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為:我建議深圳市南山區粵海街道辦黨工委書記去香港做個大型講座,談談深圳模式、中國模式、談談第四次工業革命、談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談談什麼叫做深圳一個街道可以震撼整個美利堅合眾國。過去深圳朋友說,改革遇到困難時,就開車到香港看看問問,結合深圳實際思考,許多問題的解決思路就形成了。今天香港遇到困難,也可以開車到深圳、上海看一看,問一問,也許很多解決問題的思路就有了。
馬丁·雅克:我認為中國內地的人們很難真正理解香港人的心態。大家很自然地認為,彼此有很多共同點,因為都是中國人等等。但其實香港人的整體思維方式受西方價值觀的影響很深。他們一代又一代關注著西方,而非北方(中國內地)。他們對中國內地沒那麼感興趣,也不想感興趣。
在9月16日東方衛視《這就是中國》第35期節目中,主講嘉賓、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用「一出鬧劇」、「一堂大課」、「一盤大棋」來詳細解析目前的香港局勢,並提出了解決香港亂局的三個建議。
觀察者網整理節目演講全文,以饗讀者。
張維為:
今天我想和大家談一談香港最近發生的事,題目是「香港動亂:壞事可能變成好事」。最近的香港動亂引起了中國人民的憤怒,這也使我想起自己經歷過的一些往事。
大家知道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談判,大致從1982年下半年延續到1984年下半年,1984年12月19日下午3時,中英兩國政府在北京籤署了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鄧小平出席了這一儀式。當天晚上,中國領導人為來訪的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舉行歡迎晚宴。我當時作為英文翻譯也應邀參加了這場很有意義的晚宴。
那天我坐在第二桌,同桌的嘉賓是中英兩國和香港地區的著名人士,比如香港著名實業家霍英東先生、香港知名政治人物鍾士元先生,被毛澤東稱為「一人能頂幾個師」的熊向暉先生,熊老先生曾是中共在國民黨內的最高臥底,官至國民黨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胡宗南的副官,那天參加宴會的身份是全國政協常委,另外還有一位中國資深外交官、外交部前副部長符浩先生。英方坐在這一桌的有首相科技顧問赫裡斯先生等人士。
那晚我們這一桌的對話相當火爆。英國赫裡斯先生對坐在邊上的符浩部長說,英國人在香港沒有獲取任何利益,更像是一個保姆,幫別人把孩子帶大後,再把這個孩子送還給他的生身父母。事實上,這也是當時西方媒體關於香港回歸的一種主流敘述。
但符部長聽後大為不樂,他回應稱,你應該知道香港作為中國領土被外國人統治是我們的國恥啊。其中「國恥啊」這三個字說得非常重,同桌的人都聽到了。符部長接著說,難道你們英國人從鴉片戰爭中得到的利益還不多嗎?更不要說販賣鴉片給中國人的身體造成多麼大的傷害。符浩的直白論述讓赫裡斯先生有點下不了臺,表情很尷尬。此時鐘士元先生便出來圓場說,坦誠對話,坦誠對話,增進了解就好,大家乾杯!乾杯!
符浩
鍾士元先生是港英時期香港位階最高的華人政治人物,職位是立法局非官守議員,相當於港英政府行政和立法事務的最高諮詢顧問。在中英談判的關鍵時期,他曾說,中英兩國的談判需要考慮港人的心情,香港應該作為第三方參加中英談判,這實際上也是英方的意圖。當時稱為中英談判桌上的「三腳凳」理論,試圖在談判中讓英國增加對中方的壓力。
但他這個觀點被鄧小平嚴厲批評。1984年6月23日,鄧小平會見鍾士元、鄧蓮如等一批香港知名人士,鄧小平當著他們的面說,中英談判沒有「三腳凳」,只有兩腳。鄧小平也在這次談話中首次提出港人治港,必須以愛國者為主體,愛國者的標準是尊重自己的民族,誠心誠意擁護祖國恢復行使對香港的主權,不損害香港的繁榮和穩定。
鍾士元(1917-2018)
期間還有一件很有意義的往事。我記得應該是1983年底,馬來西亞駐華大使約見當時的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劉述卿,想了解中英香港談判的情況。這位大使對劉部長說,千萬不要相信英國人,我們和英國人打交道吃過很多很多虧。他還舉了個例子稱,當年馬來西亞從英國統治下獨立的時候,最初的獨立方案中包括汶萊,汶萊是馬來西亞的一部分。但那段時期,英國在汶萊海域發現了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卻沒有將此告訴馬來西亞,故意將談判拖了好幾年,在這個過程中推動汶萊成為一個「獨立的」小國,這就是英國慣用的「分而治之」。隨後英國殼牌公司就在那裡開採油氣,賺得盆滿缽滿。
這位馬來西亞大使是個高個子,網球打得很好,經常和中國外交官比賽。他對劉部長說,我小時候是不能碰網球的,因為我是馬來人,打網球是白人的特權;你們看英國殖民者離開一個地方的前後,都會精心培養親英勢力,為今後繼續幹預該地埋下伏筆。當今世界上的衝突動亂地區,無論是印巴克什米爾問題,賽普勒斯土族和希族的衝突,還是中東以色列巴勒斯坦問題,背後都有英國的影子。
可以說,馬來西亞大使的忠告很到位。後來中國學者也發表過類似觀點的文章,今天世界上任何地方有衝突,只要看一下過去是不是英國殖民地,如果是的話,那麼十有八九都有英國人當年埋下的雷。當然後來再加上美國的捲入,問題就更加複雜了。了解了這一點,對我們理解今天的香港局勢乃至國際社會的很多熱點問題都是有幫助的。
關於這次香港局勢,我在前幾期節目中已經有所涉及,今天想再集中談一談自己的一些看法,一家之言,供大家參考。我想談三點:
第一點我稱之為「一出鬧劇:物極必反」。這場動亂讓我想起了2014年9月香港「佔中」爆發的時候,英國BBC記者電話採訪我,口氣裡有一種英文叫hysteria的情緒,就是歇斯底裡的興奮,一場偉大的顏色革命爆發了,很快將傳遍整個中國。但我給他「當頭一棒」,我說這是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錯誤的運動,失敗概率100%。他問為什麼?我說如果不影響香港的經濟和民生,「佔中」100年都沒人在乎,但現在每天都在影響香港人民的生計,最後香港人民會起來制止它。如果香港自己解決不了問題,中央政府可以來解決,沒什麼了不起的。
我想這個結論也大致符合這次香港亂局。這些亂港人士非法封鎖街道,毆打大陸居民,圍攻執法的警察,造成機場癱瘓,使香港在內地的形象一落千丈,在國際上的形象也大打折扣。香港是個典型的資本主義社會,有多少普通勞動者是計時工資、按日發薪的,這樣破壞交通和秩序,影響了多少人的生計。現在香港的經濟已經受到重創,這違反了絕大多數香港人民的利益,引起了全中國人民的憤怒,這就是物極必反。
中央政府的反制非常給力,中央政府明確表示:如果香港局勢進一步惡化,出現香港特區政府不能控制的動亂,中央絕不會坐視不管。按照基本法規定,中央有足夠多的辦法、足夠強大的力量迅速平息可能出現的各種動亂。中國民航局也在第一時間向具有支持港獨嫌疑的國泰航空公司發布重大航空安全警告,明確提出三點要求,這是對港獨勢力穩準狠的打擊,對遏制支持港獨的西方資本力量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只要港獨繼續猖狂,我們穩準狠的打擊力度就會越來越強。
香港動亂分子還提出所謂的「816全民提款日」,呼籲香港市民在8月16號那天去擠兌銀行,拋港元換美元,癱瘓香港的金融系統,結果一天下來只提了281萬元港幣,大概相當於250萬人民幣。這點錢在香港的好地段連半個停車位都買不到,要知道好地段的一個停車位至少600萬,這說明這場動亂已經式微。儘管敵對勢力還會鬧事,還想繼續刷存在感,但我相信物極必反,越來越多的香港人會出於自身利益起來止暴制亂。當然,這不是說問題很快就可以解決,恰恰相反,香港的問題有深層次的原因,香港已經進入了多事之秋,背後甚至還可能有華爾街炒家趁機做空港幣的圖謀,所以我們要高度警惕。
第二點是「一堂大課:愛國主義」。香港出現了一些麻煩,但壞事可以變成好事,甚至變成大好事。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情況。港獨分子雖然人數不多,但其囂張氣焰給中國人上了一堂史詩級的愛國主義思政課,這堂課又通過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傳遍全中國乃至全世界,一夜之間港獨在全世界華人社會都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中國年輕一代也幾乎一夜之間成長起來,過去不懂得什麼是顏色革命的人,一瞬間或多或少都懂了,過去不懂得什麼是制度自信的人,一瞬間也或多或少都懂了。
一個才700多萬人口、經濟比較發達的香港,可以被西方反華勢力左右,可以瞬間走向大亂,如果中國沒有社會主義制度、沒有黨的堅強領導,早就天下大亂了。香港亂局使我們見證了中國年輕一代排山倒海的愛國熱情。如果說西方敵對勢力影響了幾十萬香港年輕人,這是非常遺憾的事,但他們也成功影響至少數億中國年輕人,使他們更加愛國,更加認同中國道路。據一位香港資深人士估計,絕大多數香港人還是支持「一國兩制」的,這批亂港暴徒不會超過3000人。
難怪一位網民這樣調侃美國,說美國總統最近心情不好,他質問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你們怎麼能拿美國國會的撥款在香港搞顏色革命,培養中國人的愛國主義,最後讓港獨分子、讓美國在中國的「帶路黨」無地自容。中央情報局負責人聽了總統的批評很不高興,反唇相譏,你自己幫中國華為公司做了超級大廣告,華為多少年想辦而沒辦成的事情,你幫它辦成了。
這次動亂還驚動了一個大家都沒有想到的群體,一大批很少關心政治、瘋狂追星的「飯圈女孩」,是一批95後、00後為主的中國小女生,平時路人看不懂她們的許多言行。但不久前,飯圈女孩倒是做了一件大事,為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集體「出徵」海外社交媒體,怒懟香港廢青,守護全世界最好的阿中哥。
我看到一篇她們發的帖子,不禁拍案叫絕,太有才了!帖子這樣寫道,我們哥哥出身貴族,地位顯赫,中途家道中落被人欺辱,一雙兒女被掠走,自己一人摸爬滾打這麼多年,裡裡外外受盡白眼,誰家不來踩一腳。日子過得稍微好一些,第一時間想的就是接一雙兒女回家,萬萬沒有想到兒女認賊作父傷透哥哥的心。緊接著飯圈女孩出徵的是以男孩子為主的「帝吧出徵」,大規模怒懟港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