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夠不夠聰明,一歲時就能知道個大概,主要看以下三個能力!

2020-12-20 木棉媽媽小學教育

文丨木棉媽媽

作為家長,我們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其實孩子是否聰明,一歲時就能看出個大概,關鍵看孩子這三個方面的能力。

01、模仿能力

在寶寶的世界裡,父母是孩子最先接觸的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最初的行為都來源於對父母行為的模仿。

帶過娃的都知道,假如要教孩子爬,有時候父母會在地上爬行做示範,其實就是讓孩子去模仿。

如果孩子模仿能力比較強,能夠很快學會父母的動作,那麼說明寶寶小腦瓜很聰明,善於觀察。

在我們一生中很多時候都是在模仿,學習,而孩子的模仿能力強這說明孩子學習能力強,善於將看到的東西學會,變成自己的知識。

小侄女小時候就特別善於模仿,現在學習很好,經常考到年級前三名。

如果你家有一枚擅長模仿的小可愛,那不用擔心了,未來孩子的小腦瓜絕對夠用。

02、探索能力

你家有沒有這樣的寶寶?爬高爬低,只要醒著就沒有一刻安靜的時候,並且經常看到什麼就拿什麼,勺子、鍋蓋、笤帚都能成為他的玩具。

這樣寶寶通常會讓棉媽感到非常疲憊:為什麼不能有個安靜的時候呢?剛收拾好家,一會兒就被小淘氣弄亂了!

如果你家有這樣寶寶,一則說明寶寶精力旺盛,二來說明寶寶喜歡去探索周圍的世界,探索的過程就是寶寶動腦的過程,寶寶喜歡探索周圍的世界,說明寶寶愛動腦筋,小腦瓜很聰明。

遇到這樣的寶寶,別再嫌煩了,這可是寶寶聰明的表現呀!

03、肢體協調能力

三翻六坐八爬,你家寶寶都能做到嗎?

有的寶寶大運動發育很好,不到一歲就能站起來走路,大運動發育好的寶寶說明寶寶肢體協調能力比較好。

如果家裡小寶大運動發展好,說明寶寶體質好,肢體協調,可別小瞧肢體協調,肢體協調能力強的孩子往往說明反應快,反應敏捷,也說明孩子大腦發育平衡,反應快。

寶寶是否聰明除了遺傳的因素,其實更多的是後天的培養,老話常說「勤能補拙」,不管寶寶先天是否聰明,只要勤懇、踏實,後期都能有所作為。

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去引導孩子呢?

多陪伴孩子:父母去上班,孩子會給老人帶,老人總是憑經驗帶孩子,老人會讓孩子多躺。過去孩子多,父母顧不過來,就讓孩子自己躺著玩兒,老人現在也是這個想法,能躺著就讓孩子躺著,而且滿月抬頭,老人也不會懂得讓孩子練習抬頭。

所以孩子一歲內父母多帶更利於孩子的成長發育,而且如果父母陪伴比較多,孩子會感知到父母的愛和溫暖,有利於孩子的安全感培養。

正確引導:我家孩子不會爬,讓他學習爬就哭!如果你現在心疼孩子不讓孩子學爬,將來大概率事件你也會總是心疼孩子,捨不得管孩子,而這些都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因為父母無法管孩子一輩子呀。

正確引導孩子不光是鍛鍊孩子的大運動,更是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比如鍛鍊孩子自己拿東西、鍛鍊孩子獨自吃飯等等,孩子性格獨立,自立能力強,未來才會更加聰明健康,才更能適應這個社會。

你家寶寶掌握了哪些技能呢?

棉媽為大家推薦《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親子教育系列圖書,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跟孩子相處,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那麼就看看這套圖書吧,這套書會教會你如何做一個好媽媽,包括媽媽管理情緒,親子互動,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各類問題,一起成長學習吧

我是木棉媽媽,也是小學老師,一個愛看書、愛學習的媽媽,專注孩子成長教育,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教育知識,別忘了關注棉媽,棉媽將持續輸出更優質的內容。

相關焦點

  • 寶寶聰不聰明,一周歲時爸媽就能心裡有數,看這三個能力就夠了
    她知道家人都是好意,但怎麼也不願意把孩子交給別人,婆婆試探著問小何有何打算。小何苦笑著和婆婆解釋:「不是我不放心您,我就是覺得寶寶是個聰明孩子,想好好培養她。」,一周歲時爸媽就能心裡有數0~1歲是兒童出生後經歷的第一個智力發育黃金期,這個時期的寶寶大腦進入爆炸式增長。
  • 是不是生了個「聰明娃」,一周歲時就都知道了,有三個能力瞞不住
    別總覺得孩子小,周歲時掌握能力真不少小何生了寶寶以後基本上沒有精力照顧自家生意,前些日子寶寶已經滿了一周歲了,家裡人都勸她把孩子交給婆婆來帶,這樣也能輕鬆一點。她知道家人都是好意,但怎麼也不願意把孩子交給別人,婆婆試探著問小何有何打算。
  • 寶寶是否聰明,從小就能看出來,若有這三個特徵,智商不會太低
    寶寶一歲半時,她就讓早教老師來家裡給孩子上課了,還一直跟老師說自己家的寶寶並不是很聰明,希望老師多多費心。可是這個老師觀察了一番後,卻對小劉說寶寶其實挺聰明的,這讓小劉有點吃驚,不知道老師為什麼這麼說。
  • 想知道孩子從小聰不聰明?看這3個能力,1歲能知大概
    其實孩子是否聰明,從一歲就能看得出來,關鍵要看孩子這三個方面的能力。01、模仿能力在寶寶眼中父母是最先接觸的人,也是孩子的第1個老師,孩子最初一切的行為來源都是模仿父母的行為,帶過孩子的家長都知道,孩子要爬,首先父母要在地上做示範,其實就是讓孩子去模仿。
  • 科學研究,孩子聰明與否主要看三個因素,主要是媽媽決定的
    導讀:科學研究,孩子聰明與否主要看三個因素,主要是媽媽決定的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科學研究,孩子聰明與否主要看三個因素,主要是媽媽決定的!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將來聰不聰明,從一雙小手就能看出來,以下小信號家長別錯過
    一切還要從寶寶那雙小手說起。事實上,寶寶將來聰不聰明,從他的一雙小手就能看出來,只不過有些小信號太過微弱,讓很多家長不小心錯過了。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下,寶寶的小手對於智商的重要性,主要與精細動作有關。比起大運動,手部的精細動作就成了最容易被家長忽視的,卻不知道精細動作恰是寶寶智商最直觀的體現之一,因為寶寶的小手上密布著敏感的神經,當手部動作越靈活,代表寶寶的探索能力越強,而探索能力則是寶寶心理發展和社交能力雙管齊下的結果。那麼,不同年齡段的寶寶,都有哪些智商上的預兆呢?
  • 判斷寶寶聰不聰明,看1歲時有沒有這4個表現就知道了
    家長都希望自己有一個聰明可愛的寶寶,但是孩子很小的話,沒有辦法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家長怎麼才能看得出來孩子是否聰明呢?聰明不一定非得需要接受檢測才能體現得出來,也不一定非得等孩子會說話,才能鑑別得了,只要看寶寶一歲時有沒有這四種表現
  • 判斷寶寶聰不聰明,看1歲時有沒有這4個表現就知道了
    家長都希望自己有一個聰明可愛的寶寶,但是孩子很小的話,沒有辦法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家長怎麼才能看得出來孩子是否聰明呢?聰明不一定非得需要接受檢測才能體現得出來,也不一定非得等孩子會說話,才能鑑別得了,只要看寶寶一歲時有沒有這四種表現,如果都有,那麼您家的寶寶是個小天才。
  • 寶寶聰不聰明,從小時候4個小舉動就能看出來,3歲前就有體現
    導讀:寶寶聰不聰明,從小時候4個小舉動就能看出來,3歲前就有體現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聰不聰明,從小時候4個小舉動就能看出來,3歲前就有體現!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奶量夠不夠?看完這四點就知道了
    醫師建議,平時用4個簡單易上手的方法觀察寶寶,就能夠知道寶寶的奶水夠不夠了,讓新手媽媽能夠淡定一些。除了從體重觀察寶寶喝的奶量是否足夠,寶寶的態度也要多看看還有身體狀況。一、體重增加了嗎?寶寶喝母乳或配方奶的量,體重上就會體現的。通常情況下,嬰兒在滿2個月大之前,體重每天會增加25-40公克。然後,每天增重的量就會變得越來越多了,一天差不多是20-30公克。所以,要是寶寶的體重在1星期之內沒有增加100公克,就會有很大的可能性是你給寶寶喝的奶量不夠,要是想更加明白,可以多多問問醫生。
  • 寶寶出現以下特徵,寶媽別急,這是寶貝聰明的象徵
    說的就是一個人長大後究竟怎麼樣,在他很小的時候,就能看出端倪。作為一名資深的奶爸,從事的又是教育事業,經常跟兒童打交道,漸漸總結出自己的一套經驗,那就是寶寶是否聰明,其實從他們的言談舉止中就能看出。所以寶貝出現以下特徵,是寶寶聰明的象徵,寶媽不用急。
  • 寶寶出生聰明不聰明,看孕媽身上一些特徵就能知道,一般錯不了
    當時,我跟表妹光顧著說話,把小寶寶晾在了床上,不一會兒寶寶就開始哭鬧起來了。我就哄寶寶說:「讓姨姨抱抱,給你個大紅包。」沒想到,一到我懷裡寶寶果真不哭了。然後,表妹的婆婆就說:「我家寶寶就是聰明,每次一有人來就哭鬧,非得湊熱鬧。只要有人跟他說話,逗他、抱他就高興。」
  • 聰明的孩子,從手上就能看出來,智商的高低就「寫」在了手上
    醫生看出李女士有些疑惑,笑著給出了解釋,原來孩子在六個月以後,就能通過手來判斷,孩子是否聰明,剛才和寶寶互動的時候,發現孩子抓握能力很強,也就說明孩子很聰明。李女士這才知道,原來是這樣,聽醫生這麼說,心裡非常高興,不過還是有很多父母,覺得為什麼看孩子手,就知道是不是聰明,其實原因很簡單,孩子的雙手,和大腦的神經緊密相連,雙手越發達,也就證明越聰明,父母想讓孩子一直聰明,可以通過不同的訓練方式,鍛鍊孩子的雙手,從而促進腦部發育。
  • 母乳餵養時,如果寶寶有這三個表現,說明口糧不夠了
    導語:母乳餵養時,如果寶寶有這三個表現,說明口糧不夠了文/笑雪育兒思考之前有一次跟我媽聊天時,她說了這麼一件事,就是我堂哥家的寶寶四個月多了,最近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總是哭,睡也睡不好,一會兒就醒了,吃幾口奶就開始哭
  • 寶寶是否聰明,看寶寶手掌這個地方,家長們要知道
    現在的家庭,一旦有了孩子後,全部的重心都會在這個孩子身上,想要孩子將來優秀,有出息,那首先要孩子從小聰明才行,所以很多家長都很關心孩子的智商問題。有這樣一個說法看寶寶手掌指尖的位置,可以看出寶寶聰明不聰明,這個說法讓人覺得吃驚,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 寶寶是否聰明健康,看寶寶滿月後,是否有這3個小動作,就知道了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寶寶是否聰明健康,看寶寶滿月後,是否有這3個小動作,就知道了對於新生兒寶寶,父母都是非常關心寶寶的健康發育的,但寶寶還小,不能說話,我們又怎麼能及時了解寶寶的健康發育情況呢?
  • 孩子聰明不聰明,從手上就能看出來,智商的高低在手上有信號
    孩子聰明不聰明,從手上就能看出來,智商的高低在手上有信號很多新手父母在寶寶出生之後,都時刻擔心著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其實不用過於擔心,有育兒專家就表示:想要知道寶寶到底聰不聰明,其實從手上就可以看出來,因為智商的高低在手上是有信號的,家長們千萬不要忽視了!
  • 寶寶模仿能力越強越聰明?看一遍笑一遍!網友直呼:太可愛了
    夢夢:模仿能力強的孩子都聰明吧!小楊老師:太可愛了!笑抽在廁所[呲牙]一隻有思想的貓:我侄兒做屁股對著人放屁的動作,後來我發現是電視上的奧特曼在做這個動作[摳鼻]三分之一柚子:哥哥學了奧特曼,妹妹學了哥哥,完美!問題來了:模仿能力強的寶寶更聰明嗎?
  • 清華教授直言:高智商的孩子有共同的4個特徵,6歲前就能看個大概
    而表妹身上最成功的一點就是任何事情都被要求儘量獨立完成,在這樣嚴格要求的環境下成長,表妹的智力被鍛鍊得非常聰明,自然成績就會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清華大學教授分享了自己的經驗:他認為孩子的智商高不高,從小就能看出來,尤其是在孩子6歲之前。
  • 寶寶發育及格線,媽媽越早知道越好!
    三、四個月時,寶寶能夠看到更遠處的物體,並開始追著看。 約七、八個月時,寶寶會尋找消失在視野外的東西。 聽覺和說話 寶寶的聽覺與其語言發育相關,寶寶只能先聽到才會學著說。 ① 出生後不久,寶寶就能夠識別你的聲音並能將它與其他聲音區別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