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木棉媽媽
作為家長,我們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其實孩子是否聰明,一歲時就能看出個大概,關鍵看孩子這三個方面的能力。
01、模仿能力
在寶寶的世界裡,父母是孩子最先接觸的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最初的行為都來源於對父母行為的模仿。
帶過娃的都知道,假如要教孩子爬,有時候父母會在地上爬行做示範,其實就是讓孩子去模仿。
如果孩子模仿能力比較強,能夠很快學會父母的動作,那麼說明寶寶小腦瓜很聰明,善於觀察。
在我們一生中很多時候都是在模仿,學習,而孩子的模仿能力強這說明孩子學習能力強,善於將看到的東西學會,變成自己的知識。
小侄女小時候就特別善於模仿,現在學習很好,經常考到年級前三名。
如果你家有一枚擅長模仿的小可愛,那不用擔心了,未來孩子的小腦瓜絕對夠用。
02、探索能力
你家有沒有這樣的寶寶?爬高爬低,只要醒著就沒有一刻安靜的時候,並且經常看到什麼就拿什麼,勺子、鍋蓋、笤帚都能成為他的玩具。
這樣寶寶通常會讓棉媽感到非常疲憊:為什麼不能有個安靜的時候呢?剛收拾好家,一會兒就被小淘氣弄亂了!
如果你家有這樣寶寶,一則說明寶寶精力旺盛,二來說明寶寶喜歡去探索周圍的世界,探索的過程就是寶寶動腦的過程,寶寶喜歡探索周圍的世界,說明寶寶愛動腦筋,小腦瓜很聰明。
遇到這樣的寶寶,別再嫌煩了,這可是寶寶聰明的表現呀!
03、肢體協調能力
三翻六坐八爬,你家寶寶都能做到嗎?
有的寶寶大運動發育很好,不到一歲就能站起來走路,大運動發育好的寶寶說明寶寶肢體協調能力比較好。
如果家裡小寶大運動發展好,說明寶寶體質好,肢體協調,可別小瞧肢體協調,肢體協調能力強的孩子往往說明反應快,反應敏捷,也說明孩子大腦發育平衡,反應快。
寶寶是否聰明除了遺傳的因素,其實更多的是後天的培養,老話常說「勤能補拙」,不管寶寶先天是否聰明,只要勤懇、踏實,後期都能有所作為。
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去引導孩子呢?
多陪伴孩子:父母去上班,孩子會給老人帶,老人總是憑經驗帶孩子,老人會讓孩子多躺。過去孩子多,父母顧不過來,就讓孩子自己躺著玩兒,老人現在也是這個想法,能躺著就讓孩子躺著,而且滿月抬頭,老人也不會懂得讓孩子練習抬頭。
所以孩子一歲內父母多帶更利於孩子的成長發育,而且如果父母陪伴比較多,孩子會感知到父母的愛和溫暖,有利於孩子的安全感培養。
正確引導:我家孩子不會爬,讓他學習爬就哭!如果你現在心疼孩子不讓孩子學爬,將來大概率事件你也會總是心疼孩子,捨不得管孩子,而這些都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因為父母無法管孩子一輩子呀。
正確引導孩子不光是鍛鍊孩子的大運動,更是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比如鍛鍊孩子自己拿東西、鍛鍊孩子獨自吃飯等等,孩子性格獨立,自立能力強,未來才會更加聰明健康,才更能適應這個社會。
你家寶寶掌握了哪些技能呢?
棉媽為大家推薦《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親子教育系列圖書,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跟孩子相處,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那麼就看看這套圖書吧,這套書會教會你如何做一個好媽媽,包括媽媽管理情緒,親子互動,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各類問題,一起成長學習吧
我是木棉媽媽,也是小學老師,一個愛看書、愛學習的媽媽,專注孩子成長教育,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教育知識,別忘了關注棉媽,棉媽將持續輸出更優質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