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噱佔上海灘》中,她飾演二姨太,把驕奢、爭寵、發嗲的性格演繹得淋漓盡致,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她,就是駱文蓮,上海著名情景劇演員。她原是位評彈演員,與父親合作演出長篇評彈書目,紅極一時。轉行進入上海滑稽界後,曾參與《燈紅酒綠》《開心、放心、稱心》《80周年滑稽演出》《噱佔上海灘》《老娘舅》等劇的演出,她塑造的一個個人物形象,十分成功,而今己深深紮根於滬上百姓的心目中。
■李敏
自幼受藝術薰陶
許多藝人的成長與家庭的薰陶不無關係。駱文蓮生長在一個藝術之家。外公王曼君是上海灘上著名的文明戲演員,曾演過光緒帝等角色。由於演技精湛,知名度高,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曾受到周總理、陳毅市長的接見。父親駱德林和母親王蔭春是浙江省著名的評彈演員,說表唱功底深厚,深受評彈迷們的歡迎。至今在駱文蓮家的會客廳裡,仍懸掛著當年父母表演時的大幅照片,可見家學對她的巨大影響。
駱文蓮14歲時在父母的指導下開始學習彈琵琶,19歲時考入蘇州評彈學校。在學校裡,她是位說學彈唱都拿得起的三好學生。別的學生一旦考試結束就把功課仍在一邊,而駱文蓮仍繼續複習功課,精練她將來憑此吃飯的本領。
天有不測風雲。1989年1月的一天,為了改革評彈表演形式,駱德林率小分隊下基層演出,在搭臺時不慎從空中墜落而身亡。聞此消息,駱文蓮深感悲痛,始終走不出陰影,從此漸漸遠離了舞臺。這一年的夏天,上海滑稽劇團滑稽表演藝術家吳雙藝、陶醉娟來杭州演出,順便看望駱文蓮的外公、著名文明戲表演藝術家王曼君。談到外孫女目前悲傷情景,吳雙藝說:不要緊的,讓她到我們上海來,參加滑稽戲的演出,天天笑笑,很快會走出陰影的。不久上海滑稽劇團排練大型滑稽戲《燈紅酒綠》,劇中缺人,駱文蓮來滬出演劇中的小花旦西西。演出效果不錯,從此駱文蓮開始了她的滑稽生涯,先後在《馬路情人》《開心、放心、稱心》《80周年滑稽演出》中成功地飾演了各類女性角色。
但是駱文蓮演得最成功的角色莫過於《老娘舅》《老娘舅的兒孫們》中的美娟了。這位老娘舅的乾女兒,性格急躁,愛管閒事,講話喳喳呼呼,有點像「十三點」,與實際生活中駱文蓮文明、安靜、低調的生活性格迥異。在回憶塑造這個角色時,駱文蓮說:扮演劇中人物關鍵是要真,要鑽到劇裡去變成劇中的一個人,完全忘卻自己,這樣才能成功。為了演好這個角色,作為自由職業者的駱文蓮推掉了其他一切事情,不計時間,不講價錢,做到隨叫隨到。在家裡,她一舉一動也學戲中美娟的樣子,以致女兒也說:媽媽你太入戲了,成了戲痴。
前幾年《噱佔上海攤》開拍,導演讓駱文蓮飾演劇中的二姨太。對於舊社會的二姨太,她根本沒有這方面的生活體驗。為了演好二姨太,她反覆琢磨歸納出「驕奢、爭寵、撒嬌」等人物特徵,在家中反覆演練,結果把那個二姨太演得極像。
2005年7月,駱文蓮拜80高齡的滑稽表演藝術家嫩娘為師,滑稽泰鬥周柏春和上海曲協主席王汝剛到場祝賀。嫩娘給新收的徒弟10個字:做人勿演戲,演戲要真實。在嫩娘老師的指導下,駱文蓮的演技有了進一步提高。
理解尊重成就幸福
駱文蓮有個幸福的家庭。丈夫沈劍松是浙江嘉善人,是位心地善良、事業成功的商人。談起他們的戀愛史,駱文蓮說:我丈夫是位評彈愛好者,經常買票來聽我說書,久而久之就愛上我了,後來兩人便走到了一起。她還說:年輕時由於不同點多於共同點,常有磕磕碰碰。後來到了中年,人也成熟了,經驗也多了,理解、尊重、陪伴成了我們的「主旋律」。沈劍松對駱文蓮十分體貼、關愛,只要駱文蓮想要買的東西,他從不回絕。近年來夫妻倆帶著孩子,到全國和世界上30多個景點旅遊,沿路拍下了許多珍貴照片。駱文蓮說:有緣才成為夫妻,雙方都要用心把這個家庭經營好。
(下轉第3版) (上接第1版)
愛喝茶、聊天、彈琵琶、看戲、聽音樂、做SPA,這是駱文蓮平時所愛。她對自身健康也十分重視。
「本來我不喝茶,在老公的培養下,現在己經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茶客了。」駱文蓮每天早上醒來後先要去燒上一壺開水,泡好茶。烏龍茶、綠茶都是她喜歡喝的。談到喝茶的好處,駱文蓮說:茶具有豐富的營養素,具有抗衰老和抗癌功效,多多益善。
「素食為主,小葷為輔」,這是駱文蓮長期來堅持的飲食習慣。「貪吃是把雙刃劍,吃得好可吃出健康,吃得不好也會帶來各種疾病。每餐吃得太好、太多,易得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脂肪肝、痛風病等,而且會使體型發胖,影響出鏡。因此要適當控制自己的食慾,防止隨意化與大吃大喝。」
成功的育子心經
在上海滑稽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在育子方面,演員駱文蓮是最為成功的,她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駱文蓮有個愛女叫沈寺良,小小年紀人生經歷顯赫:小學三年級時就參加了中福會少年宮戲劇班,後成為少年宮當家主持人;2005年榮獲上海世博會小使者金獎,後加入上海紅領巾理事會,不久晉升為副主席;2011年在美國交流學習期間,因參加多項志願者活動榮獲美國「總統教育獎」;2013年從復旦附中高中畢業後,考入美國南加大傳媒學院攻讀公共關係學。這個公共關係學在全美這個專業中屬第一。
駱文蓮是怎樣把女兒教育得如此出色的呢?
駱文蓮認為:做人關鍵是德、是人品。她從小教育女兒做個善良的人,品德高尚的人,要講禮儀,懂感恩,對社會弱勢、困難群體要富有同情心。在母親的影響下,還在讀中學的沈寺良就開始從事慈善事業。2010年她用買名牌T恤的錢,資助了寶山區外來務工學校。2011年8月,她了解到雲南老木德小學孩子們營養嚴重不良,於是她每月寄100元給孩子們,一直至今。這些錢從哪裡來呢?沈寺良說:我是把父母給我的零用錢和勤工儉學掙的錢積攢起來的。
她還要求女兒要有個強健的體魄,「嫩肩膀挑不起重擔,只有鐵肩膀才能挑著擔子健步如飛。」駱文蓮帶著女兒去參加打籃球、遊泳、溜冰等各種體育活動。而今女兒養成了天天參加體育鍛鍊的好習慣,身體比過去強健多了。
隨著年齡逐步增大,女兒漸漸對表演產生了一定興趣。為了幫助女兒積累舞臺經驗,逢年過節,駱文蓮總是讓女兒在眾多親朋好友面前說一段,或唱兩句。年幼的沈寺良一開始因為膽怯而排斥,但是威嚴的媽媽一次次地把她「逼上梁山」。「你在眾人面前表演時一定要落落大方,不要扭扭捏捏的。」久而久之,沈寺良能面對陌生人載歌載舞,從容自信,一點不做作。後來她能十分灑脫地主持國際性少兒文化活動和慶典。通過海選,沈寺良還成為美國網拍劇中的女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