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存在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道德綁架」。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若是被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或「噴子」提升到「道德」的高度,就會使人無辜被指責,遭受「道德綁架」。
案例
暑假,李剛帶老婆和兒子去海邊玩。在海邊遊泳的人特別多,轉眼的工夫,李剛就找不到兒子的身影了。
沒過一會兒,李剛就聽到有人呼救,好像是兒子的聲音。原來,李剛的兒子看到大海,就很激動,不顧自己遊泳技術不佳,就往大海跑去。結果,他和另一個孩子越遊越遠,逐漸脫離了海邊的人群。
李剛趕緊向兒子遊去,抓住兒子的胳膊,將他託出了水面,套上了遊泳圈。李剛心有餘悸的同時,還沒忘記另一個孩子,又遊到那個孩子身邊,將他救了上來。
李剛的兒子並沒大礙,只是受到了驚嚇,臉色有點蒼白。但另一個孩子卻喝了不少水,經過人工搶救,才脫離危險。
周圍的人紛紛指責李剛,覺得他過於自私,如果先救那個孩子,就不會有事了。李剛毫不猶豫地反問,「我當然先救我兒子!換成是你,你應該也會先救自己的孩子吧?你們現在來指責我,剛才怎麼不去救人呢?」周圍指責的人頓時啞口無言了。
網友也發表了不同的看法。針對實施「道德綁架」的圍觀者,有人認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有網友說,「父母的心全系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先救自己的孩子有什麼錯?」
其實,大部分父母在遇到危險情況時,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自己的孩子,這是人之常情。而他人站著說話不嫌腰疼的做法,就純屬「道德綁架」了。這類人群在指責別人的同時,也應該反省一下自己。
眾所周知,遇到有人溺水,救助的過程就是與時間賽跑的過程。只有第一時間救人,才能挽救溺水者的生命。而父母以個人力量,搶先救自己的孩子,旁人並無譴責的理由。
孩子溺水如何進行急救?做到這幾點,為孩子爭取救援時間
1、第一時間呼叫救護車
發現孩子溺水,將孩子救出水面後,應當第一時間呼叫救護車。不懂正確救助方式的人不可盲目進行施救,以免給孩子造成二次傷害。畢竟,醫生比較專業,會採取專業的救助方式,為孩子爭取更多的存活機會。
2、幫助孩子清理嗆入呼吸道的水
若是溺水的孩子呼吸道嗆入了水,可能造成呼吸困難或者引起窒息。在將孩子救出水面後,應先將嗆入孩子呼吸道的水排出體外。
首先將孩子的面部朝下,墊高孩子的腹部,略高於頭部,再通過按壓孩子背後,即可排出嗆入呼吸道的水。
3、幫助孩子做人工心肺復甦
在將溺水的孩子救上岸以後,首先要檢查孩子有沒有心跳或者呼吸。若是孩子沒有呼吸了,就要趕緊給孩子做人工心肺復甦。
將雙手疊放,不停按壓孩子兩側乳頭之間的連線部位,堅持按壓30秒後,可以靠近孩子的嘴巴,傾聽孩子有沒有恢復呼吸。若是孩子還未恢復呼吸,就要再次進行人工心肺復甦。
孩子溺水後,時間就是生命,救人如救火。施救者一定要於第一時間採取急救措施,為溺水孩子爭取更多的時間,搶救溺水孩子的生命。
家長平時要怎麼做,才能降低孩子溺水的概率?
1、去合格的遊泳池遊泳
夏天到了,大部分城市裡的孩子都要去遊泳池遊泳。但父母一定要為孩子選擇合格的遊泳場館,這類遊泳場地配備有專業的救生員以及救生設備。一旦孩子在遊泳時發生危險,可以得到專業的救助。
2、去遊泳池遊泳要有大人陪同
即使選擇去遊泳池遊泳,家裡的大人一定要陪同前往,不要讓孩子單獨去遊泳池遊泳。若是沒有大人陪同,萬一孩子發生意外,可能無法得到及時救援。大人可以隨時觀察孩子在遊泳池的動向,避免孩子發生危險的情況。
3、不要在江河湖海等危險的地方遊泳
家長不要帶孩子去江河湖海等較為危險的地方遊泳。這些地方沒有專業的救助人員和救助設備,若是遇到危險狀況,孩子就無法在第一時間獲救,嚴重危及孩子的生命安全。
青少年、兒童每年因意外而溺水死亡的案例屢屢發生,就是家長缺乏孩子的安全保護意識。家長就要時刻提醒孩子,遠離危險水域,避免溺水意外的發生。若是遇到孩子溺水的情況,也要掌握正確的救助方法,科學施救。