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爾茲曼大腦真的存在於宇宙中嗎?

2020-12-11 星球上的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關於虛幻與真實的問題其實很籠統,而我們存在的意識有時候是真是假也很模糊,就連玻爾茲曼也認為:人類都可以出現自我意識。

那麼宇宙中也有可能存在獨立自我意識體的情況,同樣的意識看不見也摸不著,真假也難分,就像「缸中之腦」那樣特殊。

什麼是「缸中之腦」?

在1981年,美國科學家普特南曾提出一個著名的假想——缸中之腦,這個假想是這樣的:

如果把一個人的大腦完整取出後放入特製的營養液中,並且連接電腦,通過特殊的程序向其傳達感官信息,可能會營造出一種假象:導致這個大腦認為自己仍然可以生存和活動。

在這個電腦程式裡,他的朋友依舊在跟他談笑風生,他的父母依然對他疼愛有加,他的戀人依然與他恩愛如初,這看似現實的世界其實是由泡在營養液裡的大腦被計算機操控下的結果,可以說他現在所有的與常人無異的生活都是計算機為他策劃好的……

這似乎表明了一個觀點,我們現在所存在的空間未必就是真實的。

玻爾茲曼是誰?

全名路德維希·玻爾茲曼,1844年的維也納出生,是奧地利物理學家和哲學家,還是熱力學和統計物理學的奠基人之一。

玻爾茲曼不僅發展了麥克斯韋的分子運動類學說,把物理體系的熵和概率聯繫起來,還闡明了熱力學第二定律的統計性質,並引出能量均分理論。

在1872年的時候,玻爾茲曼建立了玻爾茲曼方程,這個方程是用來描述氣體從非平衡態到平衡態過渡的過程,而著名的玻爾茲曼熵公式是他在1877年提出來的,但是這位著名的人物卻在1906年自殺身亡,現如今被葬在維也納中央公墓。

首先了解一下熵增定律。

其實就是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另一種叫法,用來描述的是不可逆過程,簡單來講就是熱量不可能從低溫物體自發地轉移到高溫物體,放到宇宙中來說就是:宇宙的隨時間的演化是從有序到無序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熵不斷增加的一個過程。

如果我們把宇宙看作一個最大的封閉系統,那麼隨著宇宙內部熵的增長,那麼它的無序程度將會與日俱增,也就是說宇宙的秩序處於持續不斷的崩解之中。

如果這樣一直下去,宇宙的內部將會達到一種完全均勻的熱動平衡的狀態,整個宇宙會完全分解,沒有任何星系和星球,更不會出現任何生命,而這種情景被科學家預言未來宇宙被稱為「熱寂」的狀態。

玻爾茲曼大腦悖論是什麼?

在物理學中,時間方向的改變,物理定律依然適用。而熵增定律又說明了,熵具有方向性,是不能在時間上反演的,否則會違背熵增定律。

在宇宙中,人類其實是一個打破自然規律的存在,因為人類從出生開始就在不斷地減緩自己熵增的過程——通過吃飯得到能量。

所以玻爾茲曼就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他認為:像地球這樣高度有序的低熵態宇宙,應該來源於熵的隨機漲落,既然如此,那麼宇宙中就應該存在很多的自我意識體(低熵態)。

所謂漲落就是指偏離平衡態上下浮動的一個過程,漲落的幅度越大,概率越小;漲落的系統越大,發生漲落的概率也越小。

而在概率學中:我們應該都聽說過這樣一個猜想:假設給猴子一個打字機,經過足夠長的時間,一定會打出莎士比亞全集,儘管這個概率無窮小。

而玻爾茲曼大腦則是:宇宙中的原子分子恰好都碰到了一起組成了一個大腦,這個孤單的大腦就是「玻爾茲曼大腦」,也可以理解為,經過足夠長的時間,任何事都有可能發生。

而問題的核心應該是:宇宙起源的低熵態是怎麼來的?

熱力學第二定律告訴我們,宇宙一開始是一個熵極低的狀態,從宇宙誕生至今,宇宙的熵都是在不斷增加的,但它卻並沒有告訴我們,初始條件的低熵態宇宙又是怎麼來的。

接著玻爾茲曼又給出了這樣一個觀點:宇宙在歷史的長河中,大部分都處於高熵態的,但是偶爾會發生漲落偏離一下,最後又回到平衡態,我們的低熵態宇宙就是因為一次概率極低的漲落產生的。

而現在我們的宇宙就是一個由偏離狀態回歸到平衡態的一個過程,所以在我們看來,宇宙是在熵增的。但事實上,我們整個宇宙出現這種情況的概率是極低的。

但是如果把宇宙分成若干份,或許漲落的只是宇宙的一小部分呢?這樣一來漲落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也就是說,在我們可觀測宇宙之外,很有可能是一片處於熱寂的宇宙。

需要注意的是19世紀,玻爾茲曼大腦理論誕生時,還沒有大爆炸學說,所以說玻爾茲曼的觀點基本可以排除掉了。

當然還有對宇宙低熵態的另一種解釋,這裡我就不再闡述了。

那麼玻爾茲曼大腦真的存在於宇宙嗎?

在歷史上,玻爾茲曼大腦只是在考慮宇宙低熵態時想到的問題,現實中是不會出現的,儘管這個悖論一直被人以為是熵和熱力學之間的矛盾問題,事實上它都不算是一個物理問題,而是一個數學上的概率問題。

相關焦點

  • 虛擬與現實的碰撞:宇宙中真的存在「玻爾茲曼大腦」嗎?虛擬與現實的分界線似乎越來越模糊!
    >關於虛幻與真實的問題其實很籠統,而我們存在的意識有時候是真是假也很模糊,就連玻爾茲曼也認為:人類都可以出現自我意識,那麼宇宙中也有可能存在獨立自我意識體的情況,同樣的意識看不見也摸不著,真假也難分,就像「缸中之腦」那樣特殊。
  • 玻爾茲曼大腦和缸中大腦:我們到底生活在現實還是幻想中?
    這是因為宇宙萬物存在會做功的事物,還有汲取負熵保持自身低熵狀態的事物。所以整個宇宙其實也是在熵的漲落之間保持在一個熵並不是非常高的狀態,熵增到熱寂狀態還需要非常非常漫長的時間。畢竟宇宙都已經存在了130—140億年了,我們人類不過是這漫長時間中的彈指一瞬,而我們的地球存在了46億年也都還是保持著它的形態,只不過幾千年歷史的人類,又怎麼可能感受到變化呢。
  • 宇宙中會憑空冒出大腦嗎?物理學家認真思考了這個問題
    該假說認為,高度有序的人類大腦是由熵的隨機漲落產生的,因此人的意識也是粒子自發、隨機排列的結果。如果這個理論讓你有些失望,那麼好消息是——至少有一位物理學家認為,人類的大腦不應該就這麼隨隨便便地憑空出現。理論物理學家 Sean Carroll 提出,我們應當拒絕接受任何一個會發展出像玻爾茲曼大腦這樣荒誕的存在的宇宙模型。
  • 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嗎?
    很多人將此作為我們了解宇宙的基礎。然而,當量子力學誕生後,這個觀點被徹底顛覆了。從根本層面上來說,宇宙是不確定的。一種關於平行宇宙的說法是: 根據量子理論,一件事件發生之後可以產生不同的結果,而所有可能的結果都會形成一個宇宙,但是我們在自身宇宙中只看到了一種結果。如果有適當的條件,也許平行宇宙是存在的。
  • 玻爾茲曼
    玻爾茲曼與奧斯特瓦爾德之間發生的「原子論」和「唯能論」的爭論,在科學史上非常著名。按照普朗克的話來說,「這兩個死對頭都同樣機智,應答如流;彼此都很有才氣」。當時,雙方各有自己的支持者。奧斯特瓦爾德的「後臺」是不承認有「原子」存在的恩斯特·馬赫。由於馬赫在科學界的巨大影響,當時有許多著名的科學家也拒絕承認「原子」的實在性。
  • 宇宙是熵增的,為何會出現熵減的人類?科學家的懷疑或許是對的
    著名物理學家薛丁格在其著作《生命是什麼》中指出,生命以負熵生,其本質是一個負熵系統,一個能夠通過攝入環境中的負熵使得自身不和外界環境熱平衡的系統。 此時一個讓人費解的問題出現了,既然整個宇宙一直是熵增的,並且熵增的過程不可逆,那麼為什麼還會出現人類這種熵減的生命呢?是「熵增定律」出現了錯誤,還是生命在宇宙中本身就是一種極為特殊的存在呢?
  • 宇宙竟是大腦?
    導演假設了這樣一種猜想:若大腦達到100%完全開發,那麼人類肉體將完全消失,與宇宙化為一體。從更深層次的哲學上理解,就是大腦即宇宙,宇宙即大腦。這聽起來荒誕,但科學家們卻亮出證據告訴大眾,「超體「也許並非科幻,宇宙有可能真的是」大腦「!
  • 外星文明到底存在嗎?宇宙虛擬假說,是否存在科學依據呢?
    外星文明到底存在嗎?宇宙虛擬假說,是否存在科學依據呢?目前在地球上,似乎並沒有任何生物能夠與人類抗衡。到現在為止,可以說人類基本無敵了,但為何還是有很多人怕這怕那的。人們會恐懼死亡,會恐懼外星生命,會恐懼其他生物的傷害。
  • 「多重宇宙」真的存在嗎?
    戴維·多伊奇(David Deutsch)提出,其他宇宙和我們現在這個宇宙可能存在於同一空間,但具有不同的量子波函數。蒂格馬克和丹尼斯·西阿瑪(Denis Sciama)則認為,其他宇宙也許根本不和我們的時空相連。在這些選項中,最受認可的是混沌暴脹,本文中我會集中討論它(不過,我在文中的絕大多數評論也適用於其他多重宇宙理論)。
  • 開爾文與玻爾茲曼常數
    第一步自然是製造出同時穩定存在的水、冰和水蒸氣的混合物。首先,在裝置中央的管道通入乾冰,讓周圍的水冷卻結冰;因為這些冰最初存在缺陷和張力,會影響溫度,所以需要冷卻一段時間。然後,在測量前,向中央的管道中插入處於室溫的玻璃等設備,讓包裹的冰的最內層略微融化,這樣冰層就能夠在周圍自由轉動。這時,就可以用標準鉑電阻溫度計測量水的三相點溫度了。
  • 七大人體奧秘,人是宇宙中最神奇的存在
    真的是「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給一個肯定的回答,不是! (人造宇宙,還是宇宙造人?) 人類可以製造一片葉子嗎?人類可以製造一隻飛鳥嗎?人類可以製造一個人嗎?
  • 七大人體奧秘, 人是宇宙中最神奇的存在。
    真的是「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給一個肯定的回答,不是!(人造宇宙,還是宇宙造人?)人類可以製造一片葉子嗎?人類可以製造一隻飛鳥嗎?人類可以製造一個人嗎?人是迄今為止,宇宙中最偉大,最稀奇的存在,按照人類的科技探索。地球花了46億年,才創造出了宇宙中最為奇幻的存在「人類文明」以下是人類的一些神奇的奧秘。
  • 四維空間真實存在嗎?四維宇宙真的是大家想像的那樣子嗎?
    沒有牛頓定律,沒有微積分,我們還可以認識宇宙嗎?沒有眼耳鼻舌身,沒有物質基礎,沒有宗教義理,我們還可以認識宇宙嗎?沒有積累的經驗作指導,我們還能認識宇宙嗎?——假如,人類本質就是機器,每個人都是一臺機器,人類只是其它智慧體設計、控制、維護的機器(零件)群體,那麼無論我們怎麼苦思冥想、怎麼科技創新也無法了悟宇宙的實相。就像網遊中的某些小角色,正試圖理解把握整個遊戲的設計思路、全部情節與數據。這可能嗎?一群機器在偌大的牢籠裡面自娛自樂、樂此不疲,或者正玩著「盲人摸象」的遊戲。
  • 宇宙的第一推動力,必然存在嗎?
    又或者,真的有那麼多物體嗎?難道我們不是通過「物體」的「所在」來區分它們嗎?就其他基於運動時間的「物體」而言,除了通過相對運動和由此引出的相對位置之外,還能有什麼辦法了解這一物體的所在位置呢?因此,除非至少有兩個物體,否則不可能發生真正的運動,也不能說處於靜止狀態,因為靜止狀態必須區別於運動——所以,如果運動不可能存在,那麼靜止也不可能。
  • 無人森林中一棵樹倒下是否有聲音?宇宙真的存在第一推動力麼?
    如果沒有你(觀察者)的存在,蠟燭火焰還會是亮黃色的嗎?我們知道它可以刺激視網膜的視錐細胞,然後它們又傳遞電脈衝給神經元,直到上達大腦後方。於是,我們主觀上體驗到了一種黃色的明亮發生在我們習慣於稱為「外部世界」的地方。其他生物接受到完全相同的刺激,卻可能有完全不同的經驗,比如灰色知覺,甚或是完全不同的感覺。
  • 科普:理論上,平行宇宙真的存在
    說起平行宇宙大多數人想到的都是像電影裡所說的,大致就是世界上存在一個和地球一模一樣的星球,在那個星球上還有一個一模一樣的你,兩個人互不相干沒有因果關係,可能你在這個世界上是一個會計,在那個宇宙中卻是個廚師。
  • 宇宙中真的存在這種生命嗎?
    番薯哥前兩天寫的變形金剛的文章的評論裡又引起爭議了,有人說變形金剛是機器人,沒必要專門拍一部電影,我想說變形金剛真的不是機器人!他們是有思想有感情的生命,和人類、動物、植物一樣的活生生的生命,但它們究竟是什麼生命呢,和人類又有什麼區別,番薯哥今天就專門說道一下。
  • 騎士的謝幕——馬赫與玻爾茲曼的宿命對決|展卷
    道爾頓肖像(Charles Turner,1834)現在,輪到玻爾茲曼了,這個「篤信原子的人」(The man who trusted atoms),選擇了「原子」,選擇了把自己囚禁於黑暗,選擇了背水一戰。你見過原子嗎?
  • 特斯拉描繪的「宇宙資料庫」真的存在?做夢便可從中獲取信息?
    問題來了,如果猴子們所表現出來的現象真的是由集體潛意識造成的,那麼這個集體潛意識又是依靠什麼作為媒介建立聯繫的呢?著名的科學家特斯拉就曾經描述過一個可以任意獲取知識的「宇宙資料庫」,那麼特斯拉所說的宇宙資料庫會不會就是榮格所說的「集體潛意識」呢?
  • 宇宙中無理數真實存在嗎?
    最近時不時想,宇宙中無理數真實存在嗎?數學是宇宙的高度抽象。人類認識世界,就是化繁為簡,高度抽象,最後發現世界竟然是由幾個最簡公式決定的。亞里斯多德基於觀察和推理,認為重的物體比輕的物體下落速度快。現在我們知道這個理論是錯誤的,但這個理論統治了人類認識上千年。伽利略通過實驗證明,在沒有阻力的情況下,重的物體與輕的物體下落速度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