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在微博、微信廣為傳播的「別再讓孩子玩決明子沙坑」的消息引起了家長們的注意。這則消息稱,目前,國內的公園、遊樂場裡,決明子沙池盛行,決明子成為玩具的新寵。翻開網上商城,不少商家吹噓決明子代替沙子當作玩具,不僅能清火,而且還能提高孩子視力。其實,決明子代替沙子當作幼兒的玩具,有著潛在的危險,隱患或更大。
易成兒童多種疾病的媒介 決明子不好清洗,如果商家只是用溼抹布簡單擦拭,根本起不到消毒作用,很多被長期玩耍的決明子上面就滋生許多細菌和病毒,孩子在玩耍過程中,就可能感染多種疾病。目前正值手足口病流行季節,孩子在玩耍中,很容易感染手足口病、足蘚、皰疹等。決明子長期暴露在空氣中,性狀容易發生改變,比如在潮溼的環境下容易發芽或發生黴變,成分變得更為複雜,這也是危害兒童身體健康不可忽視的事實。
誤入兒童耳鼻氣道膨脹後易堵塞決明子遇水膨脹,不容易自行掉落。未經處理的決明子,還能因溼潤的環境生長發芽或變質腐爛。兒童在玩鬧過程中,決明子容易進入口腔、鼻孔、支氣管、耳朵等,如果未及時取出,後果不堪設想。若進入口腔,被呑下,可引起兒童腹痛、腹瀉等;若進入鼻腔,將導致呼吸不暢,鼻腔充血、水腫、反覆流鼻血等;一旦進入孩子耳朵裡,可能會破壞耳膜;若誤入支氣管,容易導致兒童發生窒息,甚至堵住一側的肺葉;最危險的是卡在聲門上,需要在全身麻醉下,快速手術取出,否則很快因窒息死亡。
易導致兒童站立不穩滑倒受傷 決明子平滑,有蠟樣光澤。兒童踩踏其上,和沙子相比,滑溜許多,存在容易互相碰撞、滑倒、摔傷等安全隱患。另外,一般遊樂園的決明子池中,會放置一些兒童遊戲用的玩具,如:鏟子、桶、拖車等,也有一些兒童會自己帶進其它玩具到池中玩耍。雖然兒童玩具大多為塑料製品類,然而,一旦有玩具破損、開裂等,孩子叩碰在這些玩具上,也存在危險。
中醫專家點評:決明子具有清肝火、祛風溼、益腎明目、潤腸通便等功能。但一般情況下,需要通過炮製或經過一定時間沸水衝泡後,飲其湯水,才能達到效果;而玩耍決明子,沒有清火的效果,也不能提高孩子的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