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鑑賞」未品濃秋已立冬

2020-12-17 齊魯網

「北風潛入悄無聲,未品濃秋已立冬。」秋天的景意並未完全消盡,立冬踩著厚厚的落葉,披著清澈高遠的藍天,已急不可待地伴著紛亂的微寒粉墨登場了。

「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立冬自古以來都是備受關注的節氣,因為立冬的到來代表著冬季來臨了,而立冬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立冬不僅是收穫祭祀與豐年宴會隆重舉行的時間,也是寒風乍起的季節。立冬有「寒衣節」、「豐收節」等習俗活動。自古諸多文人墨客都對立冬加以詩歌讚美。

立冬

唐-李白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立冬之夜,筆墨都凍涼了,詩人只好與爐火瓊漿相伴,微醉中竟將一地月光當成了雪跡。

立冬夜舟中作

宋-範成大

人逐年華老,寒隨雨意増。

山頭望樵火,水底見漁燈。

浪影生千疊,沙痕沒幾稜。

峨眉欲還觀,須待到晨興。

冬景

宋-劉克莊

晴窗早覺愛朝曦,竹外秋聲漸作威。

命僕安排新暖閣,呼童熨貼舊寒衣。

葉浮嫩綠酒初熟,橙切香黃蟹正肥。

蓉菊滿園皆可羨,賞心從此莫相違。

煙雨館立冬前一日

宋-葛紹體

已過重陽種菊花,留連秋色帶霜華。

休言明日朔風起,腸斷天涯人懷家。

立冬即事

宋-仇遠

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

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

立冬前一日霜對菊有感

宋-錢時

昨夜清霜冷絮裯,紛紛紅葉滿階頭。

園林盡掃西風去,惟有黃花不負秋。

馬上立冬,紅葉紛紛落下,西風吹過,黃花卻依舊在,黃花給立冬也增添了幾分詩情,讓立冬多了一份情調和色彩。

歲晚倚欄

宋-馮伯規

倏忽秋又盡,明朝恰立冬。

細傾碧瀲灩,喜對白芙蓉。

問信遲賓雁,催寒有響蛩。

暝煙都不見,聞得望晚鐘。

立冬

元-陸文圭

早久何當雨,秋深漸入冬。

黃花獨帶露,紅葉已隨風。

邊思吹寒角,村歌相晚春。

籬門日高臥,衰懶愧無功。

立冬

明-王稚登

秋風吹盡舊庭柯,黃葉丹楓客裡過。

一點禪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

詩下筆下的立冬則見些許禪意,秋去冬來,樹葉落盡,客居他鄉的旅人唯有禪月相伴,讀來頗有人生的意味的。

立冬

當代-左河水

北風往復幾寒涼,疏木搖空半綠黃。

四野修堤防旱澇,萬家曬物備收藏。

這是一首描寫冬季第1個節氣情形的七言絕句詩。該詩採用寫實的手法,以短短四句的28字,描寫了中國大部分地區在立冬節氣裡,西北風往復南下所帶來的降溫天氣, 使萬木凋零,落葉紛飛。江南地區的農村在抓緊進行農作物的收割、收藏及人們進行水利及農田工程建設等工作的情景。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最美立冬詩詞14首,未品濃秋已立冬!
    原標題:最美立冬詩詞14首,未品濃秋已立冬!點擊標題下「雲南政協報社」可快速關注立,建始也,意味著今年的冬天已經來了。秋盡冬來,寒風料峭,如此情緒,免不了手捧一杯熱茶,翻閱幾首舊詩。不難發現,古人的詩詞世界中,對於「立冬」和「雪」,卻總有著一股暖意。
  • 「詩詞鑑賞」又說明朝是立冬,邂逅最美的立冬詩詞!
    還沒來得及去欣賞秋天最美的景色,還未來得及細細品味秋天的馥鬱豐盈,就已到了立冬。在古人的詩詞世界中,對於立冬,卻總有著一股詩味與暖意,不少文人都為立冬揮灑筆墨作出一首又一首詩詞歌賦,在詩詞中,邂逅最美的立冬詩詞!
  • 【詩詞鑑賞】又是一年立冬時,十首立冬 的古詩詞裡,感受立冬的詩意!
    立冬,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之一,是冬季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此時草木凋零,蟄蟲伏藏。既已立冬,離飄雪的日子漸行漸近,待到殘雪消融,想來春天也為期不遠了。 立冬時節,十首立冬的古詩詞裡,從字裡行間感受到的是陣陣冬天的暖意!
  • 今日立冬|秋已盡,冬未隆,未品濃秋已立冬
    點擊播放,聆聽音樂一轉眼,秋已盡在節氣歌中與秋天作了最後的告別冬天的第一個節氣——立冬 >便到了跨過這道門檻從今天起,北風潛入悄無聲一年又走到了最後一個季節作為「四時八節」之一立,有開始之意冬,藏秋實而育春華立冬
  • 冬季詩詞|北風潛入悄無蹤,未品秋濃已立冬
    今日立冬,我們隨詩人的腳步一起走進冬天,在詩詞中感受冬日之美.......《早冬》白居易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立冬》陸文圭早久何當雨,秋深漸入冬。黃花獨帶露,紅葉已隨風。立冬之時,猶是寒冷至,已到添衣時。《冬景》蘇軾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 今日立冬!無論天氣多冷,對你的愛依然熾熱
    原標題:今日立冬!無論天氣多冷,對你的愛依然熾熱點擊標題下「雲南政協報社」可快速關注「北風潛入悄無聲,未品濃秋已立冬。——《後漢書·張純傳》立冬時節繁華盡藏作物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立冬詩詞
  • 【詩詞鑑賞】秋花絢爛木芙蓉,十首芙蓉花的詩詞,傲霜綻放!
    芙蓉花盛開於農曆九至十一月,此時百花凋謝,它卻傲霜綻放,故白居易詩曰:「莫怕秋無伴愁物,水蓮花盡木蓮開」。蘇東坡更贊芙蓉花性格是「喚作拒霜猶未稱,看來卻是最宜霜」。 秋花絢爛木芙蓉,十首芙蓉花的詩詞,傲霜綻放!
  • 【詩詞鑑賞】十首吟詠秋荷的古詩詞,讓你欣賞秋荷的美麗!
    白露已過,秋意漸深,池塘裡的荷花仍在努力保留著最後一抹豔麗。在漸漸來襲的秋意中,荷花已經開始逐漸失去夏日的茂盛,荷葉也開始出現衰敗。季節的交替,讓荷花呈現出另一番美麗! 十首吟詠秋荷的古詩詞,讓我們在詩詞裡一起欣賞秋荷的美麗吧!
  • 詩詞「立冬」
    □藍雨(湖南)  天氣越來越冷,眼看就要立冬了,很多人想知道,古代中國究竟是如何踏進這種農曆節氣的。其實,用不著翻閱風俗民情,讀一讀歷代的詩詞歌賦,就能探究得一清二楚。  「北風潛入悄無聲,未品濃秋已立冬。」趕到農曆十一月七日,恰逢廿四節氣當中的「立冬」。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釋:「立,建始也。」
  • 未品秋濃已立冬——濂溪區五裡小學舉行四年級立冬古詩誦讀活動
    九江新聞網訊(何文靜/文 小蕭蕭/攝)北風潛入悄無蹤,未品秋濃已立冬。還沒看夠深秋的霜林盡染,我們就迎來了冬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冬。《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為了讓學生們了解立冬的傳統習俗。
  • 今日立冬:分享10首優美的「立冬」詩詞!
    一如古人筆下的詩詞,寫透了冬日的生機與溫情,穿越過千百年的時光,給我們以力量與溫暖。 3、立冬 明代:王穉登 秋風吹盡舊庭柯,黃葉丹楓客裡過。 一點禪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
  • 千山萬水蓋真章「詩詞選葉ZD263期」秋霧秋韻
    千山萬水蓋真章【詩詞選葉ZD263期】秋霧秋韻原創:雲詩文刊今天秋霧秋韻七絕·晨霧文/煢梅萬裡山河晨霧濃,人難咫尺辨真容。疾風過處須臾散,蕩盡浮塵破九重。七絕·秋「新韻」文/浭水清清斜陽彩練映倉圍,喜鵲喳喳繞院飛。大雁嘎嘎依隊變,南國一旅幾時歸。
  • 立冬已至,關於立冬的這些民俗知識,孩子知道多少?
    為來年春季的復甦做儲備關於立冬的風俗以及詩詞,你知道多少?北方立冬習俗典型代表是餃子,而南方立冬大都以肉類為補,如羊肉、牛肉、海鮮等等。立冬詩詞《立冬》【唐】李白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釋義: 立冬之夜,懶於寫新詩,圍一個小爐,溫一壺美酒,醉看那一地的雪花竟像月光一般。不禁想起了家鄉。《立冬》【宋】陸文圭早久何當雨,秋深漸入冬。黃花獨帶露,紅葉已隨風。
  • 最美立冬詩詞
    立冬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此時,北方大地封凍南方氣溫驟降。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歸避寒冷,立冬自古是漢族傳統節日之一。追溯到漢魏時期,這天天子要親率群臣迎接冬氣。而不少文人墨客也揮筆灑下那些膾炙人口的詩詞,那麼關於立冬的詩詞有哪些呢?小編推選了一些比較精彩的立冬詩詞,大家一起來賞析吧。
  • 「詩詞鑑賞」寒露 | 風寒露重秋更濃,望君自添衣!
    此時,秋越來越有深意。到此時節,大雁南飛,菊始黃花。月露清冷,梧葉飄搖。「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秋深處,柿子枝頭笑,桂花滿隴香,團聚嫌日短,蟹黃滋味長。如果說白露是詩意的,那麼寒露就是美麗的。在二十四節氣中,「寒露」二字最是冰清玉潔。寒露之後,雨季的喧囂歸於寧靜,烈日的火熱歸於蕭瑟,露寒而冷,繁華不再。
  • 【詩詞鑑賞】殘菊誰為惜,古詩詞裡的殘菊,凌寒傲霜!
    品 ADMIRE 鑑 秋來舉盞尚能空,日日東籬繞晚叢。 老去詩人似殘菊,經霜被酒不成紅。
  • 立冬的詩句古詩大全盤點 有關描述立冬節氣的詩詞有哪些
    立冬代表著冬季的開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2018年立冬是11月7日,立冬後天氣變得更加寒冷,植物停止生長,動物進入冬眠狀態。自古農民就很重視立冬這個節氣,也有許多詩人為立冬創作詩詞。你知道哪些詩詞是描寫立冬情景的嗎?有關立冬的經典古詩詞如下:
  • 「黃花猶帶露,紅葉已隨風」,三首詩詞帶你走進立冬
    還來不及和紅遍萬山的楓葉說聲再見,歲月的年輪悄然轉動,眨眼便到了立冬。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代表著冬季的開始。 「黃花猶帶露,紅葉已隨風」,三首詩詞帶你走進立冬。
  • 今日立冬 時令節氣
    北風潛入悄無聲 未品濃秋已立冬 今日1時24分 我們迎來立冬節氣 朔風漸起,草木凋零 深秋的濃鬱還未消盡
  • 詩詞|立冬之日,萬物收藏,歸避寒冷
    四季輪迴,又到冬季,本周五將迎來「立冬」,地理上看,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而在民間,意味著收藏進補之日到了。許多文人墨客在這一時節寫下了動人詩篇,他們都想了些什麼呢?讓我們一起品悅古人的立冬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