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成巖:超基性巖類-噴 出巖類

2020-12-17 風雷說地質

超基性巖和超鎂鐵質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以SiO2含量為依據命名的,後者是以富鐵鎂礦物而命名的,絕大多數超鎂鐵質巖都是超基性巖。但某些超鎂鐵質 巖如輝石巖、角閃石巖等,其SiO2應屬基性巖的範疇,但它們幾乎不含長石,且常與橄欖巖等密切共生, 因此一般放入超基性巖類中介紹。

研究意義

來自於上地幔,是上地幔通過構造運動直接到達地表形成的,也可以是由幔源區部分熔融形成的,是研究地幔物質組成的最直接證據——來源及包體

大部分超基性巖分布在板塊縫合帶,是確定古板塊邊界位置的重要依據之一

超 基 性 噴 出 巖 類

1.苦 橄 巖

顏 色:呈淡綠色至黑色。

結 構 構 造:隱晶質結構、塊狀構造,有時具氣孔或杏仁 構造。

礦 物 組 成:主要由橄欖石(50~70%)和輝石(<40%)組成,可含少量基性斜長石、普通角閃石。副礦物有鈦鐵礦、磁 鐵礦、磷灰石等。

產 狀:往往產出於玄武巖的底部或與超基性侵入巖伴生。

2.玻 基 純 橄 巖

結 構 構 造: 具玻基斑狀結構

礦 物 成 分: 是一種半晶質的純橄欖巖。斑晶為粗粒橄欖 石(唯一的),基質為玻璃質。其中有鈦輝石、磁鐵礦微 晶。

其 他:該種巖石典型產地是蘇聯西伯利亞麥美奇河一帶, 所以又稱麥美奇巖,我國浙江天台有產出。

3.金 伯 利 巖 kimberlite

是一種非常稀少的鹼性或偏鹼性超基性巖,為具斑狀結構和(或)角礫狀構造的雲母橄欖巖,常呈巖筒和巖牆狀產出。1887年發現於南非的金伯利(Kimberley),故名。

顏 色: 多呈黑、暗綠、綠、灰 等,而以綠色常見。

結 構 構 造: 常見斑狀結構和角礫狀構造

礦 物 成 分: 在斑狀結構中斑晶成分主要是橄欖石、金雲 母。在角礫狀構造中,角礫成分十分複雜,有早期形成的金 伯利巖、橄欖巖、輝石巖破碎而成的巖塊,也有來自圍巖的巖塊,角礫之間的膠結物為金伯利巖漿物質。

4.科馬提巖(komatite)

為超基性噴出巖。1969年首次發現於南非巴伯頓山地的科馬提( Komati)河流域,故名。原意只限於太古宙綠巖中枕狀巖流頂部的、具鬣刺結構的超鎂鐵質熔巖。巖石主要由橄欖石、輝石的斑晶(或骸晶)和少量鉻尖晶石以及玻璃基質組成。

結 構 構 造:具枕狀構造、碎屑構造,和典型的鬣刺(魚骨狀或羽狀)結構,其特點是橄欖石呈細長的鋸齒狀斑晶,是淬火結晶的產物。

在化學成分上典型的科馬提巖以MgO>18%(無水)、CaO:Al2O3>1、高Ni、Cr、Fe/Mg、低鹼為特徵。

橄欖石呈細長的鋸齒狀、針狀晶體,平行叢生分布,狀如鬣刺草。

5.蛇綠巖(ophiolite)

大洋巖石圈向大陸消減時,洋殼下的上地幔隨洋殼物質一起俯衝、拼貼到大陸邊緣的構造巖片,因此常與巖殼物質相共生,總稱為蛇綠巖或蛇綠巖套。

是一組由蛇紋石化超鎂鐵巖、基性侵入雜巖和基性熔巖以及海相沉積物構成的巖套。又稱蛇綠巖套。ophiolite一詞 ,由法國A·T·布龍尼亞於1827年提出,它的希臘文含義是蛇紋狀巖石。

蛇綠巖一般包括三個組成部分,自下而上是:橄欖巖、輝長巖、席狀基性巖牆和基性熔巖以及海相沉積物。

蛇綠巖是貼附於大陸邊緣或島弧上的洋殼碎片,可以形成于洋中脊、弧後盆地、弧前盆地、島弧或活動大陸邊緣等構造環境。現在大陸上發現的蛇綠巖,多數是大陸裂解或弧間擴張的產物,而不是洋中脊蛇綠巖。

相關焦點

  • 火成巖:基性巖類-噴 出巖類
    一、 概 述本 類 巖 石 在 化 學 成 分 上 的 特 點 是,SiO2 含 量 低 至 中 等(45~52%),CaO、Al2O3、FeO、MgO 含 量 較 高, 尤 其 是 前 二 者,Na2O 和K2O 低。
  • 火成巖:基性巖類- 侵入巖類
    二、 基 性 噴 出 巖 類 的 主 要 類 型(一) 玄 武 巖(1)顏色:黑色,綠-灰綠色,暗紫色,黑灰色,氧化強為紫紅色「玄」——黑 若 具 球 粒, 則 稱 球 粒 玄 武 巖; 若 有 多 量 氣 孔, 則 稱 浮 巖。2、 按 化 學 成 分 和 礦 物 成 分 的 類 型 劃 分(1) 鈣 鹼 性 玄 武 巖: 其 特 徵 是SiO2 較 高, 平均50%,Na2O+K2O<3.5%。
  • 火成巖:中性巖類-二長巖-粗安巖類
    中性巖類巖石顏色較淺,多呈淺灰色,比重比基性巖要小。化學成分特徵是SiO2為53-65%,鐵、鎂、鈣比基性巖低,Al2O3 16-17%,比基性巖略高,而Na2O+K2O可達5%,比基性巖明顯增多。就象這個巖類的名稱一樣,它是在基性巖和酸性巖中間的過渡類型。侵入巖是閃長巖,相應的噴出巖是安山巖。閃長巖既可以向基性巖輝長巖過渡,也可以向酸性巖花崗巖過渡。同樣,噴出巖之間也關係密切,安山巖和玄武巖、流紋巖也常常共生在一起。二長巖(monzonite) 是正長巖向閃長巖過渡或向輝長巖過渡的種屬。
  • 火成巖:中性巖類-閃長巖-安山巖類
    礦物成分主要是:長石和角閃石類,可有少量的石英和副長石。主要礦物:斜長石、角閃石 次要礦物:輝石、黑雲母、鉀長石、石英三、閃長巖-安山巖類的產狀閃長巖類:>呈獨立的巖體產出,也可呈雜巖體,分布較少,佔火成巖總面積的2%。
  • 火成巖:火成巖的構造(structure)
    構 造是 指 巖 石 中 不 同 礦 物 集 合 體 之 間 或 與 巖 石 其 它 組 成 部 分( 如 玻 璃 質) 之 間 的 排 列 方 式 及 充 填 方 式 所 表 現 出 來 的 特 點。
  • 地理小常識:6種主要的造巖礦物
    礦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按照一定的規律結合起來形成各種巖石,以「 矽酸鹽類 + 其他含氧鹽類 」 最多。那我們今天來介紹6種主要的造鹽礦物。5.輝石:普通輝石,常與角閃石、橄欖石、某些斜長石等共生,在基性和超基性巖漿巖中常見。也是火成巖中最常見的暗色礦物之一,具玻璃光澤。6.橄欖石 :超基性巖和基性巖的主要組成礦物。具有玻璃光澤或油脂光澤,是一種鎂與鐵的矽酸鹽,由於顏色非常漂亮,有「火山女神的眼淚」之稱。
  • 常見交代變質巖類型:矽卡巖,蛇紋巖,青磐巖,雲英巖
    它是早期的矽卡巖又經晚期的熱液作用交代而成的。矽卡巖的形成 是交代作用的過程,對碳酸鹽圍巖來說,在交代過程中,帶出全部CO2及部分CaO。帶入的首先是Fe,其次是SiO2和AI2O3,它們是形成石榴石、輝石等所必須的組份,其量視原巖成分而定。某些矽卡巖中還有Mn及其它重金屬元素的加入。內接觸花崗質巖石矽卡巖化時,伴有大量CaO的加入及鹼金屬和SiO2的帶出。
  • 火成巖:中性巖類-正長巖-粗面巖類
    礦物成分主要是:長石和角閃石類,可有少量的石英和副長石。暗色礦物:角閃石、輝石、黑雲母2、結構構造正長巖類(侵入巖)結構:常見半自形粒狀結構,其次是似斑狀結構、二長結構、似粗面結構等。二、主要巖石類型根據斜長石、石英含量及副長石出現與否,正長巖類可劃分為6個主要種屬:鹼長正長巖石英鹼長正長巖
  • 火成巖:酸性巖類-花崗巖-流紋巖類
    酸性巖結構構造花崗巖類:常見塊狀構造、其次片麻狀構造、晶洞構造、球狀構造和斑雜構造。流紋巖、英安巖:常見流紋構造、石泡構造、氣孔構造、杏仁構造、珍珠構造和塊狀構造花崗巖類典型的結構:花崗結構、似斑狀結構、文象結構和蠕蟲結構淺成相和噴出巖相:常見斑狀結構
  • 常見的15種火成巖結構構造類型圖集!
    讓我們在偏光鏡下看看它的「五臟六腑」,常見的火成巖結構構造類型有以下幾類:01 氣孔和杏仁狀構造02
  • 雲開地塊構造混雜巖研究取得新進展
    一是初步認為「雲開群」總體為早古生代構造混雜巖,其混雜基質由陸源碎屑巖和少量矽質巖、碳酸鹽巖及同構造片麻狀花崗巖組成,構造巖塊主要為透鏡狀變基性巖、碳酸鹽巖和少量超基性、中性巖漿巖。 二是「雲開群」主體為變質沉積巖,包括變質砂巖、片巖、石英巖和變粒巖等,原巖為淺海-半深海相陸緣碎屑沉積。
  • 火成巖:火成巖的結構(texture)
    火 成 巖 的 結 構(texture): 指 組 成 巖 石 的 礦 物 的 結 晶 程 度、 顆 粒 大 小、 晶 體 形 態、 自 形 程 度 和 礦 物 間( 包 括 玻 璃) 相 互 關 系。
  • 三大巖類190種巖石鑑定圖冊
    三大巖類190種巖石鑑定圖冊一、巖漿巖白崗巖斑狀花崗巖二長巖橄欖輝長巖輝長巖     3、再後又給大家分享一批非常受歡迎的全套100份砂漿、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報告,包括水泥混凝土C10-C80,砂漿M5-M50,孔道壓漿、錨噴注漿等。那感覺好像曾經的春運人山人海,才發現愛學習的人這麼多。
  • 巖土工程師《基礎知識》複習指導:巖漿巖主要造巖礦物野外鑑定
    巖漿巖主要造巖礦物野外鑑定  1、普通角閃石普通角閃石是閃長巖、正長巖中常出現的礦物,也常出現在花崗巖中。普通角閃石多呈黑色、暗綠色,有時為褐色。在侵入巖中的角閃石多呈長柱狀晶體,但在某些花崗巖、花崗閃長巖中,角閃石的一向伸長的結晶習性並不顯著。
  • 火成巖:火山碎屑巖類-火山碎屑巖的分類及主要巖石類型
    火山碎屑巖的分類依據主要有:火山碎屑的形成條件碎屑物的物質成分成巖方式碎屑物的粒級>根據火山碎屑的來源和生成方式:火山碎屑熔巖類正常火山碎屑巖類火山-沉積巖類根據火山碎屑的含量、沉積物含量和成巖方式的差別:
  • 四川盆地南部火成巖新領域勘探取得戰略突破
    火成巖是地球巖石圈中三大巖類之一,整個地殼中火成巖體積最大,約佔66%,但發現的油氣藏與只佔地殼體積8%的沉積巖相比,卻屈指可數。峨眉山大火成巖省位於中國西南部雲、貴、川三省交界處,四川盆地南部油氣勘探工作始於上世紀50年代,在碳酸鹽巖領域取得了許多成果,但是在火山巖領域一直沒有大的發現。
  • 沉積巖層巖性分析
    沉積巖層巖性分析通過前寒武紀地層的地質巖性研究有可能進而編制古巖相圖,並且可以進步對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的古地理進行再造。沉積物的巖石學研究和與沉積變質巖互層的基性巖的層狀結構的研究對於理解各個地區的地質發展史和構造都有重要的意義。首先,沉積巖和巖漿巖的系統研究在許多情況下可以清楚地確定基性巖(例如雅圖林基性巖)的噴發性質。已經查明,在基性巖層的表面上存在著古老的風化殼和侵蝕溝,並查明了與基性巖有關的凝灰質沉積巖。
  • 科普:太陽系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火成巖隕石什麼樣
    新華社北京8月8日電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一塊來自非洲西北部的隕石誕生於45.65億年前,它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火成巖隕石,其獨特形態與成分有助於追溯早期太陽系的行星演化。它可能是在某顆微行星的火山活動中產生的,當時太陽系剛剛形成,地球和其他類地行星還沒有誕生。來自美國新墨西哥大學、美國航天局詹森航天中心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對這塊隕石進行了詳細分析。研究論文發表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與大多數隕石不同的是,這塊隕石顏色較淺,與地球巖石相似。
  • 四川攀枝花二疊紀碳酸巖 - 稀土 礦化鹼性雜巖的發現及意義
    該發現既具有區域找礦指示意義,又具有深入研究峨眉山大火成巖省巖漿-成礦作用與演化過程的重要意義,同時還具有地球深部碳循環過程的指示意義。   1。項目概況   攀枝花和紅格鐵礦位於上揚子陸塊西緣攀西裂谷帶,帶內以產出大規模的釩鈦磁鐵礦和晶質石墨礦等礦產而聞名。
  • 它生沉積巖類:粉砂巖和泥質巖
    粉砂巖和泥巖合稱細碎屑巖類。1.粉砂巖一般特徵粉砂巖大多分布在砂巖和泥質巖之間的過渡地帶,在有砂巖分布的地方,幾乎都有粉砂巖,且分布範圍較砂巖更廣。粉砂巖多由牽引流的底懸浮物(較粗的懸浮物)在弱水動力條件下沉積後再經成巖作用改造而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