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從化叫人好生嚮往,明媚陽光溫柔地鋪灑一地,林間楓香樹上葉兒紅了,流溪河水一如既往地碧綠,好似倒影的翡翠。青山流水,古村田野,恰似一片世外桃源。驅車前往,一小時的光景就到了這個廣州的「後花園」,這顆「北回歸線上的明珠」在冬日裡也有一番玩法,其中的諸種珍味更是值得一享。元旦假期不遠了,短短三天,何不去瞧瞧?
從化本地食材製造驚喜風味
從化南平靜修小鎮隱匿在山、泉、林、溪、石間,這兒是一處鳳溪蜿蜒、水質碧透的峽谷桃源,一處山果飄香、鄉風淳樸的哲思靜地,更是近來的網紅打卡點。步入12月,紅楓公園的楓樹林不可錯過。多棵高聳入雲,擁有200多年歷史的楓香老樹,使紅葉映山紅。無論在樹下仰望,還是拾起紅楓黃葉,都能成為一道停不下快門的超級風景線。
名聲在外的從化五道菜到了水芳閣餐廳主廚黃師傅這兒,都要改良一番,以那流溪大魚頭為例,黃師傅改以黃椒醬來製作。黃椒醬是用黃燈籠椒和黃彩椒以及雞油鏟成,黃彩椒先用醋和鹽醃製過。
從化食材豐富,黃師傅取用本地食材烹製美味。現今冬筍、腊味等都已應季。黃師傅取本地的二八腸,切片以後與冬筍一起蒸煮。他選擇的冬筍個頭小,大約僅30釐米長,每個冬筍約半斤。去皮後,取最嫩的部位切片後烹製,其口感爽脆鮮甜。當地的紅肉火龍果,被用來做成前菜「奶香火山大理石」,牛奶和淮山煮製後推出糊來,鋪上一層火龍果肉輕煮一番,再放入冰箱冰凍四五個小時,再改刀成紅白相間的方塊。
為了讓遠道而來的食客能品味到驚喜,黃師傅特別研發了創新菜餚,比如菌香布袋雞和香菇醬鐵板黑豆腐。前者靈感從八寶鴨而來,他將走地雞的骨頭剔除取出後,將煨過的雞肉、羊肚菌、雞樅菌等一起釀入雞腔之中,再加上幹菌一起煲20分鐘,這道手工菜式若要品味,可得提前預訂。
山林裡覓美味藝術品
在從化鳳凰山下,有一大片藍色的瓦片屋頂,和諧地掩映在自然叢林之中,景致秀麗,空氣清新。建築依地勢的高低起伏而建,近90%的地理原貌被保留,數十萬株的植物種植於此,珍稀的氡溫泉給人以冬夜的溫暖,這就是從都。
從化此地,既有純樸天然的鄉土風味,又有如同精巧藝術品一般的精緻臻味。潮皇匯行政總廚莫鑑潮師傅對美食有著源源不斷的熱情,他將美味與藝術串聯起來,以粵式烹飪糅合西餐藝術,力求研製出讓人耳目一新的菜式色調。開胃前菜蜜汁雪地紅,是他巧用天然食材來喚起舌尖新想像,糖醋醬汁按照嚴格比例調配,耗時一天一夜並濃縮烹製而成。看似木瓜,食似木瓜,一口下去,卻是酸甜爽口的蘿蔔,很奇妙。
抱子甘藍炒和牛肉,則是肉中略帶筋卻鮮美細嫩,滿足挑剔的味蕾,創意搭配微澀的抱子甘藍,帶來豐富別致的新口感。脆皮乳鴨仔選用個頭適中的乳鴨,最大限度保留乳鴨風味,色澤透亮,外皮酥香而裡肉嫩,絲絲甜醬令美味升華;龍蝦湯手工面則湯色清澈卻暗藏乾坤,臻選大龍蝦熬湯,配上正宗的稻庭面,滑潤而有筋道,用時24小時才能端上桌,入口瞬間,海鮮的香氣蕩漾開來,叫人甚是舒坦。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曾繁瑩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曾繁瑩 通訊員 梁成偉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曾繁瑩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趙冬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