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D立德人物| 18世紀第一位世界公民班傑明·富蘭克林

2020-12-15 LEAD立德領導力

「 LEAD人物,告訴你榜樣的力量 」

|溼氣

要說出一個能和曾國藩相提並論的人物,人物君定會脫口而出「班傑明·富蘭克林」。這個名字你可能會有點陌生,但看到100美元紙幣上的頭像時,你大概就能瞭然於心。

直到今天,很多美國人依然會把「暴風雨中的放風箏人」、「萬能的美國救世主」這樣的標籤貼在他的身上。但比起英雄,人物君覺得他更像是那個時代升級打怪的超級怪獸,甚至毫無關卡阻礙。

作為一位優秀的政治家,他是美國獨立戰爭的老戰士,參加起草了《獨立宣言》和美國憲法,積極主張廢除奴隸制度,深受美國人民的崇敬;作為一位著名的科學家,他曾進行多項科學實驗,並且發明了避雷針。直到今天避雷針仍基本保持了他當年的設計;作為一位傑出的社會活動家,他花大量的時間從事社會活動,興辦圖書館、組織和創立多個協會,提高各階層人的文化素質。

他尋求成功,並取得了輝煌;他沒有刻意追求名譽,卻成為當時最有影響的人物。今天LEAD立德人物君就帶大家一起走進班傑明·富蘭克林的世界,看他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去滲透整個國度,創造輝煌。

一、勤學苦練,善於輸出

因為特殊的關係,富蘭克林是家裡的第十五個孩子。他從小就是兄弟姐妹中最特別的一個,痴迷書籍也熱愛閱讀,只要手頭上有點零花錢就去買書。但由於家庭的窘迫,富蘭克林在12歲時就無法繼續學業,跟隨父親學習製造蠟燭維繫生活,後又跟隨哥哥學習印刷,童年的這段歷練也為他後來的印刷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印刷工作中,富蘭克林接觸到了更多的書籍還結識了許多讀書之人,這讓兒時的愛好得以為續。隨著哥哥開始出版《新英格蘭周報》,富蘭克林對新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常常在半夜把自己化名寫的文章塞到印刷所的門縫,聽著裡面專業人士的評論,慢慢的積累經驗。但凡有一句讚賞都能令他鼓起勁更加認真的寫作。

就這樣,富蘭克林的文筆更加的出類拔萃,他在文學和出版方面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發表了《窮人理查年鑑》,成為13個殖民地區的暢銷書。對於那些讀者來說,這本年鑑受歡迎程度不亞於《聖經》,書中的「窮理查」教導人們勤奮工作、誠實守信,同時對事物持有健康的懷疑態度。這樣的價值觀與整個大環境完全適應。

除了出書,他還開辦了《賓夕法尼亞報》,把身邊的能人組成了一個名為「共同社」的俱樂部,目的在於相互促進,共同提高。除此之外,俱樂部還另租了一個房子當作社部所在地,鼓勵每個成員都把家中藏書存放到俱樂部裡,方便成員間相互借閱、互惠互利,這也是後來富蘭克林創辦費城第一家公共圖書館的雛形。

俱樂部和共享圖書館的創建,為富蘭克林提供了勤學苦讀、不斷改進的途徑,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自己沒有接受高等教育的缺失。也是在每次閱讀中,他才能一次次推翻自己愚蠢和固執的觀點,學會更加耐心的聽取別人的觀點和看法,最後持續的進行高品質的輸出。

二、沒有一刻停止思考

儘管富蘭克林愛書如命,但同時他又是一個極具觀察力的科學家。1748富蘭克林退出印刷業轉而投身發明創造。最為人熟知的應該是關於電的研究,當時的人們只知道電如何儲存,知道什麼是電擊卻不懂電怎麼發生。富蘭克林試圖通過實驗確立電力的工作原理尋找存儲電力和應用電力的方法。他創造的許多專業詞彙直到今天我們還在使用,包括正電、負電、電池等等。

1752年他進行了著名的實驗,在雷雨天氣中放風箏,以證明「雷電」是由電力造成。至今仍有不少人對這個實驗產生懷疑,但他的理論後來被法國人證實。從此,人類歷史上誕生了一句名言,描繪他的這一成就,「他從天空抓到了雷電,從專制統治者手中奪回了權力」。

除了研究電以外,班傑明·富蘭克林對氣象學亦有所貢獻。為了替他的報章尋找新聞,他經常到農夫市場去收集消息。他發現風暴經常在某地出現,然後在別的地方亦有風暴。他相信兩者可能其實是同一個風暴,因此提出風暴會移動,最後衍生了日後出現的天氣分析、天氣圖,改變了單純依靠目測預報的方法。

他對身邊的事物也進行不斷地思量。他改造壁爐使其省去四分之三的燃料並且更能保持室內溫暖;他觀察泥土路面帶來的不利影響,並且讓大家納稅鋪上磚面路;發明方形燈為了燈保持乾淨,而不像倫敦街燈一樣,幾個小時變暗;建議在街道中央修一條排水溝來排水;就連乘船時也不閒著,尋找影響船速的原因;設計從高架上拿書的工具。

關於發明創造,富蘭克林無時無刻都在觀察、思考,最後進行概念重構、實驗、論證,從未有一刻停止。

三、「我的目的是養成所有美德的習慣」

富蘭克林在他的自傳裡寫道:「我的目的是養成所有美德的習慣」。「最好還是在一個時期內集中精力掌握其中的一種美德。當我掌握了一種美德後,接著就開始注意另外一種,這樣下去,直到我掌握了十三種為止。因為先獲得的一些美德可以便利其他美德的培養」。

這十三種美德包括節制、沉默、秩序、意志、節儉、產出、誠懇、公平、中道、整潔、平靜、潔身、謙遜。他把節制放在第一位,節制使人頭腦冷靜、思想清楚。為了經常保持警惕,抵抗舊習慣的吸引和誘惑,這種冷靜的頭腦和清晰的思想是必要的。

對於節制,他的總結是食不過飽,飲不過量。而在現實生活中,節制就是自律,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要被欲望所驅使,牽著鼻子走。富蘭克林對於自己的道德完善計劃制定了一個表格,當其中某一個點做的不好的時候會在該道德當天的項目欄裡畫上一個黑點,直至完全沒有黑點,每年還要重複這個計劃。

一個人要把一個花園裡的雜草都拔掉,他不能企圖一次就拔掉所有的野草,這樣做會超出他的能力範圍,但是他在某一個時候只拔掉花園裡一個花壇中的野草,在拔完了第一個花壇後,才動手拔第二個。

就像拔雜草一樣,富蘭克林希望自己能夠進步,在橫行上的黑點逐漸消失以後、在幾個循環以後、在13個星期逐日的檢查以後,能夠看到自己美德的產生。他完善的道德在他後來的從政生涯以及獲得民眾的信任尊重中都起了至關的重要性。

最後立德LEAD人物君想說,偉大人物成才的共性在於極強的自學能力和勇於和社會結合的能力。如果只自學而不與社會接觸,那必然會故步自封,變成一個經綸滿腹,缺乏社會性的人。但如果只與社會接觸,不持續學習的話,就會只獲得一些流於表面的智慧,一些人際關係的奇淫巧技,將來的上限也有限。

富蘭克林的偉大不僅僅是因為他在商業、政治等多領域上的成就,而是因他以自身的勤奮務實一步步創造了一個神話,成為了「他生活的時代和國家中最偉大和最出色的人」。

版權聲明:文章圖片、以及部分文字素材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班傑明富蘭克林
    班傑明·富蘭克林我們先亮出班傑明·富蘭克林有哪些頭銜,班傑明·富蘭克林是18世紀美國的1706年1月17日,班傑明·富蘭克林出生於麻塞諸塞的波士頓,是家裡面最小的兒子,從小天資聰穎,父親送他到語法學校讀書,很快就從班裡的中等生一躍成為優等生。可在他10歲的時候,由於家裡人口太多,負擔太重,富蘭克林不得不輟學回家跟隨父親學習製作蠟燭,但這些並沒有阻止富蘭克林自己讀書。
  • 班傑明·富蘭克林鮮為人知的諾基專欄
    威廉·霍加斯的酒館場景描繪了富蘭克林時代大西洋兩岸生活的淫穢這封信寫於1745年,當時富蘭克林39歲。儘管富蘭克林在當今世界看起來很年輕,但他被認為是一個後天智慧的集大成者,那時他已經建立了文學和科學的聲譽。這封信是為回應一位費城知名人士的兒子的詢問而寫的,他尋求有關挑選情婦的建議。
  • LEAD 立德人物|史蒂芬柯維,世界500強企業眾望所歸的新智慧學家
    他是世界500強企業眾望所歸的新智慧學家,是美國家喻戶曉的啟蒙家。他的《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一書銷量過億冊,並被翻譯成28種語言出版。他的另一本書《領導者準則》也是暢銷書。柯維於2012年4月騎自行車時摔倒,並因此於2012年7月16日在愛達荷瀑布市的一家醫院逝世,享年79歲。
  • 班傑明·富蘭克林格言集
    按:班傑明·富蘭克林 (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出生於美國麻省波士頓,美國開國元勳之一。著有《窮理查年鑑》、《富蘭克林自傳》等。 ………………………… 1. 「顛覆一個國家的自由,第一步便是要壓制言論自由。」
  • 班傑明·富蘭克林
    班傑明·富蘭克林班傑明·富蘭克林美國企業家,發明家,政治家,外交家,文學家,哲學家和慈善家;美國開國元勳之一。膜拜!一個人在有限的生命裡,是怎麼在如此多的領域裡做出如此卓越的成就的?下面為你簡單的介紹一下他的生平:班傑明·富蘭克林早期生活 1706年1月17日出生於麻薩諸塞州波士頓,約西亞·富蘭克林的第15個孩子和最後一個兒子。
  • 2018年讀書筆記第133本·班傑明·富蘭克林《富蘭克林自傳》
    本書講述富蘭克林從一位貧困家庭的孩子在經歷種種磨難後成為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通才的成長經歷。班傑明·富蘭克林先生出生在一個貧寒家庭。正如傑斐遜這樣說,班傑明·富蘭克林是他生活的時代和國家中,最偉大和最出色的人。
  • 每日一句 | 班傑明·富蘭克林
    ——班傑明·富蘭克林壯遊無止,每日一句。追求簡短,心情隨筆。我記得以前發過富蘭克林的句子啊,怎麼今天一搜記錄,居然發現我沒有發過他的句子,只是在下面的內容介紹中穿插過他的故事。真是不該啊,畢竟我大學的時候,讀過富蘭克林的自傳,他在這本自傳書中給自己定的13條戒律,一直影響著我後來的生活。
  • 班傑明·富蘭克林教我們的9個成功經驗!
    班傑明·富蘭克林是美國最受愛戴的國父之一。他的身份有很多:政治家、物理學家,同時也是出版商、印刷商、記者、作家、哲學家、慈善家;更是傑出的外交家及發明家。可以說他的人生近乎完美,他擁有很多常人無法同時擁、甚至無法企及有的光環。
  • 最大面值的美元上,為什麼選擇班傑明·富蘭克林作為頭像?
    那麼,再看最大面額的100美金,上面的那個中長發的大叔,叫班傑明·富蘭克林,著名思想家、外交家和社會活動家,《獨立宣言》和美國憲法的起草者之一,首任美國駐法國大使等等。當然,他還有另一個身份——自然科學家。
  • 富蘭克林:讀書是易事,思索是難事
    -- 富蘭克林   人物百科:  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 (又譯班哲明·富蘭克林、班傑明·富蘭克林),出生於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美國著名的政治家、物理學家,同時也是出版商、印刷商、記者、作家、慈善家;更是傑出的外交家及發明家。
  • (今日推薦)富蘭克林自傳 The Autobiography of Benjamin Franklin
    在我的一生中,能讓我佩服的人有三位:第一位是班傑明·富蘭克林,第二位也是班傑明·富蘭克林,第三位還是班傑明·富蘭克林。 ——喬治·華盛頓(美國第一任總統) 富蘭克林生下來時比我們中最窮的人還要窮,但他具有不以自己窮困為恥的勇氣,並憑藉這勇氣成為他生活的時代和國家中最偉大和最出色的人。
  • 新版百元美鈔紙幣面世 班傑明 富蘭克林換新顏(圖)
    原標題:新版百元美鈔紙幣面世 班傑明 富蘭克林換新顏(圖) 新版百元美鈔紙幣  原標題:新版百元美鈔紙幣面世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呂曉紅):近來,美國政府部分部門關門備受關注,但這並沒有影響美聯儲按原計劃推出新版的百元美鈔,當地時間8日,新版百元面值美鈔開始發行,媒體歡呼「班傑明
  • 富蘭克林:享受發明的同時也應用自己的發明服務他人
    人物百科: 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 (又譯班哲明·富蘭克林、班傑明·富蘭克林班傑明·富蘭克林曾經進行多項關於電的實驗,並且發明了避雷針。他還發明了雙焦點眼鏡,蛙鞋等等。班傑明·富蘭克林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他曾是美國首位郵政局長。法國經濟學家杜爾哥評價富蘭克林:「他從蒼天那裡取得了雷電,從暴君那裡取得了民權。」 班傑明·富蘭克林被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6名。
  • 20位歷史人物,我們很想從死裡復活
    在巴黎羅浮宮博物館展出的蘇格拉底的大理石頭像,據信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紀的維基媒體公地把蘇格拉底和柏拉圖引入現代,將是一個實驗,保證能產生有價值的哲學見解儘管沒有留下自己的著作,蘇格拉底仍然是古代世界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 秦朔:文明尋思錄(上)——從富蘭克林看美國的「根文明」
    富蘭克林是當時世界上最出名的美國人,他寫的格言體《窮理査德年鑑》(Poor Richard’s Almanack)是北美大陸銷量僅次於《聖經》的著作,雖然只有短短幾萬字。《獨立宣言》的起草人傑斐遜說過:「在我的一生中,能讓我佩服的人有三位:第一位是班傑明·富蘭克林,第二位是班傑明·富蘭克林,第三位是班傑明·富蘭克林。
  • 《富蘭克林自傳》:一個窮小子的創業奮鬥史
    美國曾經有一位窮小子,靠著自己打拼一路成為美國國父,成為美國夢的代表人物。他就是班傑明·富蘭克林。他是《獨立宣言》的起草和籤署人,也是美國開國元勳之一,還是出版商、印刷商、記者、作家及發明家。他發明了避雷針、雙焦點眼鏡、蛙鞋、導尿管,還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 LEAD 立德人物|「清夫人」鄭一嫂,世界十大海盜之一
    距離2021年還有213天「 LEAD人物,告訴你榜樣的力量 」點擊上方綠標即可收聽張萌萌姐朗讀音頻當代回族作家楊萬翔的《海闊疍家強》曾提及一位在18世紀後葉越南內戰中起過重大作用的疍家梟雄莫官扶。襄助莫官扶成就大事業的拍檔名鄭七,乃鄭一的堂兄弟。由此可知,鄭一嫂的娘家與夫家均為海盜世家,在她身子裡,天生地流淌著與珠江水相交融的英雄血。
  •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筆記
    富蘭克林第一周就嚴防死守,對節制不可有絲毫的觸犯,別的美德就順其自然了。只是每晚上標出當天的過錯。這樣,如果第一個禮拜能使標明「節制」的第一條線沒有黑點,他就認為那一項美德的習慣大大加強,它的對立面削弱了,因此他可以放心大膽地把注意力延伸,把下面一項也包括進去,爭取下禮拜兩條線上都沒有黑點。就這樣逐一進行,直到最後一項,在十三周之內走完全程,一年四個流程。
  • 《富蘭克林自傳》:從平凡走向卓越
    那是因為你沒有讀過富蘭克林17年熬成的精神雞湯——《富蘭克林自傳》。這是一本影響了幾代美國人的勵志奇書,書中講述了一個只讀過兩年書的貧窮「屌絲」如何逆襲成為「從蒼天處取得閃電,從暴君處取得民權」的開國元勳。《富蘭克林自傳》一書內容真實生動,文筆親切樸實。
  • LEAD立德人物|蘋果最高齡iOS開發者若宮雅子
    今天LEAD立德人物君就帶你一起接觸這位不凡的婆婆級碼農若宮雅子,看她的老年生活如何開掛。1、活到老學到老的真實演繹法則從你牙牙學語的時候,就有人在身旁說過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而實際付諸行動堅持學習的人幾乎屈指可數。若宮雅子就是個例外,60歲的老太從銀行退休。儘管自己的職業生涯停止,但是她渴望獲取知識的那顆心卻繼續跳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