棟樓正在發生沉降。
陳老師:我在七樓,一到晚上他就鬧,十點以後那些車來了,我天天晚上睡覺就像地震一樣譁譁晃。我都擔心哪天下班後我的家不在了,我怎麼辦?
昆醫土地徵收不合法 施工方證件不齊已開工
昆醫改造,這709戶住戶要先搬出去過渡30個月,安置房建好後回遷。年齡超過60歲,沒人願意租房子給這些老教授,搬家折騰,他們也擔心經受不起。老教授們不願意搬,還因為他們研究過學校所發的徵收補償安置實施細則後,覺得土地徵收不合法。
老教授:第一,徵收人不合格,西山區棕樹營街道昆明醫科大學人民西路綜合改造指揮部為徵收人,我們曾經問過他,他說這是政府的委派機構。590號文件說,市縣政府才能作為徵收人,委派機構職只能辦理具體事務。徵收的理由他是說服從規劃和建設的需要,反過來,他是把教學用地徵為商業用地。
讓老教授們更不能接受的是,正在施工的運動場工地,施工方目前還證件不齊。中昆投資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邵勝軍也證實了這一點。
邵勝軍:手續在辦理過程中,沒有這麼快的。土地在你手上,就允許你按照國家給你的條件你先做,手續再辦。(記者劉黎 欒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