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1日,跨年的最後一天,我們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概論課」教研室同仁們,集體前往西安市大明宮中學,就大學思政課與中學思政課的對接進行了交流並現場觀摩了該校高二學生的一堂別開生面的思政課——辯論課。
其實,我個人這幾年去中小學的機會和次數較多,主要還是比較關注思政課建設的大中小一體化建設問題。僅2020就跑了多家學校,比如:我參加了由華中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主導的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研討,重點聽取了中學和小學教師關於政治課的設置與教法的分享,還認識了參加「3.18思政課教師座談會」的湖北省武漢市解放中學的吳又存老師,一位有思想且有情懷的老師;我參加了由陝西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主導的大中小一體化研討;我參加了由西安文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和西安市大中小思政課建設中心主導的各項活動等。因為只找到了部分照片,故分享的不夠全面。
大學思政課建設為什麼要關注中小學思政課建設的情況呢?一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成長規律決定的。因為,人的思想狀況並非是各個學段像鐵路警察一樣各自獨立、各管一塊、互不關聯,而是一個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的思想教育往往是要遵循規律,絕不可倒置化進行。大學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時候為什麼不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前期所接受的教育和所受到的影響有關。要使得一個人思想健康與健全,教育的關口必須前置。二是從大中小思政課的內容設置來看,許多的主題是相同或相似的,只有講授的程度上的區別。大學思政課安排的滯後性,需要了解中學(高中、初中)的思政課建設的情況,甚至要了解小學政治課。有一次我在鄂爾多斯一中與中學老師進行交流的時候,他們問我,「大學究竟需要中學把學生打造成為什麼樣才符合大學的要求呢?」我想了想,認為這應當沒有固定的模式,但是我堅定地講有一條應當是肯定的,即需要思想健康、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的學生,而絕不是那種自私自利、心胸狹窄、心理陰暗的學生。因此,我個人認為,在對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當中,中學教師、甚至小學教師要比大學教師更加重要,因為他們承載著人生棋盤的第一粒落子、人生畫板的第一筆畫。希望黨和政府應當拿出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重視程度來加強中小學政治課(從教材、教學到教師)的建設。最近出臺的《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實施方案》,從課程目標、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等方面,對於不同學段的思政課建設的要求與內容進行了規範。本來是已經將其中的內容進行歸納,但是不是什麼原因無法分享,可能涉及關鍵詞。只能將文件名列出大家自己找文件學習了。最後,主辦方讓我對於本場辯論進行了點評(同事們發了幾張現場的照片)我與其說是點評,不如說是談了一點我對辯論的感受。
第一,中學生思想及價值觀初步形成但並不成熟,需要政治課教師、當然也包括其他課程的教師在育人中進行引導。尤其是像辯論賽這種形式,儘管只是一種教學方式的變革,辯論中的正方與反方雖然也只是一個角色的安排,但是,辯論中畢竟有一方的觀點會與社會的主流觀點不一致。甚至有時辯題設計不好,可能還會涉及到一些比較極端的觀點,由於本身又是有學生在觀摩,辨得越激烈,有時就會使聽的人的思想認識產生模糊。因此,不管是辯論的結果如何(往往看表達而不一定看觀點),作為主持(老師也好、專門的主持人也好)一定在結束之後應當有一個點評和觀點的引導。第二,中學的思政課教師往往對於教學設計、教學方法的研究下的功夫比較大,加之有些中學政治課教師幾十年專注思政課教學,理論闡釋和教學經驗都非常的到位,這是我們不少的大學思政課教師、特別是青年思政課教師所達不到的,是需要像中學教師學習的地方。否則,當我們在大學遇到了一些從好的中學老師手下走出來的學生時,我們的大學老師有可能還真的接不住這樣的學生。當然,中學的所有課程的教育教學,依然沒有完全改變受中高考指揮棒的影響,雖然他們也會引導學生認識、分析問題,有時還挖得較深,但是不可迴避的一點就是為了考試、為了得高分,究竟對於學生的思想產生何種影響的關注程度不一定很高。第三,就辯題來看,正方:紀律會限制個性的發展;反方:紀律不會限制個性發展。我個人認為,正方的觀點想要陳述清楚比較困難,事實上,正方的學生在陳述的過程中的確有些邏輯不夠嚴密;而相反在反方相對比較好陳述,幾位選手表現也不錯,但是最後打分的結果卻是正方勝出。反方的幾位選手情緒比較激動,我還事後對其進行了安撫。在現場,大多數學生還是支持「紀律不會約束個性的發展」,可以看出學生的主流價值判斷是基本正確的。但是由於是正方勝出,我藉此對學生陳述了我的觀點:一個社會、一個組織要正常運行或運轉,就必須要有一定的約束規則,或是道德、或是紀律、或是法律。正如「沒有規矩就沒有方圓」一樣。紀律對人是有約束,但約束的是人的底線,約束的是影響他人個性發展的極端的自我發展。通過紀律的約束所形成的良好的環境更能夠有助於每一個人的充分發展,事實並不是像勝的一方所強調的為了實現個性的發展,必須解除紀律對人的約束。這次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在我們中國,的的確確我們制定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當然也包括一些規則要求,比如居家隔離、外出戴口罩等要求,但這確實保證了整體的防控效果的實現,事實上也保護了個人的安全;相反,那些攻擊我們不自由、在疫情嚴重的情況下追求絕對的「自由」的國度,大家看看結果就一目了然。所以,紀律是有條件的,自由更是相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